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父母都愛孩子,鷹爸也不例外。他用自己的“殘忍”告訴兒子:嚴厲與兇狠,是父親最真誠的愛。
河北固安,5歲的何宜德(乳名多多)身穿飛行服,步履匆匆地踏上“蜜蜂-3”飛機。“1、2、3,起飛!”隨著教練員的一聲令下,他駕駛著這架小型飛機一飛沖天——這一天是2013年8月31日,多多飛越北京野生動物園上空,成為世界上最小的飛行員。
一飛沖天的多多成為大家議論的焦點,但這并非是他第一次進入人們的視野。早在去年2月,一段備受爭議的視頻讓人們記住了他。視頻里,他全身上下只穿了一條小短褲,哆嗦著身子在雪地里奔跑,嘴里不停地喊著:“爸爸抱我……”
鏡頭背后的爸爸,自始至終都沒出現(xiàn)。人們把矛頭對準父親何烈勝——到底是什么讓他對兒子如此“殘忍”?是炒作博取眼球,還是另有隱情?
無論外界的質(zhì)疑多么鋪天蓋地,何烈勝都很淡然,他說:“總有一天,兒子會感激我今天所做的一切。”
多多曾是個早產(chǎn)兒
2008年,41歲的何烈勝已是南京著名民營企業(yè)家,擁有令人羨慕的事業(yè)。而這一年,最令他興奮的是,他終于有了第一個孩子。
然而,這個孩子的誕生卻讓他悲喜交加。28周的孕期,體重僅為3斤8兩,伴隨兒子多多來到這個世界的是左腦室出血、腦蛋白低下、血管瘤等早產(chǎn)兒并發(fā)癥。重癥病房里,暖箱里的燈光照射在孩子小小的身體上,上面插滿了管子。
一瞬間,巨大的痛苦向何烈勝席卷而來。“孩子長大很有可能成為腦癱?!碑斸t(yī)生將殘酷的現(xiàn)實告訴他時,何烈勝從頭涼到腳。他在日記里寫道:“41歲的我,懷著一絲忐忑,急不可待地想去看看自己的作品……但一切亂了套?!?/p>
何烈勝暗下決心:既然上天讓你做我的小孩,我必須讓你健康。他在醫(yī)生那打聽到,給孩子洗溫水澡可以提高體質(zhì)。何烈勝第二天就買來足有90厘米深的充氣游泳池,把多多丟進35℃的溫水里。兒子的哭聲震耳欲聾,每一聲哭喊都像一根根的刺扎在他心底。
妻子聽到兒子的哭聲,心疼極了,想要阻止這場“殘忍”的嘗試。何烈勝一把拉住她,吼道:“你想讓他永遠弱不禁風嗎?”
這一試,就是40分鐘。當晚,多多開始拉肚子,渾身哆嗦。他安靜地躺在媽媽懷里,不敢看這個叫做“爸爸”的男人。妻子一邊心疼孩子,一邊責備丈夫的狠心。然而,這并沒有阻止何烈勝的計劃——連續(xù)10天,他每天把水溫降低1℃,直到25℃。
一周之后,多多對游泳的各種不適應癥狀有所改善,不哭不鬧,吃得好,睡得香。家人對這次訓練很滿意,何烈勝第一次嘗到了這種教育方式的甜頭。曾有7年教師經(jīng)驗的他,準備繼續(xù)為孩子制定一系列康復訓練計劃。
一夜走紅的裸跑弟
何烈勝的康復訓練大多很殘忍,比如多多2歲時就要學爬山。
他穿著不合身的沖鋒衣,被父親拽出了門。山路不好走,走兩步滑一步。風呼呼地吹在臉上,小臉被凍得通紅。他蹲在地上,張開雙臂,小眼睛渴求爸爸的擁抱,但何烈勝并不理會孩子的感受。只見小家伙一個跟頭摔倒在地,往后滑了幾米,何烈勝依然沒在意。
在他看來,只有這樣的“殘酷”,才能激發(fā)兒子的潛能。比如,他的身體開始恢復健康;比如,他越來越獨立、認真地做事。游泳、武術、跆拳道、形體培訓,只要是他想得到的,都一一在兒子身上實現(xiàn)。
何烈勝的“極端”,成了夫妻倆爭吵的導火索?!暗拇_,孩子身體也變好了,但過于極端就是虐待?!逼拮雍锡垥詻Q反對丈夫,她甚至提出離婚來威脅他。何烈勝卻并不在意妻子的無理取鬧,“多多的健康比什么都重要?!?/p>
2012年2月,何烈勝帶著家人來到美國洛杉磯度假。在和父親溝通30分鐘后,多多終于答應在雪地里裸跑,父親告訴他那才是真正的男子漢。零下13℃的北美,大街上幾乎看不到人。4歲的他脫掉全部衣物,只剩一條黃色小短褲,快速跑入紐約法拉盛暴雪肆虐的大街。
父親用鏡頭記錄了這一切——開始的時候,小家伙略帶興奮;兩分鐘后,多多帶著哭腔跟爸爸要“抱抱”。很快,他頭上都掛滿了雪花,大哭著叫媽媽。這時,何烈勝的聲音傳了出來:“再做個俯臥撐就可以了?!倍喽嗥D難地完成之后,迅速被媽媽用毛毯抱起。
