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網頁制作技術》是高職院校開設的一門計算機專業(yè)基礎課,集知識和技能為一體,有很強的操作性和實踐性,如何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從更新教學內容、“任務”驅動引領教學、建立學生自學習平臺網站、建立科學的考核制度四個方面,對如何提高網頁制作課程的教學質量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網頁制作 任務驅動 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9(b)-0151-02
網頁制作課程是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yè)的一門專業(yè)基礎課,這門課程集知識和技能于一體,有較強的操作性和綜合實踐性,需要有一定的前導課程知識基礎,并為后續(xù)的《Web程序設計》課程打下基礎,是一門承前啟后的課程,因此,該課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為了讓學生真正學習到實用的網頁制作技能,為今后從事相關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就如何提高網頁制作課程的教學質量進行了探討。
1 更新教學內容
隨著時代發(fā)展,網頁制作方面的技術、標準也在不斷的涌現(xiàn)。為了適應發(fā)展的速度,各高職院校也在不斷更新教學內容。但大多數(shù)高職院校都只是對制作網頁的軟件版本進行了升級,比如,從最初的Dream weaver,F(xiàn)ireworks,F(xiàn)lash軟件,到后來不斷升級的Dreamweaver cs4,F(xiàn)ireworks cs4,F(xiàn)lash cs4軟件,內容卻沒有發(fā)生多大變化,在網頁制作方面還是HTML標記、表格布局、JavaScript特效等,可以說是換湯不換藥。隨著網頁制作技術的不斷發(fā)展,Web2.0標準的到來,現(xiàn)在主流網站大都采用DIV+CSS的布局方式,其優(yōu)點在于:(1)內容和表現(xiàn)形式相分離,網頁前臺只需要顯示內容,形式上的美工交給CSS來處理。生成的HTML文件代碼精簡,更小打開更快。(2)改版網站更簡單容易,不用重新設計排版網頁,甚至于不用動原網站的任何HTML和程序頁面,只需要改動CSS文件就完成了所有改版。對于門戶網站來說改版就像換件衣服一樣簡單容易。(3)搜索引擎更友好,排名更容易靠前。因此,教學內容需要適應時代的變化,進行更新,將CSS、DIV+CSS布局等添加進來,并且,在版本上也要不斷更新,從XHTML1.0,CSS2.0到HTML5,CSS3.0。
2 “任務”驅動引領教學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一種建立在構建主義學習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法,在教學的整個過程中,以任務為線索,把教學知識點進行細分,巧妙地隱含到每個具體的子任務中,這樣,摒棄了過去枯燥的講解知識點的方式,使學生極大的提高了學習熱情。在完成任務的同時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引導他們去發(fā)現(xiàn),去思考,去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最終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傳統(tǒng)教法中,大多按“提出概念—— 解釋概念—— 舉例說明”的順序進行教學,而任務驅動教學法,則采用“任務展示—— 示范講解—— 邊學邊做—— 評價延伸”的順序進行。由此產生兩個轉變:一是由教師講授為主轉變?yōu)閷W生自學為主;二是由內容講授為主轉變?yōu)樯蠙C實踐操作為主。
以網頁制作課程為例,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具體做法如下:(1)創(chuàng)設情景。本課程在機房授課,在學習該課程的第一堂課上,通過和學生共同瀏覽一個個精美的網頁,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求知欲。(2)提出任務。以建立一個真實的商業(yè)網站為任務,并將該任務細分為各個子任務,比如網站策劃、網站設計、網站制作(包括布局、內容的添加、樣式的設計等)、網站測試、網站發(fā)布等,再將子任務細分成更細的任務,直到每堂課上都有一個能完成的任務,將所有知識點隱含到每個子任務中。以任務為驅動,使學生逐步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習到本課程的知識。(3)講解示范。每堂課的任務提出后,先讓學生思考自學,然后教師進行現(xiàn)場演示,演示過程中突出重難點,邊演示邊講解原理。