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建筑科學作為一門跨領域的綜合學科,具有多元性、豐富性的特點。隨著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發(fā)展,現(xiàn)代技術也越來越多的被應用到建筑教學實踐中,并逐漸成為繼傳統(tǒng)教育方式之外,一種新興的教育方式被廣大教師、學子接受,成為現(xiàn)代建筑教學改革中的主力軍。研究分析現(xiàn)代技術在建筑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現(xiàn)狀,有利于幫助廣大教育工作者,建筑學愛好者提高工作效率和學習能力。
關鍵詞:建筑教學 現(xiàn)代教育技術 應用分析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4(b)-0114-01
技術和設計的緊密結合是建筑學科教學的主要特點。美的建筑充滿了生命力和創(chuàng)造力,同樣,實用性強也是不可或缺的特色。在經濟高速發(fā)展的今天,建筑事業(yè)蓬勃發(fā)展,越來越多的人投身建筑行業(yè),從而促進了建筑學教育的不斷發(fā)展,也對建筑人才提出的更多新的要求。改革建筑教學傳統(tǒng)教學模式,創(chuàng)建一個全面的建筑教學體系,成為當前建筑教學改革中亟需解決的問題。尤其是進入21世紀后,信息化、數(shù)字化是這個時代鮮明的特點,結合現(xiàn)代技術全面促進建筑教學改革,成為萬千建筑學教育工作者苦苦思索的內容。
1 現(xiàn)代技術的定義
現(xiàn)代技術在教育領域中的應用,也可稱為現(xiàn)代教育技術,是指:利用多媒體技術如投影儀、幻燈機、電影、錄像、錄音、計算機等媒介為教學的一種教學手段,利用電化教育的功能及其特性進行多媒體教學的一種技術。在建筑教學中,更多的是注重以計算機軟件應用為核心,結合圖像、語音、視聽等處理技術進行課堂教學。
現(xiàn)代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已不僅僅局限于簡單媒體(如投影、幻燈片、錄像)的應用,更從實際教學教材內容從發(fā),全方面考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接受、領悟及運用計算機的能力??梢哉f,傳統(tǒng)的板書教學中一切可以展現(xiàn)的教學手段和內容,在現(xiàn)代技術教育方式中,都可以完美體現(xiàn)?,F(xiàn)代技術教學生動、趣味性強、易被接受和理解的特點,深受廣大教師和學子喜愛。
2 當代建筑教學改革的要求
2.1 突破傳統(tǒng),注重實踐
建筑學作為一門綜合學科,內容豐富,涵蓋的知識面及其寬廣,而建筑創(chuàng)作更是一項注重思維、實踐的復雜的社會活動。因此,建筑教學應以培養(yǎng)的實際研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主。打破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育,讓學生在實踐中學會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是對建筑教學的特殊要求。
2.2 面向市場,打破封閉
現(xiàn)代教育的普遍特點是,學校和教師關起門來讓學生“閉門造車”,不了解市場需求的變化,實行以應付考試為目的的“計劃教學”,致使許多學生在走向社會時,不能靈活運用在校學習的專業(yè)知識,缺乏實際工作的隨機應變能力。很多學生在校期間,只跟在教師的教學內容后進行學習,很少去接觸實際施工圖紙,缺乏實際工作能力。而在設計方面,一味追求造型新穎,不考慮實用性等等原因,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造成了很多學生畢業(yè)后求職難的問題。
打破封閉式教育方式,加強學生在校期間實際動手能力的訓練,關注市場需求動態(tài),靈活調整課程內容教授方式和進度,注重在實習過程中積累解決實際問題的經驗,成為建筑教學改革中亟需解決的問題。因此,要求學校教育階段,打下堅實理論基礎的同時,增強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增加實習機會,鍛煉相應的組織、協(xié)調能力。在專業(yè)基礎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具備將工程圖紙和設計意圖轉化成物質實體,將在課堂上學習的受力特點、結構形式等于工程中具體的應用實施方式相聯(lián)系。
2.3 提高教師隊伍自身素質
