在作文運思時,最重要而且最艱苦的工作不在搜尋材料,而在有了材料之后,將它們加以選擇和安排。最好的文章須用“最好的字句在最好的層次”。找到好的字句要靠選擇,找最好的層次要靠安排。善將兵的人都知道兵在精不在多。一篇文章中每一個意思或字句就是一個兵,你在調用之前,須加一番檢閱,不能作戰(zhàn)的,須一律淘汰,只留下精銳,讓他們各站各的崗位,各發(fā)揮各的效能。
文章的通病總不外兩種,不知選擇和不知安排。不知選擇大半由于思想的懶惰和虛榮心所生的錯覺。每篇文章必有一個主旨,你須把著重點完全擺在這個主旨上,在這上面鞭辟入里,洪染盡致,使你所寫的事理情感成一個世界,突出于其他一切世界之上,像浮雕突出于石面一樣。讀者看到,馬上就可以得到一個強有力的印象,不由得他不受說服和感動。
第二件事就是安排。一個藝術品必須為完整的有機體,必須是一件有生命的東西。有生命的東西第一須有頭有尾有中段,第二是頭尾和中段各在必然的地位,第三是有一股生氣貫注于全體,某一部分受影響,其余各部分不能麻木不仁。一篇好的文章布局也應如此。
一篇完美的作品,如果細細分析,在結構上必具備兩個要件:
第一是層次清楚。文章起頭最難,因為起頭是選定出發(fā)點,以后層出不窮的意思都由這出發(fā)點順次生發(fā)出來,如幼芽生發(fā)出根葉。文章有生發(fā)才能成為完整的有機體。所謂“生發(fā)”,是上文意思生發(fā)下文意思,上文有所生發(fā),下文才有所承接。文章的“不通”有多種,最厲害的是上氣不接下氣,上段一句的意思沒有交代清楚就擱起,下段下句的意思沒有伏根就突然出現。順著意思的自然生長脈絡必有銜接,不致有脫節(jié)斷氣的毛病,而且意思可以融貫,不致有前后矛盾的毛病。打自已的耳光,是文章最大的弱點。意思互相生發(fā),就能互相呼應,也就能以類相聚,不相雜亂。雜亂有兩種:一是應該在前一段說的話遺漏著不說,到后來一段不很相稱的地方勉強插進去;一是在上文巳說過的話到下文再重復說一遍。這些毛病的根由都在思想疏懈。思想如果謹嚴,條理自然縝密。
第二是輕重分明。文章無論長短,一篇須有一篇的主旨,一段須有一段的主旨。主旨是綱,由主旨生發(fā)出來的意思是目。綱必須能領目,目必須附麗于綱,尊卑就序,然后全體自能統(tǒng)一。“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一篇文章的主旨應有這種氣象,眾星也要分大小遠近。主旨是著重點,有如照相找影的焦點,其余所有意思都附在周圍,漸遠漸淡。在文章中顯出輕重通常不外兩種辦法:第一是在層次上顯出。同是一個意思,擺的地位不同,所生的效果也就不同。不過我們不能指定某一地位是天然的著重點。起頭有時可以成為著重點,因為它籠蓋全篇,對讀者可以生“先入為主”的效果;收尾通常不能不著重,虎頭蛇尾是文章的大忌諱,一個地位能否成為著重點,全看作者渲染烘托的技巧如何。其次,輕重可以在篇幅分量上顯出。就普遍情形說,意思重要,篇幅應占多;意思不重要,篇幅應占少。這不僅是為著題旨醒豁,也是要在比例勻稱上顯出一點波瀾節(jié)奏。
從上面的話看來,我們可以知道文章有一定的理,沒有一定的法?!按蠼衬苷d人以規(guī)矩,不能使人巧。”知道文章作法,不一定就做出好文章。藝術的基本原則是寓變化于整齊,整齊易說,變化則全靠心靈的妙運,這是所謂“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了。
(節(jié)選自朱光潛《談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