(4)自主學習。教師演示完后,學生會有種急于嘗試的欲望,教師可以因勢利導,指導學生進行實踐操作。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教師應在課堂上巡回指導,解答疑問。并在課堂上給每個學生的任務完成情況打分,作為平時成績的一部分。(5)鞏固練習。課堂上將知識點,操作技能進行歸納總結。課后通過學生自學習平臺,讓學生鞏固所學知識。(6)評價展示。每次課程結束后,布置課后作業(yè),在下一次上課時抽調幾名學生上臺展示作品,由學生進行評價,教師進行綜合點評。也可以將優(yōu)秀作業(yè)發(fā)布到學生自學習平臺上,讓同學們欣賞評價。評價展示中要以正面引導為主,多肯定和鼓勵,對錯誤之處,也應循循善誘,肯定成績,指導解決問題。
3 建立學生自學習平臺網站
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的網頁制作課程采用的教學形式是課堂講授和學生上機練習相結合,但是通過筆者多年的教學實踐發(fā)現(xiàn),學生課堂上能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yè),因為當時記得教師的操作步驟,但一段時間后再做同樣的內容,就很多不記得該怎么做了。這說明網頁制作是操作性很強的課程,需要反復練習才能牢記并理解。但學生在課下卻很難針對教材文字描述進行上機練習,所以開發(fā)一個學生自學習平臺網站很有必要,讓學生在課后復習時觀看每個任務的操作演示,熟悉操作步驟,聲像結合,更加直觀。在自學習平臺上還可以下載動態(tài)演示所用的素材,學生觀看演示后可以重復練習,以便更好的掌握知識點。筆者利用學校內網提供的免費空間,發(fā)布了一個網頁制作自學習平臺網站,有在線學習、在線做題、作業(yè)發(fā)布、優(yōu)秀作品展覽、素材資源庫、討論交流,在線點評和打分等版塊。我將每堂課上的操作演示用軟件記錄下來,發(fā)布到在線學習版塊,學生課后可以反復觀看操作演示,熟悉操作步驟。其中用到的素材也發(fā)布到素材資源庫,供學生下載。學生做的比較好的課后作業(yè)發(fā)布到優(yōu)秀作品展覽中。這樣,極大的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熱情,也鞏固了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今后,筆者還計劃在這個平臺上增加交互功能,學生也可以上傳素材、網站作品等功能,實現(xiàn)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從課堂到課后的互動。
4 建立科學的考核制度
改變過去教師一人評價的一言堂制度,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綜合評價模式,包括自我評價、成果呈現(xiàn)、學生互評、師生互評等多種形式。考核分為平時成績、期末考試成績、實訓成績三部分。其中,平時成績占總成績的30%,主要考察學生出勤、學習態(tài)度、平時作業(yè)等情況,由教師評價;期末考試成績占總成績的40%,采用機考的方式,在特定的時間和地點,給定學生某一主題,并提供素材,進行網頁制作。主要考察學生對所學知識點的掌握和靈活運用的能力,由教師評價;實訓成績占總成績的30%,給學生一個星期的時間,進行自由選題,策劃設計,尋找素材、網站制作、網站發(fā)布。主要考察學生對相對復雜網站的策劃、設計和制作的能力。由學生自我評價、學生互評、教師評價等形式組成。具體做法如下:學生把作品上傳到學校內網的免費空間中(這種做法的優(yōu)點是通過網站發(fā)布發(fā)現(xiàn)存在的問題,如網頁的布局是否合理,是否能很好的兼容各版本的瀏覽器,網站的瀏覽速度如何等),學生和教師一起對每個學生的網站進行在線評估,并按表1標準進行在線打分。取平均分為該生的實訓成績。本門課程的總評分=平時成績×30%+期末考試成績×40%+實訓成績×30%。
5 結語
網頁制作課程的教學涉及到諸多因素,我們需要不斷地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更新教學內容,改進評價機制,以便更好的提高教學質量,真正把學生培養(yǎng)成滿足社會需要的應用型技能人才。
參考文獻
[1] 劉繼華.淺析任務驅動教學法在網頁設計教學中的應用[J].呂梁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8(6).
[2] 盧亮.淺析如何提高網頁設計課程的教學質量[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3(10):219.
[3] 劉志中.高職計算機類專業(yè)實訓教學質量管理研究[J].現(xiàn)代閱讀,2012(5).
[4] 吳建梅.“任務驅動”教學法在高職《網頁設計》課程的應用[J].科技廣場,2007(8):210-211.
[5] 洪穎.網頁設計課程教學中若干問題的思考和探索[J].信息與電腦,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