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探究式的教學方法已經逐步地運用到英語的教學實踐之中。本文以高校英語探究性教學方法為出發(fā)點,闡述了為什么高校要實行英語探究性閱讀教學,同時,還對我國高校探究性閱讀英語教學和西方閱讀教學進行了對比,總結出了我國高校在探究性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最后為高校英語探究性閱讀教學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議,希望能為廣大的英語教學同仁們提供一些借鑒,更希望能為我國的教育事業(yè)做出一定的貢獻。
關鍵詞:高校英語 探究 教學方法 建議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4(a)-0050-01
1 探究性閱讀的概念界定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探究性閱讀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運用的越來越多,但什么是探究性閱讀呢?如果教師沒有弄懂這個概念就運用所謂的探究性閱讀的方法教學,則是一種對學生不負責的表現(xiàn),也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所謂探究性閱讀就是要求通過相應的信息理論作指導,以快速、準確和有效地掌握文章的信息,進而不斷地提高學生的認知、篩選和處理文字語言信息的能力來完成閱讀的一種方法。通過培養(yǎng)學生探究性閱讀能力的同時還可以很好地培養(yǎng)出學生的實踐能力、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所以探究性閱讀的教學方法值得推廣和學習。
2 為何高校要實行英語探究性閱讀教學
大學是一個實現(xiàn)夢想的小社會,面對較小的升學壓力,大學生希望能夠在大學里找到自我,不管是生活還是學習都希望能夠以自己設定的方式來進行,因此,大學生有較強的學習自主性和較強的探究欲望。
探究性閱讀教學講究的是合作、探究和提升,要求學生在學習上要具備團隊精神,共同探究,共同進步,這種教學方法能夠給學生在學習上較多的自主性,充分地發(fā)揮學生的探究新事物的潛力和培養(yǎng)學生相應的學習能力以及實踐能力,比如,在講到“thanksgiving day”的相關課文時,普通的教學方式是老師只會告訴學生“than ksgiving day”是美國的感恩節(jié),如同我國的中秋節(jié)一樣。當然老師會告訴學生在感恩節(jié)那天人們都會做些什么或者吃什么,但是很少有老師會帶著學生去探究“than ksgiving day”的來歷,最后學生也不會知道“thanksgiving day”名字的由來,對于這個節(jié)日背后的“五月花號”小漁船以及印第安人和英國清教徒之間的故事更是一無所知。這種連基本常識都不能了解清楚,何談了解西方文化,在不了解西方文化的基礎上學習英語就只能是學習而不能掌握英語。在探究性閱讀的教學中教師就會帶領學生首先從字面意思上去進行揣測,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探究潛力,調動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同時,教師還會和學生共同探究和查找“thanksgiving day”的意思和來歷,了解相關的國外文化,進一步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更深層次地告訴學生“為什么”。
3 和西方閱讀教學相比,我國高校英語探究性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3.1 探究缺乏多元性,深度不夠
我國高校英語的教學中很多時候只注重在課文內容的范圍之內的探究,往往忽視了對英語本體的訓練。教師教學的過程中注意到了閱讀中的探究啟發(fā)性,但學生往往會對課文的理解有偏差,同時,探究性閱讀的過程中缺乏多元性和深入性,這就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強,甚至還出現(xiàn)許多的學生在課堂之中玩耍手機的現(xiàn)象。大學生的思想比較跳躍,也很有自己的觀點,對待同一件事的看法和理解各不相同,所以在大學英語課堂的教學中應該多元化,這樣才能符合年輕人的個性特點。
3.2 探究內容太隨意
西方閱讀教學注重對課題的深入研究,因此,探究的內容隨意性較小。在我國大學英語課堂上并不缺少探究性的教學,在探究性閱讀教學的過程之中,會全程按照課本上的安排進行一些情景對話和探究模擬等教學活動,但這種為了探究教學而教學已經成了復制粘貼的簡單模式,而學生并沒有學到一些實質性的知識。對于所要探究的問題沒有代表性和拓展性,在運用探究性閱讀的教學方法教學時就會顯得所探究閱讀的東西隨意性太大而不知所云。
3.3 缺乏探究學習的逆向思維
西方閱讀教學會引導學生不斷地對所探究的知識進行反復地推敲,培養(yǎng)學生的順向和逆向思維。在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的過程之中,教師會教授大量的閱讀性探究的方法給學生,幫助學生在日常的英語學習中能夠提高自己的能力,促進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掌握和積累。但是,教師很少教會學生對探究性閱讀方法的逆向思維,沒有教會學生為什么要這樣或者那樣去進行探究性閱讀,以及自己所掌握的探究性閱讀方法是怎樣來的。學生缺乏這樣的逆向思維能力,在新的內容的學習過程中就只會按部就班,缺少創(chuàng)新。探究,就是要尋找出新意,這樣的教和學才會有價值。所以,探究性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學生的探究學習的逆向思維也很重要。
4 政策建議
4.1 專題研究性的探究教學
在大學英語的教學中采用探究性閱讀的教學方法教學,要注意對文本的深入研究,挖掘文本中的核心,同時,在課余之時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布置相關的文本研究專題,并對專題進行細化,對學生進行分組,以小組的形式對各個專題深入研究。
4.2 對專題進行探究性的閱讀,尋找新意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思維方式和學術見解,教師通過為學生布置與文本相關的專題進行研究(比如讓學生研究西方人的文化等),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專題中新的知識,然后教師再帶領學生對他們所完成的專題研究再次進行探究性地閱讀,尋找出新的東西。這樣就可以打破教學的隨意性,有效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探究能力。
4.3 培養(yǎng)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
對于探究性閱讀的方法而言,知道為什么這么用比知道怎么用更重要,應為對于學生而言在學習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的新知識新難題,但一種方法不可能適用于解決每一個問題,所以學生更應該學會如何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因此,在日常的英語教學中,教師運用探究性閱讀教學的方法教學時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閱讀能力,還要教會學生為什么會這樣或者那樣進行探究性閱讀,只有這樣的逆向思維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5 結語
探究性閱讀教學有利于大學英語的教學,但教學的方式一定要與時俱進,所以我們要不斷地總結、完善和優(yōu)化教學方式方法,使它更具有科學性和實踐性,探究性閱讀的教學方法不僅要教會學生如何去進行學習探究,還要教會學生明白為什么會如此進行學習探究,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地助推我國的教育事業(yè)。
參考文獻
[1]胡亭亭.淺談探究性閱讀教學[J].教育探索,2010(3):61-63.
[2] 唐姣艷,唐永紅.探究性閱讀教學的內涵及其思維特征探析[J].繼續(xù)教育研究,2008(2):83-85.
[3] 姚淑波,郭文穎,李冬媛.高校英語教學中文化洞察力的培養(yǎng)的研究與實踐[D].河北科技師范學院,2011: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