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國民經濟發(fā)展有所保障的重要設施之一就是公路工程,它和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有著一定的聯(lián)系。本文對公路工程施工技術管理進行了詳細的分析,為保證我國公路施工單位健康良好發(fā)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公路工程;施工技術;管理
伴隨著不斷進步的社會和發(fā)展的科技,不斷加快的現代化步伐,促使我國公路施工建設規(guī)模不斷擴大。公路的工程項目是較為獨特的,它占地面積廣,而且還有跨度比較大的地域。
公路施工技術管理:企業(yè)所有的技術組織管理工作的總稱就是技術管理。公路技術管理,根據合同條款和技術規(guī)范,通過一定的組織系統(tǒng),把規(guī)定的程序作為參照,將各種有效和必要的方法進行運用,促使工程可以滿足質量標準的要求,針對設計的要求也會滿足,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實現設計目標,同時還可以進行管理活動。它所進行的管理活動,大都相關于技術保障、技術數據、技術文件,一般情況下,編制方案、施工過程中日常技術管理、工程測量管理、工程試驗管理、工程變更管理、工程技術檔案管理等工作都是包含在其中的內容。施工技術管理,企業(yè)的經濟效益、企業(yè)信譽乃至企業(yè)存亡的問題,都是由它在一定程度上進行決定的,所以,針對技術管理工作一定要進行重視,但是想要把技術管理工作做好,就應該對科學尊重,施工的時候也要按照科學的要求來進行;應該將技術管理工作結合經濟效益,在對質量有保障的情況下,對于經濟效益也要有一定的保障;應該將國家的技術發(fā)展政策貫徹落實,讓它可以在公路施工中發(fā)揮最大作用。
一、公路施工技術管理基本原則
現行公路施工技術管理過程中應嚴格遵循三大原則,首先是經濟節(jié)約原則。公路施工工程耗資巨大,工期較長,因此,相關部門應在保障公路施工質量的前提下,立足于多方利益基礎之上,盡可能的降低施工成本;其次是密切科學技術原則。技術的創(chuàng)新是加強公路施工技術管理的最有效有段,公路施工單位在實現技術創(chuàng)新應致力于傳統(tǒng)技術之上,其創(chuàng)新后的技術需經多次實驗之后,才能夠正式投入使用;最后是貫徹國家經濟政策原則。國家經濟政策是為推進國家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量身訂做的,其各項規(guī)章制度均是依據科學技術發(fā)展規(guī)律實施,所以,公路施工技術管理只有全面貫徹國家經濟政策原則,才能夠確保其管理的科學性、準確性、針對性以及可持續(xù)性。
二、準備階段技術管理
準備階段技術管理是公路施工技術管理的基礎。該階段主要包括四個環(huán)節(jié):建立各級技術負責制、建立施工技術管理的管理制度、建立標準化技術管理體系以及建立技術檔案。
1、建立各級技術負責制
就公路施工技術管理而言,其管理人員包括總工程師、主任工程師、專職工程師、技術負責人以及各級管理人員。因此,公路施工單位應進一步明確各部門和各人員的職責,由總工程師統(tǒng)一領導和管理,確保各級人員各司其職,履行好自身職責。
2、建立施工技術管理的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圖紙會計及設計變更技術核定制度。公路施工單位為了保障圖紙的正確性,對其圖紙進行圖紙會審和技術核定,其圖紙會審和技術核定應著眼于主結構、主部位,施工技術裝備、設計選用材料以及路、橋、涵等,通過及時發(fā)現圖紙會審和技術核定中存在的缺陷,對其進行糾正,確保圖紙的合法性、整體性以及正確性。
(2)建立施工日記制度。公路施工單位為了準確把握整個施工活動過程和現場情況變化狀況,建立施工日記制度。施工日記制度內容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日期、氣候;二是工程部位、施工組隊;三是施工活動相關問題記錄,施工進度、施工事故、施工設備更換狀況等。
(3)建立技術交底制度。公路施工單位為保障工程施工的計劃性、組織性建立技術交底制度,健全的技術交底制度包括六個方面:工藝交底,材料交底,圖紙交底,措施交底,樣板或實際樣品交底,規(guī)范、標準交底。
3、建立標準化技術管理體系
