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后進生”是素質發(fā)展的某一方面相對滯后的學生,是就某個學生群體而言的相對概念。“后進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影響教育質量的提高。因此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課題。作者在分析“后進生”形成原因的基礎上,提出了“后進生”轉化方法。
關鍵詞:“后進生”;形成原因;轉化方法;
中圖分類號:D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3520(2014)-05-0097-01
“后進生”就是素質發(fā)展的某一方面或所有方面相對滯后的學生,是就某個學生群體而言的相對概念。既指素質發(fā)展相對滯后的個體,也指素質發(fā)展相對滯后的群體,轉化后進生工作面臨的不僅是個別人,還可能是一部分人。在科學發(fā)展觀的視野下,用素質教育的標準來看,“后進生”與“非后進生”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互轉化的。但是現在,一談到“問題學生”“后進生”“差生”就為之頭疼,后進生雖然不多但影響卻不小,他們對班風、學風有較大的影響,甚至對校風都有較大的“破壞性”。后進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育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嚴重影響了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教師往往要花大量的精力來教育他們,在教育過程中,有的教師還因為他們犯了“錯誤”。在評選先進時,大多都是以成績論英雄的學校,如果成績不好,評優(yōu)晉級就會與你檫肩而過,失之交臂。那么,如何才能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呢?筆者認為,首先要找準后進生的成因,然后才能“對癥下藥”。
一、“后進生”形成原因分析
(一)家庭背景異常。如果從家庭背景分析,從小嬌生慣養(yǎng)的孩子,往往不聽招呼,我行我素,厭惡學習;而離異家庭的子女或留守兒童,則心理灰暗,缺少管教,他們常常以出風頭甚至犯錯誤的方式來發(fā)泄心中的怨恨和不滿。
(二)教育方式不當。長期的教育方式不當會使學生成為后進生,這種教育方式人們稱之為“誤人子弟”。部分學生生理心理發(fā)育遲緩,反應遲鈍,學習后進;部分學生生性好動,極具個性,是不討人喜歡的“非傳統(tǒng)”學生,這類學生常常招來教師的白眼。由于教師長期的“橫眉冷對”,形成了他們反抗的情緒和叛逆的心理。但是,這類學生的未來并非一無是處,他們往往會由于某方面的專注而成為社會的精英,愛迪生、諾貝爾并是很好的例證。
(三)不良風氣侵蝕。不良的社會會毒害學生的心靈。社會上打牌成風,賭博成性,吃喝嫖等丑惡現象給學生的成長帶來了不良影響。部分學生甚至視這種不良風氣為榜樣,崇拜金錢,不勞而獲,以至于逃避學習,豁出校園,玩賭博,網游,早戀等。后進生的成因五花八門,只有展開充分調查,全面徹底準確地分析成因,掌握實際情況后,轉化才能有的放矢,“對癥下藥”。
二、“后進生”轉化方式分析
(一)進行家庭指導。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任學校,孩子成長離不開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造就孩子良好的個性。要解決學生的不良表現,應該先從學生的家庭入手。首先利用好家訪,向家長提出要求,但凡學生自己能做的事一定讓他自己做去。其次讓家長轉變觀念,與學校形成教育合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再次要求家長監(jiān)督孩子完成家庭作業(yè),經常進行檢查。最后,不要唯分數是瞻,一味以成績來衡量孩子會讓孩子走向追求分數的怪圈。
(二)進行自我教育。讓后進生找到自己的長處,增強自信心,進行自我教育。后進生其實并非一無是處,他們有很多優(yōu)點,就看教師善于發(fā)現與否。教師要善于發(fā)現后進生的閃光點,善于發(fā)掘后進生的潛能。通過閃光點讓他們找到自信,通過潛能讓他們敢于超越。讓他們消除自卑感,增強自信心,從而進行自我教育,達到自我提高。
(三)運用集體力量。轉化后進生的有效方法之一即運用好榜樣和集體的力量。良好班風是學生健康成長的沃土,班風好正氣旺。后進生在良好班風的熏陶下,不變好都不行。 教師還可以采取一定策略,讓優(yōu)秀學生與后進生結成互助朋友,優(yōu)秀生從思想、學習上幫助后進生,及時溝通,及時了解思想動態(tài),使后進生學習有了榜樣;后進生也可將自己某方面的技能交給優(yōu)秀生,運用集體力量互幫互助。
(四)改進教學方法。后進生的轉化,不僅要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心,在人格上尊重他們,而且在教學中要高度重視。針對不同后進生的實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具體做法是,目標分解,化難為易。教學中不能與優(yōu)等生同一標準,同一要求。對后進生而言,每一個分目標的實現,教師都要及時肯定,同時加以鼓勵和引導,直至后進生產生克服困難的更大的勇氣。研究證明,目標分解有利于后進生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學習,在不知不覺實踐中實現發(fā)展。
(五)防止“死灰復燃”。 死灰復燃指后進反復。后進生常常思想低迷,情緒低落,有定勢性不良行為,自制力差,犯錯誤糾正后會再犯,改正表揚后還會再犯,常被認為“朽木”不可雕。因此教師要有長期關注的心理準備,當后進出現反復時更應耐心地協同總結,分析原因。建立互信、互助、互勉的師生、同學關系,促進后進生思想不斷進步,學習不斷提高。
“后進生”的轉化工作復雜而艱巨,要做好“后進生”的轉化,需要教師長期銳意進取,不懈努力。我堅信,只要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不斷提高認識,以真心童心愛心落實到教育行動中,“后進生”的轉化工作一定能做得更好。
參考文獻:
【1】邢海平.點燃希望,放飛夢想——談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新課程(中學).2012-09-08
【2】王勇.多管齊下轉化后進生.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3-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