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構建心理地圖是新課改的重要理念,也是考試的必然要求。本文通過三個階段來闡述如何進行學生的心理地圖的構建,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思維和地理素養(yǎng)。
【關鍵詞】新課改;心理地圖;構建
所謂“心理地圖”就是包含各種地理信息的地圖在人腦中形成的表象,也可以稱之為“腦圖”。當學生身邊沒有地圖時他能憑借自己頭腦中的心理地圖進行思維,去分析和解決各類地理問題,總結并記憶地理規(guī)律,預測未來,這不僅是一種重要的生存能力,也是新課改的重要理念。地理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地理學不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和空間結構,而且闡明地理事物的空間差異和空間聯(lián)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間運動,空間變化規(guī)律?!毙睦淼貓D越豐富,地理思維能力越活躍,綜合分析能力也越強。
有些同學學習地理總是找不到好的方法,久而久之,學起地理來就會出現(xiàn)費時多、效率低、圖文分家、地物搬家和死記硬背的結果,地理成績可想而知。作為一名地理教師,要想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有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思維、地理素質和地理技能,教會學生構建心理地圖。使學生獲得知識的同時,智力、觀察力、記憶力得到良好發(fā)展。心理地圖的形成是積累的過程,所以從學習區(qū)域地理時才開始構建恐怕就為時已晚了,構建心理地圖的培養(yǎng)必須從學生的第一節(jié)地理課開始,高中階段的地理課程的起步就是《地球運動》這一章節(jié),這就是構建學生心理地圖的開始,那么,心理地圖的構建過程是怎么樣的呢?我想應該通過以下幾個階段的訓練:
一、構建心理底圖
每個學生的地理知識都不是空白的,通過初中階段的學習,都會積累一些地理基礎知識,所謂的“地理底圖”就是反映這些基本地理事物,地理規(guī)律的分布圖,例如經緯網圖、地形圖和行政圖。在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運動》這節(jié)就已經涉及到經緯網圖了,而且還算是動態(tài)的心理地圖的接觸。這節(jié)課是至關重要的一節(jié)課,因為“一個良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開始”,它是決定學生對地理產生興趣的關鍵。這樣的構建對學生的空間想象力有一定要求,雖有一定難度,但我們可以借助多媒體資料和教具的演示,把書上的二維圖像轉化為三維圖像,使學生更直觀形象的在腦子里形成地球運動的動態(tài)形象。而地形圖和政區(qū)圖則要通過“讀圖——繪圖——填圖”三個步驟來完成,必須反復讀圖、畫圖和用圖,達到量的積累,從而完成質的飛躍。
二、構建心理地圖
在頭腦中形成牢固的心理底圖之后,將陸續(xù)學到的地理知識對應在相應的地理位置,就形成了新的地理地圖。例如:氣候類型圖、農業(yè)地域類型圖、工業(yè)分布圖、旅游資源圖等。在農業(yè)地域類型中,《混合農業(yè)》一節(jié)是以澳大利亞的小麥—牧羊帶為典例來探究的,構建澳大利亞的混合農業(yè)區(qū)的區(qū)位圖就是一個構建心理地圖的過程,只需要把澳大利亞的氣溫、降水分布圖、地形圖和人口密度分布圖進行疊加,當學生構建了心理地圖后就可以知道澳大利亞的混合農業(yè)區(qū)位圖,更能輕松分析出為什么混合農業(yè)分布在澳大利亞的東南和西南部,這節(jié)課的難點:“澳大利亞混合農業(yè)的區(qū)位因素”也就不攻自破了。這樣以來,學生利用地理規(guī)律的空間分布就牢固且輕松掌握新的知識,無需花精力死記硬背,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針對訓練
區(qū)域地理圖已經成為高考的“第一語言”,且每次圖形出現(xiàn)的形式和角度都不相同,可謂“變化莫測”。所以,運用心理地圖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才是重點。進行圖文轉換時提高讀圖析圖能力的重要手段。
1.以文釋圖
即:讀圖分析,在現(xiàn)有的知識水平條件下,觀察地圖,仔細閱讀,分析之后進行歸納總結,得出正確結論,這個過程就是能力的提升過程。
2.以圖釋文
即:將課本文字轉化為圖像,以直觀的地圖信息表達教材中抽象的地理規(guī)律,必須在深刻理解課本知識的基礎上才能將文字轉化為地圖信息,這有利于培養(yǎng)由抽象思維向形象思維轉化的能力,這種形式在考試中也經常出現(xiàn),被稱為“無圖考圖”,即只給出文字材料,并無區(qū)域圖。
3.以圖釋圖
以一個新構建的心理地圖對所給地圖進行轉化,使問題更加明朗化,此時,學生的心理地圖的構建就非常成熟了。
在新課改的課堂上,學生才是主體,讓學生上臺進行展示,從宏觀和微觀角度向大家分別介紹國家的區(qū)位和國家的自然和人文情況,也是心理地圖構建的過程。總之,高中生心理地圖構建的培養(yǎng)是一個長期的潛移默化的教學過程,這需要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滲透式教學。當學生一旦構建起心理地圖,他的空間感和思維能力將得到極大發(fā)展,這是通向地理科學之路的學習捷徑。
【參考文獻】
[1]構建心理地圖,增強學生空間概念.曹吉忠
[2]構建學生心理地圖的方法探討.天賦地理教育資源網,2007.NO.12
[3]地理教學要注意學生圖文轉化能力的培養(yǎng).2011.11.30
(作者單位:甘肅省漳縣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