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過具體實例,介紹了復雜地質條件下,樁端持力層層面起伏較大, CFG樁復合地基處理設計及施工的要點。
【關鍵詞】復雜地質條件;地層;CFG樁;設計施工;樁端持力層;承載力
1、工程概況
綠城·百合公寓三期(南區(qū)),位于烏魯木齊市河南東路。高層住宅10棟,為地上18層,地下2層,框剪結構,筏板基礎,基礎埋深12.2m。天然地基承載力無法滿足設計要求,須進行地基處理,本著快捷又經濟的原則,擬采用CFG樁復合地基處理方法,處理后地基工程特性指標:fspk=400kPa E0=25MPa。
2、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條件
基底以下的地層為:○1粉土:厚度0~20m,黃褐色,稍濕~濕,稍密~中密,fak=180kPa,Es=10MPa?!?角礫:厚度0~10.6m,黃褐色,濕,中密~密實,fak=300kPa,E0=30MPa?!?基巖:層頂高程為742.28~760.08m,基巖面起伏較大,為西高東低,最大高差約17.8m,以泥巖為主,局部為砂巖。上部約1.0m為強風化基巖,風化呈碎粒狀~碎塊狀fak=300kPa,E0=30MPa。
地下水靜止水位在設計基底標高下11~13m(754~756m),含水層主要為角礫層。
3、CFG樁復合地基處理設計
3.1 設計參數(shù)
(1) CFG樁采用正方形布置,布樁范圍為基礎范圍內,樁徑600mm,樁間距1800mm,有效樁長5~22m,樁端持力層為角礫或基巖,實際樁長可根據(jù)持力層埋深的不同進行相應調整。
(2) CFG樁樁身采用C25混凝土,混凝土坍落度180~220mm,充盈系數(shù)1.1~1.3;混凝土中的水泥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
(3) 褥墊層厚度0.4m,滿堂鋪設,褥墊層采用天然級配碎石土,不含植物殘體、垃圾等雜質,最大粒徑不大于50mm。
3.2 設計要點
擬建10棟高層呈2行5列排布,由西到東分別為第一列1#、10#樓,第二列2#、9#樓,第三列3#、8#樓,第四列4#、7#樓,第五列5#、6#樓。
場地西邊緣部分基底以下粉土厚度較小,基巖埋深較淺,局部在基底標高處可見基巖出露;場地東大部分基底以下粉土厚度大,角礫層或基巖埋深較大。
1#、10#樓位于基底標高部分基巖出露地段,故1#樓西半部分○1軸~○22軸采用天然地基+褥墊層處理,東半部分○22軸~○33軸采用CFG樁復合地基,樁長均為5m。10#樓西半部分○1軸~○18軸采用天然地基+褥墊層處理,東半部分○18軸~○33軸采用CFG樁復合地基,樁長為6~11m。
2#~9#樓均采用CFG樁復合地基,2#樓樁長11~12.5m;3#樓樁長12.5~13m,4#樓樁長11~12m,5#樓樁長13.5~22m,6#樓樁長15~16.5m,7#樓樁長13.5~14.5m,8#樓14~15.5m,9#樓9~16m。
因地質條件復雜,地層起伏較大,根據(jù)樁端持力層的變化,CFG樁的樁長差異也比較大。故樁長設計必須與巖土工程勘察剖面圖緊密結合,將建筑范圍內的4~6條剖面圖組合,并將樁端持力層頂面線連接成面,由此可更加清晰的反應出該持力層頂面與基礎底面的關系,能夠更加準確的確定CFG樁長度。
褥墊層厚度的確定:褥墊層厚度偏小,樁對基礎將產生顯著的應力集中,需考慮樁對基礎的沖切,將導致基礎加厚。如果基礎承受水平荷載作用,可能造成樁發(fā)生斷裂,且樁間土承載能力不能充分發(fā)揮。褥墊層厚度偏大,樁對基礎產生的應力集中小,可不考慮樁對基礎的沖切作用,基礎受水平荷載的作用,不會發(fā)生樁的折斷,能夠充分發(fā)揮樁間土的承載能力。若褥墊厚度過大,還會導致樁、土應力比等于或接近1。此時樁承擔的荷載太少,實際樁的設置已失去了意義,而且建筑物的變形也大。
考慮到技術上可靠、經濟上合理,褥墊層厚度取0.4m。