標準化技術管理體系是公路工程施工準備階段技術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常情況下,其被劃分為三個等級,即國家標準、部級標準以及企業(yè)標準,公路工程施工單位在健全標準化技術管理體系時不僅需要強化施工人員從業(yè)素質,而且還需要加強技術監(jiān)督和考核,不斷調整技術標準和規(guī)程。
4、建立技術檔案
技術方案與其他檔案具有較大的差異,現行公路施工單位技術檔案僅僅針對于有價值的技術,即將有價值的技術手段記錄保存下來,供以后使用。
三、施工階段技術管理
施工階段技術管理是公路施工技術管理的核心內容。該階段技術管理直接關系到公路施工技術管理的高效性,加強施工階段技術管理應著力于以下六個方面:一是圖紙會審,切實嚴格按照圖紙計劃施工;二是優(yōu)化方案,在確保公路施工質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上降低成本;三是貫徹規(guī)程,嚴格依據相關規(guī)程制度進行施工,確保施工質量和施工安全;四是嚴格檢查制度,全面挖掘施工階段技術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避免造成巨大的損失;五是詳細記錄,對施工階段技術管理各個細節(jié),進度等做出記錄;六是資料收集整理,對有價值的資料進行保存,對無價值的資料進行剔除,以便日后使用。
四、竣工階段技術管理
竣工階段技術管理是公路施工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該階段主要包括四個部分:第一,實驗檢查。由專業(yè)組織團隊對公路進行通車檢查,挖掘其不足之處;第二,預驗收,填寫竣工報告;第三,總結。對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施工高效手段進行總結分析;第四,交工。由公路施工單位與相關部門簽署交工合同。
五、加強過程質量的控制
1、設計質量的控制,重大的設計變更應嚴格按報批手續(xù), 按規(guī)定程序辦非重大設計變更可以由設計單位授權監(jiān)理工程師審批,也可以由設計、施工、監(jiān)理三方現場會審處理。對設計中不詳、漏誤及容易引起誤解的問題,施工單位直接提出或通過監(jiān)理工程師上報建設單位或設計單位以書面解釋或補充規(guī)定。
2、施工質量的控制,抓好各施工階段, 以防患于未然為了提高工程質量,施工單位的各施工階段要通過定期檢查,突出的問題進行現場檢查、評比和交流,對存在的問題,施工要點、注意事項等,施工內部質監(jiān)部門以書面形式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并且要堅持質量第一,對影響質量的要害問題或普遍性問題盡快提出解決方案。對那些雖未發(fā)生但根據質量情報信息預測可能發(fā)生的問題要及時采取預防控制措施,避免事故發(fā)生。
3、提高對檢驗判斷準確性,明確質量檢驗標準、內容和手段技術規(guī)范、操作規(guī)程和質量檢驗評定標準為檢驗標準。即達到規(guī)范化、規(guī)程化、標準化、管理制度化。主要對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結構整體和部件進行物理、力學性能進行檢驗,盡可能在施工過程中地消滅質量事故,這樣使工程質量更加符合規(guī)定的標準。通過儀具測試試驗作為檢驗手段,把數據結果反映出來。對技術標準高、工藝較復雜的項目,檢驗準另有設計規(guī)定的要求,并經質量檢測人員檢查后方可簽認。形成檢驗的組織,質量檢驗應該把堅持專職檢驗和群眾相結合、做到日常檢驗和重點抽檢相結合、定期和不定期的自檢、互檢和全面檢查相結合。
綜上所述,公路工程質量管理,應當要從設計、招投標、施工、監(jiān)理過程中提前采取措施,要采取相對應的組織措施,為加強公路工程質量管理,確保質量,必須加強基礎工作、施工質量控制和檢驗把關。逐步加強完善質量管理工作,就會使質量的滿意程度將不斷提高,工程質量不斷邁上新臺階。
參考文獻:
[1]盛玉豐. 建筑工程企業(yè)成本控制問題及方法[J]. 現代商業(yè), 2011,(29)
[2]黃麗婭, 李彥磊. 公路工程施工項目成本控制方法探討[J]. 科技致富向導, 2011,(30)
[3]史成弘. 淺議公路施工過程中的安全管理[J]. 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 2009,(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