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字電子技術》是電子、電氣類專業(yè)的基礎課程,也是今后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專業(yè)知識,對于很多從事設計、研發(fā)、應用等工程師來說掌握這門課程的知識點無疑是很重要的。如何能夠讓學生對此產生興趣、提高教學質量,也是困惑已久的問題。本文論述了本門課程的教學的重要性,同時結合教學經驗,分析了本門課程的特點及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中存在的問題,并給出了教學改革的參考意見。
關鍵詞:數字電子技術 教學實踐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4(b)-0069-01
眾所周知,《數字電子技術》是電子、電氣、自動化以及計算機應用等信息類專業(yè)的一門重要技術及核心基礎課程,熟練掌握《數字電子技術》的理論及實踐技能是學好后續(xù)課程的必備條件[1],數字技術以及逐漸進入到我們日常生活的很多領域,大到衛(wèi)星定位系統(tǒng),小到家用電器、兒童玩具,它的身影無處不在。科技飛速發(fā)展的時代,新技術層出不窮,數字電子技術的應用也越來越靈活,從TTL、COMS到如今超大規(guī)??删幊踢壿嬈骷≒LD)的大范圍使用,正體現著本門課程知識的更新速度快、實踐性強的特點。如何能夠讓學生在如此迅猛的變化中牢固地掌握基礎知識并能靈活應用,如何應對這種多變的環(huán)境必將成為本門課程的重點研究內容。
1 傳統(tǒng)教學內容和方法
在科技發(fā)展日新月異的今天,電子技術及以芯片技術的發(fā)展異常迅速,可以說一天之間就會淘汰掉一種產品,而目前大部分《數字電子技術》中講的基本上都還是門電路,邏輯函數及其化簡,觸發(fā)器,時序電路,組合邏輯電路等,況且對于基本結構和原理做了過多的講解,而對于新的技術只有只言片語的提及,并沒有系統(tǒng)的介紹,其實這些東西是走上工作崗位以后接觸的比較多,而且是比較有用的內容。
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還是重理論、輕實踐,實踐的環(huán)節(jié)還是相當較少,教師為主的教學方式依然普遍,學生學習較被動,無法形成積極主動的意識,僅僅為了應付考試而被迫地接受知識,很難形成系統(tǒng)的知識結構,容易學過即忘。對于做的實驗,還是傳統(tǒng)的驗證性實驗,很難通過學習以及實驗來掌握根本的知識點,提高自己的動手能力。
2 教學改革措施
2.1 教學內容改革
實踐中我們發(fā)現,對于《數字電子技術》課程的內容來說,我們接觸的更多的是如何去應用芯片,而不是去設計芯片,那么相應地,我們更多的需要去了解芯片本身的功能和特性,而不是它的內部結構原理,因此,適當減少最基本原理的教學符合現代社會的需求,更節(jié)省了寶貴的學習時間。當然,適當減少不是刪除,只是不要過多的強調原理的重要性而忽略了應用的實用性。畢竟有部分人要走上芯片設計的工作崗位,那么合理的安排原理性的內容,要做到適度,不要過,過猶不及,盡量找到這個平衡點,現在的教學內容對于原理性的東西就可謂有點過頭。有些學校現在做的課程設計是值得推崇的,學以致用,就是要把學到的知識拿到實踐當中去檢驗,我們的教學內容里面應該有這樣的部分。對于電氣工程專業(yè)的學生來說應該側重芯片的應用,本學期的數字電子技術理論課由原來的60學時少到了48學時,在講授的過程中注重實用性,并兼顧芯片設計的基礎,增加實驗課的學時,使學生盡快掌握芯片的實用方法。另外就是新技術,新產品要及時地增加到教學內容當中去,讓學生跟上時代的腳步。
2.2 教學方法改革
教學方法上最大的難題在于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想學,愛學。傳統(tǒng)的以老師為主教學方法已然不能被學生所接受,現在的學生腦子活,想法多,一貫地強迫他們學習反而會適得其反,那么我們必須要知道他們的特點,他們的興趣,把他們自身的長處與我們的課程結合起來,不要讓他們覺得枯燥,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讓他們覺得學習知識和其它能帶來成就感的事情一樣能夠刺激他們的興趣,讓他們有滿足感,成就感。比如上課的時候學生并不想一直聽老師講,他們有心參與到教學當中去,可惜的是我們的教學計劃里面沒有給太多的時間在課堂上互動,老師有老師的計劃,要講的內容太多了,沒有時間顧及到質量也是常有的事,因此,我們要打破常規(guī),讓學生自己去學,給他們任務,只講最基本的知識點,其它的讓學生去推理,去驗證,多給他們思考的時間,和實踐的時間。那這些還基于我們高校對老師的考核,是不是需要對老師的考核做一個調整,讓他們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生的培養(yǎng)當中去。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是證明了的真理,學生需要有實踐鍛煉的機會,傳統(tǒng)的畢業(yè)前的參觀實踐時間短效果差,如果能讓學生在大學課余時間參與到企事業(yè)單位的活動中,無疑是培養(yǎng)人才的有效途徑。
2.3 實驗教學改革
實驗教學也是《數字電子技術》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應該說是很重要的部分,它是學生獲取知識并掌握知識的重要途徑,原來的實驗教學以驗證性實驗為主,設計性實驗和綜合性實驗相對缺乏,老師往往是通過實驗課上的試驗箱,再結合實驗指導書給學生講解,按步就班的做,這樣給學生動腦的時間就很少,學生一直按照某個程序去執(zhí)行相應的步驟,這樣一來,實驗過程看似很順利,學生基本上不會出現太多的錯誤,也不會引起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保證了實驗正常進行、順利完成,但是效果并不理想,這不能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不能加強對知識的系統(tǒng)理解,所以有必要改變這種教學模式,放開一些固定的東西,讓學生發(fā)揮自己的豐富的想象力,在正確操作儀器設備的前提下,自己去摸索實驗方法和步驟,自己去分析實驗現象和數據,讓他們產生濃厚的興趣,實驗不一定能夠達到預定的實驗結果,但是必須知道為什么出現這樣的結果,其實實驗過程往往比結果更重要,另外一旦學生有了興趣,有了欲望,那我們實驗室可以在非實驗課時間合理安排實驗時間,滿足他們的好奇心,讓他們帶著問題去做實驗,不懂的地方又要去查資料,這樣理論和實踐相互促進,從而達到整門課程的教學目的。
3 結語
數字電子技術的飛速發(fā)展,無疑給《數字電子技術》課程的任課老師帶來了巨大的挑戰(zhàn),在這個技術領域知識更新速度如此之快,我們如何能夠把基礎知識完整地傳授給學生的同時,也讓他們適應不斷變化的新技術,增強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是我們老師應該重視的問題,本文在實際教學經驗的基礎上分析了傳統(tǒng)教學內容和方法的問題,提出了幾點關于《數字電子技術》教學改革的意見,希望能對各位同仁能有點啟發(fā),同時也希望大家共同探討。
參考文獻
[1]閻石,主編.數字電子技術基礎[M].5版.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