何龍會一面哭,一面用幾乎決絕地口氣對丈夫說:“你這個惡魔。”禍不單行,在婚姻亮起紅燈的同時,這個視頻卻不慎被朋友放在了網(wǎng)絡上?!斑@么虐待自己的孩子,是親生的嗎?”“神經(jīng)病,拿兒子來炒作!”……一時間,關于這對父子的新聞層出不窮,網(wǎng)友還給多多取了個“裸跑弟”的稱號,何烈勝也被喚作“鷹爸”,父子倆一夜走紅。
被質(zhì)疑的鷹式教育
回國后,何烈勝才知道自己無意記錄的這段視頻讓他和兒子已身處風口浪尖?!霸瓉沓雒@么容易!”他打趣道。
不到兩天,他的電話就被打爆。家里被親戚朋友包圍得水泄不通。他們一邊檢查多多的身體,一邊討伐他的行為。親人的怒吼聲,妻子的啼哭聲,讓原本幸福的家庭陷入尷尬和困境。
沒多久,就有媒體找上門。一窩蜂的記者和攝影機對著他噼里啪啦地拍個不停。作為一個商人,這并不是何烈勝第一次面對媒體。但這次,他沒有以往沉著冷靜,而是有些忐忑地向大家闡釋自己的“教育意義”:當小鷹長到足夠大的時候,鷹媽媽會狠心地將它趕下山崖。幼鷹往谷底墜下時,拼命拍打翅膀,然后飛了起來,而我就是這樣的鷹爸。
何烈勝的“瘋狂”,并沒有因為走入公眾視野而停止。為了證明自己的教育方式毋庸置疑,他接下來的行為更讓人瞠目結(jié)舌——4歲時,多多參加全國帆船賽;童年,他用15個小時攀上富士山;5歲,多多成為全國珠心算大賽冠軍……
今年8月31日,“鷹爸讓5歲兒子開飛機”的新聞再一次引爆人們的眼球。質(zhì)疑聲撲面而來:“這個爸爸瘋了”、“這是親生的嗎?”、“這到底是孩子的意愿,還是他的意愿?”
何烈勝對此十分沉著,他說:“我感謝那些關心我孩子的人,不管是贊成還是反對,起碼是在關注多多的成長?!钡缫褳樽约旱慕巧ê梦唬骸岸喽?0歲之前,會嚴格按照我的規(guī)劃行進,家長是教練;10歲到16歲,我作為參謀長,允許多多獨立思想介入;16歲以后多多將以他的思想決定他的行為,我只是顧問?!?/p>
這個教練一樣的父親,讓多多的童年生活變得格外特殊,沒有父親的擁抱、沒有妥協(xié)的撒嬌,每天只有在“快跑快跑”的催促聲中度過。
我比任何人都愛我的兒子
“你會恨爸爸嗎?”記者的提問讓多多陷入困惑。他低著頭,小聲回答,恨過。
對于孩子的反應,何烈勝并不意外。他說:“兒子現(xiàn)在還不能理解我對他的愛,總有一天,他會感謝我的嚴格教育。”這幾年,通過他的訓練,多多沒有像醫(yī)生所預言的那樣成為腦癱,他識得3000個漢字,在智商、情商等方面比許多同齡人都要出色。
“早在我6、7歲時,曾寄養(yǎng)在親戚家,親戚的嚴格超乎想象。每天6點起床晨跑,寫大字、學繪畫、練珠算……”何烈勝說當時他恨得要命,可成年以后,他發(fā)現(xiàn)這段經(jīng)歷卻最受用——晨跑鍛煉體質(zhì),珠算訓練大腦,寫字訓練注意力。所以,他把這些運用到多多身上。
在他看來,兒子開飛機是和滑輪車、武術、游泳一樣,只是眾多訓練之一,并非為了炒作。
他說,多多一直都喜歡飛機,家里大大小小的飛機模型有上百件。開飛機的要求,也是兒子自己提出來的,選擇“蜜蜂-3”,同樣是出于安全的考慮?!斑@是目前中國市面上最安全的飛機,自重僅100公斤。在飛行過程中,萬一失去動力,飛機就成了一架滑翔傘,當傾斜度超過60度,機身會自動回正;萬一失去尾翼,也只會螺旋下降,不會俯沖,不會直線墜落;況且‘蜜蜂-3’飛一兩百米高度,萬一出事,任何地面都可以緊急迫降?!?/p>
何烈勝一連用了三個“萬一”,為兒子的飛行做到有備無患。他說:“我比任何人都愛我的兒子,絕不可能拿他的生命做實驗。”
“爸爸,我可不可以不這么累?”偶爾,多多也會躲在父親的懷里乞求。面對兒子的問題,何烈勝很無奈。他把兒子抱得更緊,給出一個父親能給予的所有溫暖。
專家點評: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鷹式教育要有度, 不能簡單復制模仿
我們不能對家庭教育進行標簽化、概念化,因為它本身就是一個個體的教育,不能簡單地評判好或壞,更不能簡單地復制和模仿。其次,這個父親對孩子進行這樣的教育,他一定要意識到一個問題,就是不能違背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尤其是未成年人保護法,我們應該讓孩子做他這個年齡適宜的相關的事,而不能夠超越他的年齡和心理的承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