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經濟報道是人們了解外部世界變化和發(fā)展的敞口,隨著改革開放的發(fā)展,簡歷市場經濟體制目標的確立經濟報道原有的生存環(huán)境被打破,它不得不在一個全新的環(huán)境中面對許多新問題和新挑戰(zhàn)。但是,挑戰(zhàn)和給予常常是相伴的,能否正視現(xiàn)實,不斷完善自己,進行新的探索和嘗試將成為決定經濟報道繼續(xù)發(fā)展的關鍵所在。
關鍵詞:經濟報道;新情況;存在問題;新思路;
中圖分類號:G2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3520(2014)-05-002-01
一、當前經濟報道存在的不足
從1982年其,國家就十分重視經濟報道的水平。如今,經濟報道的確有了長足發(fā)展。但是,整體而言,經濟報道仍存在許多問題亟待解決。
(一)經濟報道片面強調指導性
中國的新聞媒體一直以來是以黨的喉舌身份參與經濟報道,很自然的在經濟報道中強調指導性原則。作為“喉舌”的報紙電視臺電臺以及網絡理所當然地擔負起“上情下達,下情上達”的任務。當它把中央各項政策傳達出去的時候,代表的是中央,必須嚴肅負責,重視指導性原則?!督洕請蟆吩俅尉妥隽吮砺实淖饔?。它定期看法一些頗具討論特色的報道,如在全國電力吃緊的狀況下,它刊發(fā)了《電哪里去了?》文章分析透徹,將轉將和有關方面的聲音告訴了讀者,達到了媒體為群眾服務的目的。
(二)經濟報道從業(yè)素質有待提高
目前,經濟報道的從業(yè)者大多是新聞學出身,而不是經濟學出身。他們對經濟問題不敏感,意識不到某些經濟現(xiàn)象的重要性。這導致經濟報道受“5W”完整即可的影響,而忽略某些重要的信息。以1999年《財富》論壇中外記者報道為例。《金融時報》的記者在報道論壇信息技術圓桌會議時以此開篇:“昨天,中國信息產業(yè)部長在外商參與國內網絡產業(yè)問題上態(tài)度有所緩和,邀請國外公司與中國的相關企業(yè)合作。“然后聯(lián)系中國政策報道了世界大市場環(huán)境下中國的實際情況,分析了國外公司進入中國信息市場急切而又擔心的兩難處境,闡述了今后中國信息市場的發(fā)展趨勢。相比之下,國內媒體在此問題上的報道以“《財富》論壇會議召開”開篇,“中外達成友好共識”結尾,其中重要信息切未提起,受眾根本無法了解論壇到底有哪些具體收貨,中外貿易道理存在哪些問題,這既=和新聞工作者的自身素質有關,有和“搶”新聞的競爭體制有關,一個本來很有看點的新聞事件往往因此被攤“薄”,弱化了自身價值,長此以往,受眾產生了一種閱讀模式,只看標題和島嶼,而具有深度的正文部分,往往被忽略。
由此可見,經濟報道中存在的強調宏觀報道缺乏微觀分析,對事件報道絕對化等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制約著經濟報道的發(fā)展。如今,改革開放不斷深入,市場靜靜體制已經開始確立,如何建立新的經濟報道模式已經越來越受關注。
二、當前經濟報道發(fā)展的新思路
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給經濟報道甙類前所未有的機遇。經濟報道在這種全新的環(huán)境中,如何克服自身的諸多問題求得發(fā)展,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眾所周知,同一則新聞題材,報道者不同,其報道手法和報道效果也不盡相同。經濟報道由于涉及生產業(yè)務多,技術術語多,數字多,這就要求記者不斷創(chuàng)新思維,通過新穎的形式來增加經濟報道生命力,吸引廣泛的受眾。
(一)從宏大敘事專項個體關懷
經濟報道不實純粹的理論研究,羅列數據。把對問題的簡單再現(xiàn)等同于經濟報道是對經濟報道靈魂的拋棄。因此將人的因素引入到經濟報道中,通過把人作為報道的核心,可以使得經濟報道更加具有人文官宦,讓受眾在閱讀的時候產生天然的親切感。這也更符合目前的經濟報道的生存環(huán)境,畢竟報道本身就是一種服務性的活動,是將有效信息傳達給受眾,為受眾排疑解惑。但是,注入人為的因素,展現(xiàn)個體關懷并不僅僅表明新聞里一定要有任務出現(xiàn),還包括要把經濟報道的內容和受眾的關系講透。
(二)報道寫作盡量形象化
1、數字使用具體化
數字是比較抽象的概念,強調數字運用的形象化并不意味著數字的簡單堆砌。運用比喻會使概念變得具體。生動,形象?!吨袊嗄陥蟆?986年12月26日報道:“一種體積不過飯盒大小,重量不足一公斤的輕便式理療保健電子儀器---場效應治療儀,即將走進千萬個家庭,成為人們自我治療的工具”。這里用飯盒大小比喻場效應治療儀,不用說出它的長寬高,這個儀器的墨陽已經出現(xiàn)在人們的頭腦里。數字的簡單引用往往會產生枯燥無味的感覺,使人們提不起來興趣閱讀。但是對數字稍加處理,形象化數字,數字鐘蘊含的豐富內容則會出現(xiàn)在我們的腦海中。
2、語言使用藝術性
新聞 需要真實,但是真實不等于不講究語言藝術。掌握語言于是就能更真實,準確,生動,形象地再現(xiàn)事實。語言使用的藝術性在經濟報道中體現(xiàn)在使用恰當的修辭手法將食物表現(xiàn)更加清晰明了。經濟報道中修辭的使用實質利用比喻,比興等手法把報道中的食物生動地表現(xiàn)出來,讓讀者在輕松活躍的氛圍中得到信息。
(三)注重受眾定位和選擇報道題材
任何一個媒體的發(fā)扎壯大都與媒體受眾的認知和接受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因此,受眾定位清晰,選擇適合題材才能形成媒體與受眾的良好互動?,F(xiàn)在很多經濟類刊物讀者很模糊,雖然有些刊物讀者定位為“企業(yè)經理人,商務人士,專業(yè)人士”等高端讀者,但現(xiàn)實中切陷入“高層不接受,市民男理解”的尷尬境地。
在目前改改開放,經濟飛速發(fā)展的新時代,經濟報道面臨一個不斷擴展的新生存空間。業(yè)內的競爭也日趨激烈。然而以往的積弊依然有待我們認真思索并進行深刻的變革,經濟生活中出現(xiàn)的許多新問題,新現(xiàn)象,迫切需要經濟報道從業(yè)者用心的形式作出回答。經濟報道需要用發(fā)展的觀點,方法去報道社會生活的變化,進行大膽的創(chuàng)新,才能在新石器有更好的發(fā)展,并參與國家的經濟發(fā)展互相促進。
參考文獻:
【1】程道才.《專業(yè)新聞寫作概要》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2版
【2】馮并主編.《每周經濟觀察精粹》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3】張家恕.《墊付與建構—新聞寫作原理探究》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版
【4】 董玉琴.《漫談經濟報道》新華出版社199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