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部近日披露已經(jīng)制定完成的考試招生改革總體方案的部分細節(jié),不久后就將發(fā)布公開征求意見稿。這份《方案》提出:“外語科目實行社會化一年多考”等改革舉措,外語考試不再在統(tǒng)一高考時舉行,由學生自主選擇考試時間和次數(shù),增加學生的選擇權,并使外語考試、成績表達和使用更趨科學、合理。人們都在關心:此舉會否削弱英語的學習?今后英語怎么學?高考英語改革之后,初中英語要怎樣教和學?
關鍵詞:高考改革;英語教學;策略
一.首先,為什么英語要改革?
1、改革方案不是“拍腦袋”工程。
從2010年開始,北京市設置專項研究項目,組織相關專家開展英語改革的研究,包括中小學課程、教材、教法等,并延伸到幼兒園。專家包括教育專家、特級教師、教研員等。他們對各省的改革模式進行了追蹤研究。今年暑假后又開始新一輪調研,并廣泛征求意見。英語的改革方案并不是“拍腦袋”產(chǎn)生的,而是經(jīng)過長期、認真的調研后產(chǎn)生的。
2、現(xiàn)階段英語教學并沒有培訓出一流的英語水平。
中國的孩子從娃娃時就學英語、考英語,到大學入學為止,苦苦學了十幾年的英語,卻仍然不能流利順暢地用英語——這悲催的局面啥時才能收尾。全球最大私人英語教育機構英孚教育2012年發(fā)布的一份《英語熟練度指標報告》中顯示:目前,中國英語學習者的人數(shù)遠遠超出世界上其他國家,有10萬英語母語者現(xiàn)在在中國教學,已經(jīng)成為全球最重要的教育培訓市場之一。但是,如此龐大的英語培訓市場并沒有培訓出一流的英語水平。這份報告歷時三年對全球170萬名18歲以上成人英語學習者的英語測試成績進行評估,報告顯示,在全球54個非英語母語國家和地區(qū)中,瑞典以68.91分高居第一,中國大陸地區(qū)以49.00分全球排名36位,屬于低熟練度水平。
二.態(tài)度需重視,方法要改變。
1、端正態(tài)度,重視英語。
英語成為世界通用語言或主流語言,固然有政治、經(jīng)濟、軍事和殖民等原因,但是,知識和學術是其中的決定性原因??茖W和技術是推動社會發(fā)展和促進人類文明的決定性力量,而記錄科學和技術成果的是語言,只有經(jīng)過語言的記錄,人類才有可能汲取、借鑒、總結前人的文明成果,并在此基礎上創(chuàng)造更為輝煌和更重要的成果,從而改善人類生活,再塑和再創(chuàng)世界文明。因此, 2011年教育部新頒布的英語課程標準,在前言中就回答了這個問題:開設英語課程不僅僅對國家發(fā)展具有重大意義,對青少年的未來發(fā)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不僅有利于他們更好地了解世界,學習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促進思維發(fā)展,豐富認知方式,傳播中國文化,增進他們與各國青少年的相互溝通和理解,還能為他們未來發(fā)展提供更多的機會,包括升學、接受職業(yè)教育以及就業(yè)等奠定有利的發(fā)展基礎。
2、回歸英語學習規(guī)律,以不變應萬變。
“語言能力的真正形成需要一個相對長期的積累、練習、實踐和運用的過程”。現(xiàn)代語言學習理念強調了語言學習不僅應關注學習結果,更應關注學習過程。語言學習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應用性的特點,這兩個特點也就決定了語言學習不應是一個對英語語言知識體系的學習,不應是靠單純的講解和機械的記憶、背誦進行學習的。因為這樣的學習不僅單調乏味,也收效甚微,這樣的學習方式只能是事倍功半,也讓很多學生失去了信心,對學習英語望而卻步。所以,學生應該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家長和教師要堅持 “做中學”原則, 鼓勵學生多聽、多說、多讀、多用英語,從而使他們逐步建構起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3、突出英語的實際應用。
英語科目會逐步向一年兩次社會化考試過渡,考試將側重對英語實際應用能力的側重,突出基礎能力,淡化選拔功能。主要是為突出語言的實際應用,回歸到學科應有的位置上,突出基礎知識、基本能力及課標的基本要求。
三.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具體實施方法
1、聽力訓練要加強
增強聽力訓練的途徑很多,包括多聽英語磁帶;多看英語原聲電影,多聽英文歌曲;考試的時候要注重聽重點詞;聽力的提高是和朗讀分不開的,要多讀;其他要靠自己的摸索,不能光聽別人的長篇大論。
2、詞匯學習有方法
眾所周知,詞匯是一篇文章合成的基礎。沒有詞匯,就沒有句子,沒有段落,更別說一篇內(nèi)容豐富的文章了。在英語教學中,詞匯、語音、語法,是語言的三大要素,是語言的建筑基石。學生掌握一定數(shù)量的詞匯,是初中英語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
3、作文學習需加強
首先,審題仔細。要仔細閱讀題目,揣測老師的出題意圖,不要因為審題失誤而失分,這是最可惜的。抓關鍵詞。根據(jù)題目和后邊的提示要迅速捕捉幾個關鍵詞,從自己的大腦中搜索幾個關鍵詞句在別的紙上先記下來。其次,注意語法。寫完作文之后一定要仔細檢查有沒有什么語法錯誤或是別的什么不該犯的低級錯誤,如果有些較為精彩的詞句沒有百分之百正確的把握就不要寫上去(考試中),但如果是平時可以去問下老師對不對。最后,尾段亮點。英語的作文一定要有個結尾,不要不明不白的就收筆了,要注意加個結尾,平時要注意積累詞句,這樣才能在作文中用出來,增加亮點。
總之,現(xiàn)在學英語是為了將來不學英語,語言能力的真正形成需要一個相對長期的積累、練習、實踐和運用的過程?,F(xiàn)代語言學習理念強調了語言學習不僅應關注學習結果,更應關注學習過程?!痹窘淌谡f,語言學習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應用性的特點,這兩個特點也就決定了語言學習不應是一個對英語語言知識體系的學習,不應是靠單純的講解和機械的記憶、背誦進行學習的。所以,學生應該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家長和教師要堅持 “做中學”原則, 鼓勵學生多聽、多說、多讀、多用英語,從而使他們逐步建構起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胡春洞、張思中,《中小學外語教學法》,1996 年;
[2]張正東,《外語教學技巧新論》,科學出版社,1999 年;
[3]賈冠杰,《外語教育心理學》,廣西教育出版社,2003 年;
[4]吳效鋒,《新課程怎樣教》,沈陽出版社 2002 年。
作者簡介:郭曉艷,呼倫貝爾人,海拉爾第五中學英語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