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熟人,在體制內只是一個處長,退休之后就變成了廢人——體制對他照顧得太好了,手下有辦具體事的人跑腿,工作有專車接送,凡事動動嘴巴就可以了。突然有一天成為平頭百姓,不要說野外生存能力,就是正常的生活能力也成了問題,買菜做飯當然都不會,坐公交地鐵也不會,方向坐錯還用處長的口氣讓司機停車??傊率匙⌒醒由斐鰜淼娜舾墒马棧伎孔约骸耙荒_踢”的時候,才發(fā)現要重新做人。
人也只有到了這樣的境地,才能明白什么頭銜都沒用,以前看重的文憑、職稱、官位、獎勵等都是浮云,只有身體和能力最重要。有時我們可以看到位高權重的人,能吃快餐能微服辦事,心里會佩服他們。但也有人官不大,卻完全脫離生活脫離實際,除了說說空話,辦不成任何一件需要親力親為的實事。
工作中也會有許多這樣的會議,貨真價實的“神仙會”,開會的時候每個人都是嘴如噴壺,天花亂墜。只要會一散就什么事都沒有了,再找他便是一副不耐煩的樣子,一臉的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這種“機關病”是一級傷殘,讓人直接就變成了廢人。
因為要做成一件事,有著海量的細節(jié),有著嚴謹的流程,一個程序沒有落實或者出了問題,就有可能卡住或進行不下去。所以我們更看重有執(zhí)行力的人,而不是有好想法的人。
生活也是一樣,不僅需要大智慧,而且也是需要學習的。不僅需要正確的“三觀”指導,而且每一天都非常具體,無論是柴米油鹽還是到銀行、郵局辦事,或者去醫(yī)院看病開藥,作為普通百姓,不能說不艱難不辛勞。但也正因為如此,鍛煉了我們的耐心和耐力,人生本身就是一場馬拉松啊。
所以當看到有的人從崗位上下來之后,仍要像涉世未深的年輕人一樣重新回爐,重返現場,實在是百感交集。非常慶幸自己一直都在基層工作,不至于眼高手低,優(yōu)越感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