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網絡正逐漸向社會各個方面延伸,影響和改造著人類生活的諸多領域。新的時代往往會帶來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新的機遇與挑戰(zhàn)?;ヂ?lián)網在我國高校中廣泛普及,大學生成為受網絡影響最深、接觸互聯(lián)網最廣泛的群體之一。本文著眼網絡時代的大背景,探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網絡時代 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4(b)-0052-01
1 網絡時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現狀
在網絡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外部環(huán)境發(fā)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大學生在通過網絡參與經濟活動,需要相應地自我培養(yǎng)自主意識、競爭意識、誠信意識、平等意識以及較高的網絡道德。這在客觀上提升了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同時,我國網絡建設還不盡完善,青年學生對網絡游戲、網絡低俗文化缺乏必要的抵抗力,從而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新的負面影響因素。
當今社會的明顯特征是文化的多元性,而網絡對于文化多元化發(fā)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多元的文化環(huán)境對于培養(yǎng)大學生胸懷天下、兼蓄并收的健康文化心理有著一定的積極意義,同樣,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發(fā)展也注入了新的活水源泉。筆者認為,網絡時代帶來的思想政治教育經濟環(huán)境的變化,應該引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特別的重視。
2 網絡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優(yōu)勢與挑戰(zhàn)
網絡多元化使現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豐富多彩,為思想調查與個案分析提供了便利。大學生在網絡上耕耘和思索,接受最新的人類精神財產,形成良好的世界觀、價值觀,提供廣闊的空間和極大的可能。
但是,網絡化的急速發(fā)展讓部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尚未適應環(huán)境。網絡時代信息的開放性,使學生通過網絡可以方便地查到豐富復雜多樣性的信息,因此,作為教育者本人,逐漸失去了信息占有優(yōu)勢,有時候反而面臨劣勢的境地,甚至部分教育工作者由于沒有受過系統(tǒng)的網絡信息化訓練,加上外文水平不高,要想在網上獲取更多信息就比被教育者還困難。為此,就會出現這種情形:教育者傳播的內容學生早就知道,而學生津津樂道的新名詞和新鮮事卻是教師聞所未聞的,這就讓教育者陷于無比尷尬的境地。
網絡化的發(fā)展同時也改變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ヂ?lián)網上信息龐雜繁復,既有大量進步、健康、正能量的信息,如正面新聞,最新科技成果展示等,也有很多三俗、博彩、甚至誨淫誨盜的內容,不容置疑,這些垃圾信息形成的負面影響非常不利于青年學生的成長成才。
3 網絡時代背景下,有效探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徑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網絡時代面臨的優(yōu)勢和挑戰(zhàn)下,要求我們必須強化自身思想政治素質,提高自身能力,建立長效機制。
3.1 弘揚主旋律,把握青年脈搏,建立有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專題網站
思想政治工作網站是展示師生活動、豐富校園文化、引領校園精神風尚的平臺,高校要把思想政治工作專題網站的建立、建設和維護,作為推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途徑,以貼近學生學習和生活,并容易被大學生接受的形式為載體,讓大學生參與到校園網絡建設中來,充分發(fā)揮他們的聰明才智,鍛煉人、改造人、培養(yǎng)人。比如,近幾年來,石河子大學先后建立了“愛石大新媒體”網站,內容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學生事務管理和校園學生文化建設,受到了廣大師生的歡迎,被譽為“交流思想的園地,輿論宣傳的窗口”。
3.2 要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網絡管理體制
加強對校園網絡的監(jiān)管,形成師生互動、校生互動,建立網絡發(fā)帖規(guī)章制度,加強網絡輿論的引導,營造良好的網絡環(huán)境。用先進的網絡理念關心學生的學習、生活,引導學生的日常生活方式,激發(fā)學習潛力、倡導現代文明理念,將思想政治工作與媒體傳播有機結合起來,實現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從封閉向開放、從管理向服務、從以教學向以人為本的轉變,不斷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和傳播力。
3.3 把握教育規(guī)律,建立健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長效機制
加強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網絡技術學習,切實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質。網絡時代,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思想素質、政治素質、道德素質、業(yè)務素質以及媒體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著網絡在大學生群體中的不斷普及,石河子大學教育工作者特別是大學生輔導員因勢利導,利用博客、QQ、飛信、E-mail、微博等新興信息溝通方式,加強與大學生的溝通交流,積極推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正在日益顯現。
3.4 網絡游戲給大學生的身心健康造成極大的危害
它已經嚴重影響到大學生正常的學習和生活,強制禁網是在網絡時代適得其反,因此,我們必須加強對大學生心理教育的力度,運用思想政治教育這一教育理念來武裝大學生的大腦,通過改變他們的頭腦來改變他們的行為,轉變他們的心理觀念,培養(yǎng)他們堅忍不拔的意志。石河子大學建立了學生心理咨詢室,選派優(yōu)秀學生工作者適時對大學生進行心理調適,緩解壓力,及時對心理失范的學生給予關注和幫助。
3.5 利用新興媒體,打造微博思想政治教育平臺
微博現被大學生廣泛接受并使用,已經成為學生間信息溝通和人際交往的重要平臺。因此,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抓住機會,探索踐行行之有效的利用微博進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理路徑。對高校來說,只有擁有屬于自己的官方微博網絡平臺,才能通過微博進行學校和學生的積極對話;同時,要通過微博平臺的搭建,將學生教育、管理和服務逐漸深入大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中去,發(fā)揮好新媒體的教育服務功能。要通過微博創(chuàng)建高校自身的品牌,更好的吸引學生關心關注學校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
總之,網絡時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發(fā)生了前所未有的巨變,傳統(tǒng)說教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經較為落后,很難引起大學生的興趣。思想政治教育必須與時俱進,從簡單的填鴨式灌輸轉變?yōu)榉e極的探究方式,爭取與學生互動,在互動中影響和改造學生。當下,如何運用網絡開展有針對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經成為高校教育工作者追求創(chuàng)新的突破點和解決的新命題。
參考文獻
[1] 張兵.基于微博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J].棗莊學院學報,2011(1):40.
[2] 吳勇.微博: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載體[J].廣西社會科學,2011(8):16-17.
[3] 陳姍姍,趙建明.淺議微博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華章,2011(22):64.
[4] 曾軍順.微博對大學生的影響及思想政治教育對策[J].學理論,2011(20):28-29.
[5] 張兵.基于微博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J].思想理論教育,2011(9):52.
[6] 謝婧.淺析網絡環(huán)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chuàng)新[J].青年與社會,2012(2):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