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積極推進職業(yè)教育教學改革,筆者進行了以工作任務為中心,整合建筑專業(yè)課程,深化實訓項目內涵的探索與實踐,并以裝飾鑲貼工程為例加以說明。課程整合使教學目標更加明確,更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fā)揮學生的團隊優(yōu)勢,實現(xiàn)理實一體化。同時,課程整合后的建筑實訓項目教學對師生產生了巨大影響,并徹底改變著教育教學模式,這樣做是為了逐步實現(xiàn)新的課程體系代替舊的課程體系。
關鍵詞:建筑實訓 課程整合 教學改革 課程改革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4(b)-0025-02
隨著國家對職業(yè)教育投入的增大,職業(yè)教育教學改革進一步深化,我校的建筑施工技術實訓基地建設越來越規(guī)范化、標準化,各實訓項目也成熟起來。師資力量也通過培訓學習等繼續(xù)教育得到了提高,我校就如何以工作任務為中心,整合建筑施工專業(yè)課程,深化建筑實訓項目教學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與實踐。
1 傳統(tǒng)實訓項目教學存在的問題
我校建筑施工技術實訓基地剛建成時,我們針對建筑施工技術課程開設了砌筑工程、鋼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等十三項實訓項目。這些實訓項目一般是在相應課程上好以后,再進行該項目的實訓,而且,在學生實訓之前,老師會將學生分組及實訓時所需的材料、機具、工位都分配好,學生只要按照要求到實訓現(xiàn)場進行實訓操作就可以了。實訓作業(yè)完成以后,學生確實是對實訓內容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
但有很多同學在問:“難道我們以后就是當一線的操作工人”,甚至有的家長也這么認為。的確,在實訓項目實施過程中,我們很大程度是為實訓而讓學生動手操作。比如,砌筑工程讓學生砌筑磚墻,鋼筋工程讓學生綁扎鋼筋,架子工程讓學生搭設腳手架,裝飾鑲貼工程讓學生貼墻磚鋪地磚。
而在實際的建筑工程施工中,裝飾鑲貼工程是裝飾分部工程的一個重要分項工程,要完成該工作任務,基本步驟是:識讀工程圖紙-現(xiàn)場查看測量-工程量計算-材料機具人員準備-確定鋪貼方案-鋪貼施工-質量檢查-質量評定。這就反映出我們在校內所做僅僅是完成了實際工作過程中的一小部分工作,實訓項目內容過于單一、單純、單向。
2 在建筑實訓項目教學中進行課程整合
任何實訓項目都看成一個工作任務,要完成這項任務,做哪些準備工作,收集哪些材料,盡可能讓學生自己動手,分析會涉及到的專業(yè)課程,并對各門專業(yè)課程進行整合,列出計劃方案,將學生分組,組內學生分工明確,各行其是。老師的主要任務:組織、引導、監(jiān)督、評價。
為了讓學生盡早進入職業(yè)角色,了解職業(yè)領域的要求,我們決定把學生當成工程建設中的分項工程負責人,讓他體驗解決工程問題的完整方式。建筑施工專業(yè)的實訓項目作為一個工作任務,如果按照工程建設的思路,它不可能由一二門專業(yè)課完成,它一定會涉及到建筑專業(yè)的許多門課程,那么,以工作任務為中心,可以對各門專業(yè)課程進行整合,深化實訓項目內涵,讓學生按照實際建筑工程的工作思路,去完成施工技術課程上的飾面工程實訓項目。下面,以裝飾鑲貼工程為例說明具體實施步驟。
2.1 識讀圖紙,確定飾面工程位置
相關課程:建筑識圖;內容:明確飾面工程的圖紙尺寸和具體做法;做法:將圖紙相關內容進行標記并記錄;解決問題:墻飾面做法及圖紙反映尺寸、地面飾面做法及圖紙反映尺寸、臺階飾面做法及圖紙反映尺寸;地點:教室。
2.2 對將要進行飾面的工位進行測量
相關課程:建筑測量;內容:對墻面、地面、臺階進行數(shù)據采集情況;做法:用水平尺、靠尺、塞尺、垂球、方尺、卷尺進行測量并記錄;解決問題:墻面的長寬高:墻面的平整度、垂直度、地面的長寬及平整度、臺階的長寬高及平整垂直度;地點:飾面實訓工場。
2.3 確定飾面材料
相關課程:建筑材料;內容:明確墻面磚、地磚的規(guī)格、顏色、質量、紙筋灰質量、白水泥的質量、砂的粗細;做法:按照《建筑材料》第三、五、十三章的內容對飾面材料進行檢驗;解決問題:墻面磚規(guī)格顏色、地磚的規(guī)格顏色、紙筋灰熟化程度、砂的顆粒級配粗細程度;地點:飾面實訓工場。
