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電影是當國歷史、文化、社會現(xiàn)狀的一種縮影,由于全球化的發(fā)展和各國之間文化交流的不斷加深,電影已經成為了各國家之間相互聯(lián)系的紐帶,電影變成了人們學習了解其他國家歷史文化與本國的歷史文化的重要途徑之一。可是,將電影翻譯是作為一個新興的翻譯研究領域來研究,顯然是從在近年內才開始出現(xiàn)。本文則是在前人對歸化與異化所研究出的一些策略方法上,對英語電影翻譯中易出現(xiàn)的問題提出一些筆者自身的想法和建議。
關鍵詞:歸化;異化;片名;電影翻譯
[中圖分類號]:H0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3)-13--01
電影作為綜合藝術的結晶,給觀眾帶來藝術美享受的同時,也為觀影者們帶來了思想上的啟迪和擴展。翻譯則是作為以中國跨語言、跨文化的交際活動,負責將一種語言文化承載的意義轉移到另一語言文化中來。而這些轉移必須通過語言來將其實現(xiàn),每種語言都是其獨特文化的一部分和載體,因此,在轉化文本信息時,不僅要注意信息的傳遞,也要注意其蘊含的文化意義的傳遞。
在電影翻譯的研究方面,西方國家(特別是歐洲國家)起步早,理論相對趨于成熟。而反觀中國,不僅電影發(fā)展的歷史還不足百年,而且對于電影翻譯的研究也起步晚,水平低,沒有自己的體系理論。雖然說前人做了許多仔細而艱苦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豐碩成果,也為我們現(xiàn)在以及將來的人的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墒窃陔娪胺g中歸化與異化的手法比較研究等方面還不夠全面。
一、歸化與異化的定義:
在英文的翻譯中最常出現(xiàn)的兩種選擇就是“歸化”與“異化”, 他們一個是接近讀者,一個是接近作者。歸化(domestication)是采用透明、流暢的風格,最大限度地淡化原文的陌生感的翻譯策略。盡可能地使源語文本所反映的世界接近目的語文化讀者的世界,從而達到源語文化與目的語文化之間的“文化對等”。
異化(foreignization)是指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原文的異域性,故意打破目標語言常規(guī)的翻譯。主張在譯文中保留源語文化,豐富目的語文化和目的語的語言表達方式。
二、歸化在英文電影片名翻譯中的運用:
歸化能較準確地傳達原文信息,通俗易懂,能避免多義或歧義。運用歸化翻譯,加之借鑒一些漢語習語和流行語,能更好地消除大眾由于不同文化而帶來的不適感,宣傳效果加倍。
影片Lolita,講述中年男子對少女的摯愛,用異化翻譯為《洛麗塔》,這樣略顯單調,可引用蘇東坡的詩句,歸化的譯為《一枝梨花壓海棠》就顯得貼切又富有詩意。
例如,
Pocahoutas——《風中奇緣》、
Kate and Leopold——《隔世情緣》
Cleopatra——《埃及艷后》、
Madison County bridge——《廊橋遺夢》
這些影片都通常的博得了票房與評價的雙口碑,除開影片本身內涵外,獨具匠心的片名翻譯不得不說功勞巨大。
三、異化在英文電影片名翻譯中的運用:
異化的翻譯能提高觀眾對于對外語國家歷史背景、社會習俗的認識,能夠更好地促進文化上的溝通與合作。在此基礎上,對于觀眾有一定要求,目標語觀眾需對源語言國家的文化有一定的認識。
影片Sleepless in Seattle異化的譯為《西雅圖不眠夜》,不僅保留著原片的形式,語言生動,較之歸化譯為的《緣分的天空》更顯原汁原味,異國情調濃郁。
例如:
Original Sin——《原罪》
Dances With The Wolves——《與狼共舞》
以上這些譯名不僅保留著原名的精髓,而且在意義方面也達到了近似原名的效果,都是異化法譯名的佳作。
四、歸化法和異化法在電影名翻譯中的結合運用
從以上舉的例子可以看出,不論是歸化還是異化都有其自身的優(yōu)缺點。歸化能使觀眾更好的產生共鳴,卻不能完整的傳達源語言文化的信息。異化能最大限度地保留住原文的精髓和內涵,卻容易因觀眾的理解困難,難以吸引到觀眾,失去其應有的商業(yè)價值。這兩種方法相輔相成。在翻譯中將兩者相結合會取得更好的效果。
Forrest Gump被譯為《阿甘正傳》,這翻譯反映出電影的具體內容和原本風格,符合漢語里對平凡人事跡的表達方式,把歸化和異化結合適當?shù)剡\用到片名的翻譯中,不僅能吸引到觀眾,也能更好的傳遞影片信息、源語言國家的文化。使之成為了一部中國觀眾所喜愛并能夠接受的英文經典影視作品。
歸化是要片名翻譯向觀眾靠攏;而異化是要求觀眾向片名翻譯的他國文化靠攏。歸化與異化雖是兩種不同的翻譯策略,但是他們是辯證統(tǒng)一的關系。過分歸化會導致“文化錯位”、“文化誤導”的形成;過分的異化,則會使譯文過于生澀難懂,成為一種令人難受的“洋腔洋調”。這樣都會給片名的翻譯帶來損害,破壞影片的整體觀感。因此在實踐中,我們更應該注意兩者之間的平衡,不排除任何一種的翻譯方法,同時也因根據(jù)不同情況不同要求靈活轉化翻譯策略,或是將兩者綜合起來,取其長避之短,克服兩中翻譯方法中的缺陷,發(fā)揚兩種翻譯方法的各自獨特的優(yōu)勢。使得英語電影片名翻譯為整部電影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讓目標語的觀眾更加容易接受,是影片的商業(yè)效果,教育效果,交流文化的效果得到最大化的發(fā)揮,實現(xiàn)口碑與票房的雙豐收。
參考文獻:
[1]Baker, Mona (ed.).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2] Christiane.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27- 29.
[3] Dollerup Cay. On subtitles in television programmes [J]. Babel,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