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創(chuàng)收350億元的淘寶一樣,果殼電子也經歷了今年“雙十一”的瘋狂。
零點剛過,大量持有預購優(yōu)惠券的網(wǎng)友就涌入其官網(wǎng)搶購。5分鐘內GEAK Watch訂單過萬,一度造成網(wǎng)站癱瘓。中午銷售數(shù)據(jù)統(tǒng)計,線上、線下渠道累計訂單量破20萬。
坦白說,論做工、手感、設計和功能設置,GWatch在同類產品中堪稱翹楚:外觀方正,塑料機身規(guī)整,重量輕,1.55寸屏,分辨率240*240,正常佩戴時,屏顯足夠細膩。
官方稱,其表帶選擇了與保時捷手表相同的供應商、原材料和工藝品質,不過測評中感覺此橡膠表帶表面易附著灰塵,有礙保持純黑造型的科技感。
在這個人人都在爭相定義智能手表的年代,果殼為GWatch設定的智能標準有四:獨立聯(lián)網(wǎng)、使用智能操作系統(tǒng)、系統(tǒng)和應用可升級擴展以及深度傳感。
在目前這版GWatch中,由于應用商店和軟件生態(tài)尚未開放,獨立聯(lián)網(wǎng)、獨立操作系統(tǒng)、應用可擴展等果殼格外強調的智能元素,均發(fā)揮受限—連主打深度傳感的計步功能,所提供的運動量和熱量統(tǒng)計,在沒有相應APP的支持下,也變得索然無味—那么,只好靜候應用商店盡快上線了。
如此,這篇測評只能聚焦探討于GWatch的UI設計、交互體驗、以及果殼本身并不十分看重的“手機助手”功能。
這款搭載了安卓原生系統(tǒng)4.1的智能手表,主要功能通過定制的“果殼桌”來實現(xiàn)。最近的兩次系統(tǒng)版本升級后,圖標設計出現(xiàn)了明顯的扁平化傾向,深灰背景隱含黑色框線。
這種簡潔明了的設計風格,比此前的擬物風格更適合智能手表小屏幕,原因很簡單:辨識度高。在比手機移動程度更高、屏幕更小的手表上,圖標能被迅速辨識,很重要。
在正式進入智能手表功能桌面之前,以表盤顯示為中心,上下左右各能做出兩次快捷拓展:向不同方向滑動屏幕,可以迅速查看個人行程、頭條新聞、天氣狀況、農歷查詢、計步器和短信等,是個比較方便的界面設計。
GWatch目前自帶應用中,有與手機配對使用的短信、 來電提示、聯(lián)系人同步、遠程相機,還有獨立使用的手臺組網(wǎng)、收音機等。
然而,在這些功能中,體驗最好、操作最自然的,卻是最不炫酷的“語音備忘”。
點擊錄音,抬手說話,點擊結束錄音。查看個人日程時,點擊即可聽到隨口記下的工作、約會等日程安排,或者一天中的心得、感受。
與其他應用相比,語音備忘做到了觸屏操作盡可能少,以及盡可能使用語音交互。
在方寸只有1.5英寸大小的屏幕上,用手指長時間點擊操作,個人感覺是個反人類的設計—大量誤觸和無效點擊頻繁出現(xiàn),原因或許在于,產品軟件系統(tǒng)尚不穩(wěn)定,或者硬件配置有待提升。但更值得反思的深層問題其實在于,智能手表這個產品形態(tài)本身,是否真的適合用觸屏作為主要交互方式?
適合觸屏操作的最小活動面積,有待精確測定,任何小于該面積的按鍵設置,都會帶來麻煩,比如鍵盤輸入。這是每位想把平面變?yōu)橛|屏的研發(fā)者,都該深思熟慮的。
解放手指和視覺的最佳方案,不能說一定是語音,但以目前測試體驗來看,為數(shù)不多的語音操作體驗,好于頻繁出現(xiàn)的觸屏。
GWatch與手機相連才能使用的功能,聚焦在短信和來電提醒。偶爾會出現(xiàn)藍牙同步不穩(wěn)、信息延遲等現(xiàn)象, 影響使用體驗。不過,相比事事都會提醒的Pebble,至少沒有擾民問題。在這一點上,比較贊同果殼對智能手表脫離手機、做“獨立終端”的理念。
最后想說的是包括果殼在內的許多智能手表都十分看重的計步功能。
在撰寫這篇測評的4個小時中,GWatch顯示我走了207步,0.16公里—請相信我真的是全程坐著寫完這篇文章的……
由于佩戴在手腕這個活動頻繁的部位,計步算法需要更加精準,以排除無效步數(shù)。這樣才能為旨在利用這些傳感功能,搭建智能手表運動健康類軟件生態(tài)的應用們,提供有效數(shù)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