2.4 計算材料用量
相關課程:建筑工程預算;內容:墻面磚地磚規(guī)格、塊數(shù),紙筋灰的的用量、白水泥用量,中砂的用量;做法:按照《建筑工程計價》第八章的規(guī)則進行計算,并查詢《浙江省建筑工程預算定額》;解決問題:墻地面磚計算規(guī)則、墻面磚的鑲貼定額、地面磚的鑲貼定額、地磚臺階面鑲貼定額;地點:教室。
2.5 確定飾面工程施工組織
相關課程:建筑施工組織;內容:對飾面工程的人員、材料、機具進行合理的組織安排,確定工日數(shù);做法:根據《建筑施工組織》第五章、建設工程勞動定額(裝飾工程)LD/T73.1~4-2008進行施工組織;解決問題:飾面施工方案、飾面施工進度計劃、勞動力資源的需用量供應計劃、飾面施工平面圖;地點:教室。
2.6 實施飾面操作
相關課程:建筑施工技術;內容:墻面磚鑲貼、地磚鑲貼、臺階面磚鑲貼操作;做法:根據《建筑施工技術》第六章操作工藝要求進行施工;解決問題:墻面磚的鑲貼工藝、地面磚的鑲貼工藝、地磚臺階面鑲貼工藝;地點:實訓室。
2.7 質量評定
相關課程:建筑工程資料;內容:填寫飾面工程質量評定表;做法:根據《建筑裝飾裝修工程質量驗收規(guī)范》《浙江省建筑安裝工程施工驗收用表》進行質量驗收,并填寫相關評定表;解決問題:面磚粘貼工程一般規(guī)定和主控項目、地磚面層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飾面磚粘貼工程驗收批質量驗收記錄;地點:實訓室。
3 課程整合在建筑實訓項目教學中的效果
(1)目標明確,步驟容易掌握:與實際工程解決問題的思路一致,無論最后的結果如何,學生對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和步驟容易掌握。(2)實施時間短,容易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整個實訓項目實施過程大概兩周左右,在整個過程中,學生容易發(fā)現(xiàn)自己在哪個環(huán)節(jié)有優(yōu)勢,哪個環(huán)節(jié)要加強,而且能看出自己是知識不夠,還是能力不夠,他會主動從識圖開始學習,一步步探索下去,畫、量、取材、安排,都是他們自己做主。老師要大膽放手讓他們去嘗試,只要他們沒有大的方向性錯誤,就讓他們繼續(xù)往下做,直到成果出來。(3)容易發(fā)揮團隊優(yōu)勢:在整個過程中,每個學生可以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有的學生善于計算,有的善于動手操作,使整個團隊在實施計劃過程中,大家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作業(yè),發(fā)揮團隊優(yōu)勢。(4)實現(xiàn)理實一體化:每一步的完成,都離不開理論原理的指導,根據理論的指導,一步步深入下去。由于這樣的實訓步驟接近工程實際,學生工作后容易上手,也容易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前,有的學生一遇到工程預算問題就頭痛,特別是一些男生,很不喜歡計算,卻在操作動手項目中表現(xiàn)了出了男生的優(yōu)勢,那就用他的優(yōu)勢帶動他的劣勢吧,男生為了獲得他喜歡的實操項目,必須去計算,這是工作的一部分。這樣的計算不枯燥也不空洞。
4 課程整合對建筑實訓項目教學帶來的影響
4.1 對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是巨大的挑戰(zhàn)
以前,老師一直教授一門專業(yè)課程,比如,飾面工程涉及到的內容是分專業(yè)課程分別講述,對瓷磚的介紹一定會放在《建筑材料》課程里面,對如何貼瓷磚卻放在《建筑施工技術》課程中講述,相對獨立的學科是分開的,分散的,老師掌握一個專業(yè)方向就可以了。而課程整合后老師要同時熟悉幾門專業(yè)課程,學生在完成工作任務的過程中,會提出圖紙、測量、材料、定額、工程技術等方面的問題,為了應對學生在探索和實踐過程中,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老師必須開闊自己的專業(yè)視野,提高專業(yè)水平,這對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無疑是巨大的挑戰(zhàn)。
