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網絡已滲透到大學生的學習、交際等方面,這給高校黨建工作帶來了一系列的機遇與挑戰(zhàn)。因此,如何積極應對網絡信息化的挑戰(zhàn),探索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網絡化的方法與途徑,已成為高校黨建工作面臨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高校;黨建工作;網絡化;挑戰(zhàn);建議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互聯(lián)網已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給人類社會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繁榮與發(fā)展機遇。大學生接受能力強,網絡已滲透到他們的學習、交際等方面,他們的思維觀念、行為習慣等不可避免的會受到影響,這給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帶來了一系列的機遇與挑戰(zhàn)。對高校學生黨建工作來說,網絡信息化建設是發(fā)展趨勢,因為網絡對大學生的影響很深,要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必須占據網絡陣地。因此,探索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網絡化的方法與途徑,已成為高校黨建工作面臨的重要課題。
一、網絡信息化給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帶來的機遇
1.提供了新的宣傳平臺
網絡作為重要的宣傳手段,不受時間、地域、國籍的限制,只要有網絡就可以傳遞信息,實現(xiàn)信息共享。對高校學生黨建工作來說要充分利用這個宣傳平臺,及時發(fā)布相關的信息,占據宣傳的新陣地,開辟學生黨建工作新領域。
2.提供了新的教育平臺
網絡信息化豐富了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內容,使學生黨建工作走出了傳統(tǒng)教育的限制,大大提高了其吸引力。同時,網絡是大學生獲取知識與信息的主渠道,大學生通過網絡接受自我教育,了解相關的黨建知識,從而提高教育實效。
3.提供了新的管理平臺
隨著大學生人數(shù)的增加,黨員管理工作日趨復雜,同時新的就業(yè)政策、大學生休學創(chuàng)業(yè)等政策的實施,增強了學生黨員的流動性,這給學生黨員管理帶來難題。高校通過網絡發(fā)展學生黨員,實現(xiàn)積極分子網絡遞交思想回報等,大大提高了黨建工作的水平,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網絡信息化給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帶來的挑戰(zhàn)
1.部分學生黨員理想信念淡薄
當前,網絡已成為大學生獲取知識與信息的重要渠道,而網絡信息良莠不齊,很容易給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帶來不良影響。西方發(fā)達國家通過網絡大肆宣傳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tài)、道德行為等,企圖動搖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導致一些學生黨員理想信念淡薄,價值取向趨向功利化,有的把入黨看作是就業(yè)的跳板,有的根本沒有考慮入黨動機問題,這與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目標不相符。
2.黨建工作缺乏好的網絡平臺
黨建工作網絡化需要良好的硬件,有些高校因為投入少,缺乏相應的硬件設備,而有的高校購置了相應的硬件,但缺乏相應的管理,不能充分發(fā)揮網絡的作用。軟件建設方面,有的高校沒有很好的開發(fā)電子黨務系統(tǒng),學生黨建工作不能真正進入網絡。因為黨建工作具有較強的政治性與教育性,一些高校黨建欄目內容單一,只能下載學習資料、發(fā)布通知等,缺乏交互性,更缺吸引力。
3.黨建工作隊伍綜合素質不高
隨著高校的擴招,學生人數(shù)猛增,學生黨員數(shù)目也在不斷的增長,而學生黨建工作者增加緩慢,還有的高校黨建工作人員身兼數(shù)職,綜合素質參差不齊。由于是兼任學生黨建工作,常忙于處理其他事物使忽視黨務工作。一些黨建工作者雖然熟悉網絡信息技術,但由于業(yè)務理論水平不高,很難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不能很好的引導學生。還有一些黨建工作者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但是習慣于傳統(tǒng)的工作流程,對網絡了解較少,缺乏接受新事物的思想意識,這些都會影響到學生黨建工作的開展。
4.高校網絡黨建工作制度欠缺
任何工作都離不開制度的約束,高校學生黨建工作要持續(xù)、規(guī)范發(fā)展,就要建立完善的黨建制度,但目前學生黨建工作網絡化缺乏相應的制度約束。在網絡信息化的推動下,一些高校建立了黨建網站,但在建成之后由于缺乏相應的規(guī)章制度,網絡黨建工作疏于管理。同時一些高校雖然制定了校園網絡管理制度,但對網絡黨建管理沒有給出具體的要求,缺乏相應的監(jiān)督機制,不利于學生黨建工作的持續(xù)健康發(fā)展。
三、推進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網絡信息化的建議
網絡技術的發(fā)展給大學生帶來了深刻影響,網絡已成為學生學習、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高校學生黨建工作要搶占網絡這個陣地,防止一些人利用網絡傳遞錯誤的思想。如何利用網絡推動高校學生黨建工作,成為學生黨建工作的重心。
1.加大投入,建設高水平網路黨建平臺
首先加大資金投入。網絡屬于高投入的通信技術,不僅需要硬件和軟件的支持,日常維護管理、網絡設備更新等都需要大量的人力、財力來保障。因此高校領導要重視黨建網絡平臺建設,撥出專門的網絡經費,使黨建網絡切實發(fā)揮作用。同時網絡黨建政治性強,如果發(fā)生網絡安全事故,會給黨建工作帶來巨大損失,因此要加大網絡安全宣傳。其次要突出黨建網站特色。黨建網站要辦出特色,增加貼近大學生的特色欄目,開通在線視聽,使大學生在圖文并茂中接受教育;開設聊天室,給大學生自由言論的空間,提高網站的親和力。
2.創(chuàng)新工作,提高黨建工作網絡化
首先黨建教育內容網絡化。高校黨建網絡特色欄目不僅能收集、上傳大量的黨建知識,還可以發(fā)布黨建學習內容進行及時的交流,把握黨員思想動態(tài)。其次黨建教育形式網絡化。學生黨建工作可以開展網絡主題教育活動,鼓勵學生參與黨建網站建設上來,組織學生進行網上知識競賽等,并進行相應的網下活動如黨史知識圖片展,這樣利用網上網下兩種資源,豐富黨建教育形式。
3.加強培訓,建設高素質黨建隊伍
隨著網絡信息化的發(fā)展,高校黨建工作不僅需要先進的理論知識,還需要掌握先進的網絡知識,因此高校要健全工作機制,加強培訓,促進黨建工作者之間的交流,提高他們的理論與技術水平,建設一支高素質的網上專職黨建工作隊伍。
4.健全機制,確保網絡黨建制度化
高校領導要健全工作機制,成立網絡黨建工作領導小組,根據網絡黨建的指導思想、技術支持、人員配備等,制定一系列有效的黨建運行機制、實施細則,把網絡黨建制度化納入到黨委組織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建立長效的機制,確保網絡黨建工作的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陳愉.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網絡化的探索[J].閩西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1)
[2]劉大允,米銀俊,貝淳.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網絡化探索[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