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對一例宿舍人際關系差為主要特征的新生適應障礙的求助者進行咨詢。通過運用貝克和雷米的認知療法,分析求助者的不正確觀念,促進求助者自我審查,糾正核心錯誤觀念,幫助求助者分析其目前宿舍人際關系差及對大學生活不適心理行為上的原因。通過六次咨詢,幫助求助者建立新的思維方式,并能運用到現(xiàn)實生活中去,心理困擾得到顯著緩解。
關鍵詞:宿舍人際關系 新生適應障礙 認知療法 核心錯誤觀念
中圖分類號:B84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4(b)-0250-02
1 一般資料
(1)人口學資料:凌某某,女性,19周歲,身高1.50 cm,為廣東某民辦高校會計專業(yè)本科大一學生。
(2)個人成長史:出生于廣東省某市,姐妹4人,排行第三,足月順產(chǎn)。父親是醫(yī)生,母親為家庭主婦。家庭經(jīng)濟條件偏差,因家中姐妹較多,與父母關系較為疏遠。讀高中時學習成績較好,曾是班干部,人緣較好。
(3)精神狀態(tài):感知覺正常,自知力完整,能充分表明自己的想法且內(nèi)容具體,愿意聽取客觀意見,情緒低落,無精打采。主動前來咨詢。
(4)身體狀態(tài):無重大疾病史,胃部偶或不適,肩痛,脖子痛,自覺氣色差,近期到醫(yī)院體檢報告無明顯異常,參加學校體能測試各項均達標。近一月余出現(xiàn)失眠、心煩、頭暈腦脹、容易疲倦。
(5)社會功能:上課注意力難以集中,記憶力衰退,白天易疲勞,學習效率降低;社會交往減少,不愿意與同學交流。
(6)心理測驗結果:征得求助者同意后,進行心理測試,采用抑郁自評量表(SDS)和焦慮自評量表(SAS),結果是:SDS粗分為55分,轉化成標準分后為68分,根據(jù)中國常模“63~72分為中度抑郁”,推斷其具有中度抑郁;SAS粗分45分,轉化為標準分后為56分,根據(jù)中國常?!?0~59分為輕度焦慮”,推斷其具有輕度焦慮。
2 主訴與個人陳述
(1)主訴:失眠、易疲勞一個多月,易煩、情緒低落3個多月。
(2)個人陳述:我上大學以來晚上失眠,白天感覺精神透支,情緒很低落。我所住的宿舍是6人間,我發(fā)現(xiàn)宿舍的同學對我愛理不理,有時候班里的通知也不告訴我,宿舍只有5個網(wǎng)線插口,全被她們霸占了,就我的電腦不能上網(wǎng)。我比較早睡,提醒她們把音樂調小聲點,也沒人顧及我的感受,她們還特意晚點睡。我現(xiàn)在很不想回宿舍,甚至不想跟班上的同學交往,因為我宿舍有兩位同學就是班干,我怕班上同學也會受她們影響,對我有消極的評價而孤立我。宿舍很壓抑,且舍友的吵雜聲嚴重影響了我的睡眠。我越想越委屈,每當她們影響我睡覺的時候,我就會很煩躁,越是煩躁越難以入睡。而且這段時間以來,即使沒人吵我,我也很難入睡。第二天精神很差,上課無精打采,現(xiàn)在記憶力衰退,注意力難以集中,學習方面自己想學好,但又學不好,看書看不進,睡前很痛苦。我覺得活著很累,平日感覺自己笑都很困難,見到熟人的時候很艱難地做出相應表情,感到自己的臉整天是僵硬的,與認識的人打招呼是件困難的事。有時候還很容易焦慮,做噩夢,比如今天上午我過來預約,中午睡覺的時候夢見自己準備2點在門口等,走過來的時候就暈倒了。常出現(xiàn)夢里說不出話,動彈不了的情況。覺得自己不出色,學校學費比較貴,我二姐打工省下的錢為我支付了學費后所剩無幾,覺得自己對不起二姐的這筆錢,我常常想照這樣下去是不是不讀書更好。我性格太好強,但往往又達不到自己的要求,競選班長又失敗,交際沒有信心。我上學期的成績?yōu)?個A、5個B、3個C,同宿舍有同學得了6個A的。我覺得自己失敗極了!對生活感到絕望,常想自己為什么活著?這段時間我常想,不如退學算了,省得浪費錢,反正我的生活過得一團糟糕,什么都做不好,我根本不適合這里的環(huán)境。
3 咨詢師觀察
該求助者身材嬌小,相貌一般,衣著干凈。感知覺正常、思維清晰、能充分表白、情緒相對穩(wěn)定,語速較慢,臉色較差,疲憊貌。笑容僵硬,基本配合尚可。自己主動來咨詢。
4 評估與診斷
(1)評估。