教師隊伍自身豐富的工程經驗將會大大促進課堂教學的教學效果。應鼓勵廣大建筑教學工作者提高自身知識水平,拓寬眼界,提升技術,加強學習和知識的更新。深厚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實踐經驗,會讓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游刃有余,形成良好的課堂互動,激發(f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建筑學作為一門包含社會、文化、政治、美術等全方面知識的學科,包羅萬象,要求教師知識豐富而全面,不單單是簡單的技術傳授,更要塑造學生主動思考的能力。因此,定期開展教師掛職鍛煉,實際參與建筑創(chuàng)作工作,以實際工作經驗彌補理論教學的空洞性,不再“紙上談兵”,做到知識結構全面、開放,教學內容不單一、重復,教學效果明顯。
3 現(xiàn)代技術在建筑教學改革中的應用分析
今天,電腦已逐漸普及,而計算機在建筑設計工作中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早在九十年代初,許多建筑工作者就已開始運用計算機繪制各類立面、平面、剖面等二度空間的圖集,更成為全球許多事務所的標準工作方法。
我國在計算機應用方面起步較晚,國內教育界結合現(xiàn)代技術進行教學改革雖然曾掀起一陣熱潮,但也大多局限于簡單多媒體設備的應用,如投影儀、幻燈片、電視錄影等,依靠教師的板書、語言、手繪教學仍然是主流教學方法。結合建筑學自身的特點,不僅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具有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能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形象思維能力。以多媒體技術為載體,將建筑教學所要求的巨大信息量完美呈現(xiàn)在學生頭腦中,強化工程技術類課程的教學效果。近年來,發(fā)展的可視化仿真技術,采用多媒體仿真描述性質不同的模型信息,將數(shù)學模型、物理模型及系統(tǒng)行為及其形態(tài),有機結合,統(tǒng)一建模和求解,由于其實用性強的特點而逐步受到國內建筑工程界普遍的重視。
現(xiàn)代技術在建筑教學改革中的具體應用,也具有以下特點。
3.1 增加了建筑教學學習過程中的趣味性
利用現(xiàn)代技術直觀形象的教學特點,以其自身的趣味性、新穎性吸引學生注意力,創(chuàng)造了符合學生心理特征的教學場景,能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增強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感悟。
3.2 增加課堂教學的內容,增強實際學習效果
結合現(xiàn)代技術的課堂教學,有效增加課堂學習的信息量,拓寬了學習內容的廣度和深度。傳統(tǒng)教學內容知識量達,內容抽象,理解起來難度很大,但是結合了現(xiàn)代技術的課堂教學,內容豐富,形象生動,具有廣闊的想象空間,良好的塑造了學生的邏輯分析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增強了學生的實際學習效果。
3.3 增強學生參與熱情,及時反饋學習信息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加入了現(xiàn)代技術的建筑教學極大增強了學生的參與熱情,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擺脫傳統(tǒng)教學枯燥無聊的內容傳授方式。另一方面,學生和教師的良好互動,及時反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有效的問題解決,促進溝通。
現(xiàn)代技術給建筑教學帶來了極大的方便,更成為建筑教學改革中的主力軍,但是也應該注意,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過度的依賴計算機等學習工具,容易造成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主動去思考問題,過度重視機器操作而忽視了建筑學習的本質內容,生搬硬套,死記硬背,忽視了具體問題的思考和參與,反而影響了學習效率。須知,現(xiàn)代技術只是建筑教學的一種輔助工具和手段,把現(xiàn)代技術與教學內容有機的結合起來,才是現(xiàn)代建筑教學改革應該堅持不輟的。
參考文獻
[1]薛玉影.現(xiàn)代技術在建筑教學改革中的應用[J].陜西教育:高教版,2009(5):76.
[2]葉露,胡旭明.計算機輔助設計在建筑學教學中的問題與改進[J].山西建筑,2011,37(31):247-248.
[3]師立德.談思維過程與建筑學教學[J].中國成人教育,20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