因1#、10#樓為半天然地基半CFG樁復合地基,故采用天然地基地段,基底以下設0.4m褥墊層,減小單棟建筑兩種地基的差異沉降。
而2#~9#樓CFG樁樁長差異較大,單樁承擔荷載的能力也相應具有較大差異,故褥墊層厚度取較大值,可稍微減弱樁承載能力的發(fā)揮,增加樁間土承載力的發(fā)揮??蓽p小整片場地不均勻沉降,故褥墊層厚度也取0.4m。
4、施工要點
4.1旋挖成孔灌注成樁施工要點:
(1) CFG樁施工工藝采用旋挖成孔水下灌注混凝土工藝。樁端進入角礫層或基巖層不小于1.0m。因樁端持力層起伏大,高差大,在CFG樁旋挖成孔施工時,如樁端未進入持力層或進入持力層的長度不滿足設計要求,則根據(jù)現(xiàn)場實際情況進行樁長調整,繼續(xù)加大樁長度,直到樁端進入持力層角礫或基巖層1.0m。
(2) 混凝土的坍落度宜為180~220mm。施工中應嚴格控制成樁質量,垂直度偏差≯1.0%;樁位偏差≯150mm。
(3) 下部土體因含水量較大,為避免發(fā)生串孔現(xiàn)象,須采用隔樁、隔排跳打,跳打要求及時清除成樁時排出的棄土,避免影響施工進度。
4.2 清土、剔樁頭防斷樁和防擾動樁間土措施
(1) 打樁棄土和預留保護土層可采用人工清除、或機械人工聯(lián)合清除方案。全部樁施工完后,挖掘機進入現(xiàn)場與人工聯(lián)合清除棄土:清運時不可對設計樁頂標高以下的樁體產生損害,不可擾動樁間土,不可破壞工作面的未施工的樁位。
(2) 成樁樁體硬化后,由人工將預留300mm樁頭剔除,用水準儀嚴格控制剔除后的樁頂標高。
(3) 清土、剔樁頭后禁止對樁間土產生擾動的施工設備(如輪胎式運土車等)在施工場地內通行,防止產生“橡皮土”。
4.3褥墊層的鋪設
(1) 褥墊層鋪設采用靜力壓實法,當基礎底面下樁間土含水量較小時,也可采用動力夯實法,夯填度不大于0.9。
(2) 電梯井、集水坑褥墊層鋪設,坑底面褥墊層的鋪設與基地大面積的褥墊層鋪設方法相同。坑頂面周邊褥墊層鋪設可采用低標號砂漿砌筑支擋后再鋪設褥墊層??有泵嫒靿|層鋪設時,可將斜面改為臺階形,臺階邊緣仍采用低標號砂漿砌筑支擋,臺階上褥墊層的鋪設同基坑褥墊層鋪設。
5、工程檢測
根據(jù)《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guī)范》的要求,CFG樁復合地基竣工驗收時,單體建筑物承載力檢驗可采用3根單樁載荷試驗、3點位樁間土載荷試驗檢測,共設置6根工程樁為錨樁。均勻抽取CFG樁總樁數(shù)10%的樁進行低應變動力測試,檢測樁身完整性。
靜載荷試驗數(shù)據(jù)及樁身完整性檢測數(shù)據(jù)顯示,復合地基承載力、樁身質量及綜合強度均滿足設計要求。
6、結語
本工程設計、施工和檢測成果表明,CFG樁復合地基處理在復雜地質條件下,設計須依據(jù)準確的巖土工程勘察報告成果,兩者緊密結合,確定設計參數(shù)?,F(xiàn)場施工時,可根據(jù)現(xiàn)場實際變化情況進行設計調整,在施工工藝上采用旋挖鉆機成孔泵送素砼,施工便于操作,質量便于控制。保證CFG樁的質量,合理的褥墊層厚度,使樁與樁間土強度均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減小了半天然地基半CFG樁復合地基的沉降差異,檢測結果反應該復合地基處理效果較好。
參考文獻:
[1]行業(yè)標準《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guī)范》(JGJ 79-2002) 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
[2]行業(yè)標準《建筑樁基技術規(guī)范》(JGJ 94-2008) 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
[3]閆明禮,張東剛.CFG樁復合地基技術及工程實踐.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