①評估:根據(jù)求助者的自我陳述、咨詢師的初步觀察以及心理測試結果,求助者的心理障礙有明顯的現(xiàn)實原因,為近期發(fā)生,其反應強度是可以理解的,有很好的自知力,也有求助愿望??梢源_定該求助者心理正常但不健康,屬于心理咨詢范圍。
(2)心理診斷。
依據(jù)心理診斷中涉及的原因、持續(xù)時間、影響程度、是否泛化四個標準,可診斷為嚴重心理問題,新生適應障礙。
5 咨詢原理
求助者的心理問題主要是與舍友人際相處出現(xiàn)問題而引發(fā),由人際關系不和諧引發(fā)來訪者對自己現(xiàn)狀及表現(xiàn)的諸多不滿,選擇認知療法。認知行為治療是一組通過改變思維和行為的方法來改變不良認知,達到消除不良情緒和行為的短程心理治療方法。其中有代表性的是阿爾波特·埃利斯的合理情緒行為療法(REBT)、阿倫·貝克和雷米的認知療法(CT)、以及唐納德·貝肯鮑姆的認知行為療法(CBT)。認知行為療法有如下的特點:(1)求助者和咨詢師是合作關系;(2)假設心理痛苦是在很大程度上是認知過程發(fā)生機能障礙的結果;(3)強調改變認知從而產(chǎn)生情感和行為方面的改變;(4)通常是一種針對具體的結構性的目標問題的短期教育性的治療。所有的認知行為治療都建立在一種結構性的心理教育模型之上,強調家庭作業(yè)的作用,賦予求助者更多的責任,讓他們在治療中和治療之外都承擔一種主動的角色,同時都注意吸收各種認知行為和行為策略來達到改變的目的。
6 咨詢過程
(1)第一次咨詢。
任務:①了解基本情況,收集一般臨床資料;②建立良好的咨詢關系。
方法:主要是運用攝入性會談法;心理測驗法。
過程:①填寫咨詢登記表,詢問基本情況,介紹咨詢的有關事項與規(guī)則;②通過積極關注、共情等技術與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詢關系,耐心傾聽求助者的傾訴,了解其成長過程和基本情況,讓其把積壓的苦悶充分宣泄出來,排解負性情緒;③收集臨床資料,探尋求助者的心理矛盾及改變意愿;④安排求助者進行SDS和SAS心理測量,結果是中度抑郁,輕度焦慮,將測驗結果反饋給求助者,并做出解釋。
(2)第二次咨詢。
任務:①進一步加深咨詢關系;②讓求助者了解貝克和雷米的認知療法;③確定咨詢目標。
方法:會談法。
過程:①運用傾聽、共情以及開放式提問技術全面收集求助者資料,建立平等、真誠、合作的咨詢關系,形成一種密切合作的氣氛。咨詢師的共情,使求助者感到心情放松,使求助者抑郁、煩躁情緒得到一定的宣泄。用解釋技術幫助求助者正確理解抑郁情緒產(chǎn)生的原因和臨床表現(xiàn),使求助者的抑郁情緒得以平復;②使用會談法使求助者認識貝克和雷米認知療法的原理及過程,求助者表示愿意接受認知療法并配合心理咨詢,同時知道心理咨詢是求助者主動的再學習過程;③與求助者共同商討咨詢目標。
家庭作業(yè):記錄自己未來一周出現(xiàn)煩躁、抑郁情緒的時段和原因。
(3)第三次咨詢。
任務:①確定問題;②尋求識別求助者的歪曲認知;③檢驗錯誤觀念。
方法:提問技術;自我審查技術;演示技術;建議技術。
過程:把求助者的注意力導向與她情緒密切相關的方面,使求助者把她意識到和未意識到的經(jīng)驗聯(lián)系起來加以比較,引導其進行自我審查,發(fā)現(xiàn)自己思維過程中的不合理地方,并能主動加以改變。
部分咨詢會談摘要:
咨詢師:我看到你很認真的做了上次我布置的家庭作業(yè),這一點很好。讓我們來談談你所記錄的抑郁、煩躁情緒出現(xiàn)時的情形……
求助者:上個星期的情緒狀態(tài),出現(xiàn)了4次比較煩躁的時候。都是發(fā)生在臨睡前,宿舍同學在講話,宿舍有6個同學,其他5個同學都在參與談話。她們聽音樂聲音比較大,還有燈照,影響到我的睡眠。但是又不敢講,因為覺得自己是一個人,而她們是5個人,講了她們會不高興,而且孤立自己。但是不講又自己很辛苦,所以在被子里面很煩躁,從11點半到12點多才能睡著,覺得舍友們的聲音特別刺耳。
咨詢師:那也就是說,出現(xiàn)煩躁的情緒大部分是因為與舍友相處的問題,可以這么說嗎?
求助者:對,她們影響我睡眠時,我很煩躁,導致休息不好,白天精神不好,力不從心,很多事情都沒精神去做,覺得自己沒有進步,學習也不好,然后就整天心情都不好,很低落。她們怎么能這么對我呢?