4.2 刺激教師教學方式的改變
以工作任務為中心,整合建筑專業(yè)課程,深化實訓項目內涵的教學模式,刺激著教師“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為主導”的各種教學方式出現(xiàn)。對教師而言,對任何一個行為的改變都不太習慣,更何況以工作任務為中心,學生探究式學習方式,第一次實施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很多想不到的問題,感到難、繁,但教師只要勇于創(chuàng)新,勇于探索和實踐,就會有明顯的效果出現(xiàn)。
4.3 引起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
以工作任務為中心,整合各門專業(yè)課程,在實訓項目實施過程中,學生更關注工作任務完成情況,而不是知識的記憶。比如,在鑲貼工程實訓項目中,學生運用到了建筑識圖、建筑測量、建筑材料、工程預算、施工組織、施工技術、工程資料七門建筑專業(yè)課程,通過整合七門課的知識來完成工作任務。由于所學的內容都能實際運用到工作中,學生學得更愉快,更高效,更實在。
4.4 引起學生精神面貌的改變
通過課程整合的實訓項目教學,充分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原則,讓學生在任務實施過程上,“我的事情我做主”。有了這樣的主人翁精神,大大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積極性,對于我們職校的學生而言,這是多么難能可貴。這就是通過理論知識的情境化,去培養(yǎng)學生的職業(yè)能力。
4.5 推動著教學改革和課程改革
(1)打破了基于學科思維的三段式課程體系,打破了學科邊界,知識為工作任務的相關性服務,有利于推進課程體系與工作體系更好的對接,充分體現(xiàn)職業(yè)教育性質。(2)有利于推行以工作任務為中心,以就業(yè)為導向的課程體系,有利于課程改革,更有利于師資隊伍建設和實訓基地建設,使師資隊伍建設和實訓基地建設獲得動力和方向。(3)有利于以工作任務為中心,重新整合建筑專業(yè)課程后的新教材的開發(fā)。(4)有利于徹底打破以知識傳授為主要特征的傳統(tǒng)學科模式,讓學生通過完成具體實訓項目來構建相關理論知識,并發(fā)展職業(yè)能力。課程整合在建筑實訓項目教學中的探索和實踐表明,這種教學模式的確有利于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教學質量。學生不僅感受到了知識的應用價值,而且學會了如何應用這些知識。
5 結論
以工作任務為中心,課程整合在建筑實訓項目中的探索與實踐過程中,也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如,班級的班額太大,師資力量需要進一步加強,對實驗實訓條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我們不可能等師資和實訓條件完全儲備好了再進行教學模式改革,“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為了使每位學生真正“進入”學習過程,我們應給學生充分提供工作情景,讓他們對工作任務進行探究、體驗和反思,通過不斷探索和實踐,使學生職業(yè)能力真正獲得發(fā)展。
總之,我國的職業(yè)教育教學模式正在進行一場深刻變革,以工作任務為中心儲備知識和組織知識,整合專業(yè)課程,深化項目教學,最終實現(xiàn)以就業(yè)為導向的新的課程體系代替舊的課程體系。
參考文獻
[1]石偉平,徐國慶.以就業(yè)為導向的中等職業(yè)教育教學改革理論探索[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08(11):18-22.
[2]蔣慶斌,徐國慶.基于工作任務的職業(yè)教育項目課程研究[J].職業(yè)技術教育,2005(22):4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