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直接關系到祖國未來的發(fā)展和和諧社會的構建,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刻不容緩。在新形勢下,探究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質量的重要步驟和手段。
關鍵詞:大學生 思想政治教育 接受心理 影響因素 對策分析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4(a)-0243-01
1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的影響因素
1.1 學校方面
學校是學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場所,承擔著向社會輸送人才的重任。學校的教學理念和教學形式直接影響著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思想政治課的開展對學生的德育教育至關重要。然而,在大部分高校中,基礎課和專業(yè)課占據(jù)了大量的課時,思想政治教育不僅課時少,而且往往只流于形式,并沒有真正地融入正常的教學中。有些學校思想政治課的師資力量相當薄弱,老師上課時也是機械地傳達信息,更多的是像復讀機一遍又一遍地講授知識。在這種客觀環(huán)境下,面對枯燥的學習內容學生很難提起興趣學習。這也直接導致了學生對思政課的可有可無,他們普遍認為學習思政課毫無作用,有的甚至極端的認為思政老師就是催眠師,思政課對自己根本沒有任何意義??偠灾?,學校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師資投入欠缺,使學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大環(huán)境呈現(xiàn)蕭條的狀態(tài),從而使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產(chǎn)生懈怠。
1.2 學生方面
經(jīng)濟的迅猛發(fā)展不僅給社會帶來了福利,也帶來了一些隱患。當代大學生就是一定程度素的受害者。很多大學生把接受教育都極端的“功利化”,只注重專業(yè)知識和專業(yè)技能的訓練,從來沒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識。在思想政治教育課的課堂上,學生們往往不是復習其他課程,就是看小說,絲毫沒有學習思想政治課的主動性。
1.3 社會方面
社會上一些負面事件的夸大,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學習的心態(tài)。高校大學生正處于從青春期走向成熟期的關鍵階段,他們的心智并不成熟,人生觀還沒有完全形成,很容易受到外界和環(huán)境的干擾。在信息高速傳播的今天,網(wǎng)絡、報刊等傳播媒體已經(jīng)成為大學生認識世界和開闊眼界的主要渠道。他們在提升自己的同時,也同樣在被一些錯誤的觀念所侵蝕。尤其是一些無良媒體,把社會上一些負面現(xiàn)象不斷地放大,大學生本來就比較容易沖動,心理素質也比較脆弱。這種情況下,大學生就容易產(chǎn)生極端的思想。他們往往只追求個性,對思想政治課堂上內容就更加排斥了。
2 探索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的對策分析
2.1 學校應為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開展創(chuàng)造堅實條件
學校要提高思想認識,把思想政治教育課放在一個重要的位置,即把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作為教育工作的生命線,健全組織建設,提高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隊伍質量,保證應有課時的進行,并加大師資投入。學??梢猿闪⒉⒔∪枷胝谓逃I導機構,為這項課程的順利進行制定合理的規(guī)劃,并投入一定的資金組織思政老師進行培訓和深造,最大限度地調動老師的積極性。
另外,學校應加強校園網(wǎng)、校園論壇的建設、管理和運用,構建功能完善的校園網(wǎng)絡互動平臺,為學生創(chuàng)造平等討論和充分交流的空間,并設立網(wǎng)絡運行專門機構,把網(wǎng)絡作為了解大學生思想動態(tài)和關注熱點的新渠道。同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盡可能地通過新媒體與大學生加強互動。在一對一、一對多、多對多的溝通交流過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過自己的學識和觀點對學生進行思想引導和解疑釋惑,促使大學生進一步思考如何更好地肩負起青年一代的責任和使命。
2.2 授課老師應該全面提高,做好知識傳遞的橋梁
首先,思政老師要放下教書育人的架子,成為學生的朋友,真正的融入學生之中。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更尊重老師,更愿意親近老師,進而更愿意接受老師所講的內容。
其次,學校的思政老師也要做到與時俱進,主動探索新的教育模式。舊的“滿堂灌”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扼殺了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的積極性,老師應該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并加以改善。這就要求老師在一開始就注重學生思想的引導。當前,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期,社會熱點增多、社會矛盾多發(fā)。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仍采用單向傳播方式進行思想灌輸,往往會引發(fā)學生的逆反心理,結果適得其反。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認真研究當前網(wǎng)絡傳播帶來的新問題,變信息控制為思想引導,堅持理論結合實際的方法、辯證系統(tǒng)的方法,既深入闡釋基本原理、又深入解剖典型案例,既講清楚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又深入分析背景,講清楚發(fā)展過程和來龍去脈,讓學生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科學認識和對待當前的社會熱點話題和敏感問題,學會科學、辯證、全面、理性地分析、思考、解決遇到的各種問題。另外,開放式教學的提出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開放式教學以追求學生素質全面發(fā)展為目標,以知識傳遞為載體,憑借營造生動、科學、有效的教學氛圍,使學生充分挖掘自己的潛能,成為教學中的主角。教學過程不再是老師機械地將知識傳遞給學生,而是合理地引導學生自己探索知識、掌握知識和運用知識。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課堂上,老師可以采取這樣的方式,確定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學生共同認知,共同掌握。這就大大增強了課堂的生動性,進而提高學習效果。
另外,學校和老師還應加強校內外的實踐活動。在校內,老師可以通過組織主題班會、知識競賽等方式讓學生主動地探索知識;也可以通過播放相關影視資料、邀請相關專家演講等形式讓學生深入理解這門課程的重要性。實現(xiàn)課堂之外教學時提高思想政治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在校外,學校可以鼓勵學生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使學生親身體會所學內容的真實感,從而明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3 結語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國高校綜合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障。新形勢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須以大學生的現(xiàn)實和發(fā)展需求作為工作的出發(fā)點和歸宿點,服務團結學生,關愛凝聚學生,為社會培養(yǎng)合格的人才。
參考文獻
[1]零東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初探[J].雞西大學學報,2011(11):17-18.
[2]零東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障礙及其對策[J].高等函授學報,2010(8):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