咨詢師:你的意思是,睡不好引起煩躁情緒,導致第二天情緒低落,是這樣嗎?
求助者:是的,我情緒低落時會覺得自己很沒用,什么都做不好。
咨詢師:睡不好確實是一件難受的事情,還影響白天精神。你跟舍友提過關于作息時間的事情嗎?
求助者:說過幾次了,她們反而變本加厲,在宿舍里我很容易煩躁。我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么,為什么她們要這樣對我。我在想,我是不是該退學?反正在這里也不能好好學習,我覺得自己力不從心,活得很失敗……
咨詢師:那我們就針對“煩躁,睡不好”這個問題來談談吧,能跟我說說,宿舍哪位同學的聲音最刺耳嗎?
求助者:我對面鋪位的,平時對我也愛理不理的,有幾次我還看見她在跟另一位同學說悄悄話,見到我進門馬上裝作沒事一樣。我猜,她可能很討厭我吧。
咨詢師:宿舍有沒有同學跟你關系稍微好一點的?
求助者:我下鋪的同學,她偶爾會跟我說說笑笑,有時候還跟我一起去上課。她也挺愛睡覺前說話的,不過我倒覺得不是特別刺耳。
咨詢師:我讀書的時候也是集體宿舍,而且還是8個人一間屋,彼此之間確實影響挺大了。從你剛才的描述看來,跟自己關系較好的人即使說話也不那么容易引起你的煩躁情緒,是這樣嗎?
求助者:好像是這樣……
咨詢師:(沉默)……設想一下,如果跟你同住的是你的好朋友,她們在談論你感興趣的話題,這時候會不會煩躁?
求助者:我想應該不會,我在中學的時候也喜歡“臥談會”。你的意思是,我可以試著改善與她們的關系?
咨詢師:我覺得是這樣的。
求助者:我也覺得,對我大學生活影響最大的就是我沒有朋友……
家庭作業(yè):未來一周內(nèi)觀察舍友的集體活動及作息,選擇一次合適的機會主動參與其中,記錄前后感受。
小結:咨詢師引導求助者比較意識到的和未意識到的經(jīng)驗,并發(fā)現(xiàn)自己忽略的問題和事實,促進求助者自我審查,求助者進行了自我反省,達到了本次咨詢的效果。
(4)第四次咨詢。
任務:幫助求助者糾正核心錯誤觀念,比如,“我的大學生活失敗極了”等。
方法:語義分析技術。
過程:此階段,咨詢師與求助者共同來識別、觀察和監(jiān)督自己的認知歪曲,針對求助者錯誤的自我概念,把代表她深層錯誤觀念的無意義的句子轉變成具體的、有特定意義的句子,使求助者學會客觀標準看待自己的問題,從而使她能夠用對具體事件的評價來代替對自己的整體性評價。
家庭作業(yè):①要求求助者列出類似“我是—— ”的自我判斷句式,然后按要求進行句式轉換,寫下轉換后的感受和評價,比較哪一種更客觀;②列舉自己的優(yōu)點。
小結:咨詢師運用語義分析的技術,幫助求助者意識到自己以前的不合理認知,并進一步矯正了核心錯誤認知,達到了本次咨詢的目標,但鼓勵求助者以后要經(jīng)常運用語義分析技術,鞏固合理的認知方式。
7 咨詢效果評估
(1)求助者自我評價。
近兩周情緒有所好轉,出現(xiàn)煩躁的次數(shù)有所減少,尤其是對宿舍噪音的敏感程度減低,抗拒情緒明顯減少。睡眠比之前有好轉,會用理性看待問題,重新認識了自己,對自己的評價變得相對客觀。
(2)求助者同學的評價。
求助者變得開朗了,笑容多了,對宿舍的抱怨較之前少了許多。對未來多了一些有助于成長的計劃,比如打算暑假去深圳社會實踐,看上去挺積極樂觀的。
(3)咨詢師評估。
通過回訪和跟蹤發(fā)現(xiàn),咨詢目標基本達到,求助者的消極情緒明顯減輕,不合理觀念有所改善,宿舍關系明顯好轉;重建了新的認知模式,對自己有了相對客觀的評價,明確了大學的任務和目標。
(4)心理測驗評估。
咨詢結束前,再次對求助者進行了SDS和SAS測試,與首次測評結果進行對照,結果是:SDS標準分為52分,根據(jù)中國常模53分為分界線,推斷其抑郁情緒不明顯;SAS標準分49分,根據(jù)中國常模50分為分界線,推斷其焦慮情緒不明顯。
(5)社會生活適應狀況的改變。
求助者與舍友關系有所改善,參與宿舍集體活動次數(shù)增加,學習效率得到一定提高。
參考文獻
[1]傅宏.咨詢心理學[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
[2]錢銘怡.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3]郭念鋒.國家職業(yè)資格培訓教程—— 心理咨詢師(基礎知識)[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
[4]郭念鋒.心理咨詢師(二級)[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
[5]郭念鋒.心理咨詢師(三級)[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