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案例教學是一種卓有成效的素質教育方法,目前已成為國內各院校教改的熱點。本文首先對案例教學的基本理論和教學特點進行了分析,然后以“裝備保障工程學”課程教學為例,對研討式案例教學法當中的教學案例優(yōu)選、授課教師素質、成績評定方法等重要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
關鍵詞:案例教學 研討式 教學法 裝備保障工程學 素質教育
中圖分類號:TP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9(b)-0136-03
20世紀80年代,案例教學法引入我國,現(xiàn)已廣泛應用于不同學科的教育活動中[1~3]。實踐證明,案例教學對提高教學實效、實現(xiàn)素質教育具有重要價值,目前已成為院校教改的熱點。
本文以“裝備保障工程學”課程教學為例,對研討式案例教學法的實施過程的若干重要問題進行總結、分析與研究,與同行分享并探討。
1 案例教學法的基本特點
目前國內對案例教學法的定義很多[2~4]。例如,“圍繞教學目標,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對呈現(xiàn)的典型案例進行討論分析、歸納總結,從而培養(yǎng)其思維能力的一種新型教學方法、為了既定的教學目標,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對選定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進行有針對性的分析、審理和討論后,做出自己的判斷和評價的教學方法”??傊?,案例教學法是一種具有啟發(fā)性、實踐性,能開發(fā)學生思維能力,提高學生判斷能力、決策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新型教學方法,它以案例為教材,讓學生通過閱讀、分析、思考、小組討論和爭辯,從而提高分析和處理問題能力的教學過程。
與傳統(tǒng)教授法相比較,案例教學法不僅強調教師的“教”(引導),更強調學生的“學”(研討),教師根據(jù)一定的教學目標,以案例為基本教學材料,將學生引入到教育實踐情境中,通過師生間互動、平等對話和討論,提高學生面對復雜教育情境的分析能力、決策能力和行動能力。
根據(jù)上述概念界定,案例教學法呈現(xiàn)如下特點。
1.1 教學目的—— 體現(xiàn)以學生為學習主體
在研討式案例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一切教學活動與教學過程都緊緊圍繞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自主學習來進行,以發(fā)展學生的交流合作能力,促使學生形成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平等研討的品質。授課教師在這個教學過程中起到研討方向引導的作用,甚至案例的選擇都可以完全由學生自主思考、自主檢索來完成,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1.2 教學內容—— 體現(xiàn)學習能力和素質的培養(yǎng)
研討式案例教學中案例教學不再強調抽象冰冷的基礎理論和知識點,而是采用形象、生動的形式,將那些從身邊的、鮮活的工程實踐中提取出來的案例引入課堂,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思考和分析問題,從中獲得各種技能和分析解決問題的具體體驗?;A理論可以根據(jù)需要適當鋪墊,重點在于引導學生在工程實踐中靈活運用這些基礎理論、分析解決工程問題。
1.3 教學方式—— 突出自主學習和交互式研討
在案例教學法中,教師將選取、分析案例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靈活運用所掌握的課程基礎知識去分析工程問題,學生分組研討、師生共同研討,平等對話共同協(xié)商,強調合作學習,將個人學習融入集體學習中,學會相互交流、獲取和奉獻,通過彼此爭辯、討論、交流,共同解決問題。教師與學生之間是一種“教學相長、師生互補”的關系,這種重視雙向交流互動的學習使學生構建的知識更加豐富、印象更加深刻。
1.4 教學評價—— 鼓勵學生的發(fā)散式創(chuàng)新思維
案例教學改變傳統(tǒng)的以死記硬背、卷面分數(shù)為主要評價依據(jù)的終結性評價方式,采取評價目標多維、評價方法多樣和評價主體多元等方式。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鼓勵學員獨立思考,發(fā)散式、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應當特別得到鼓勵,在成績評定中應當充分體現(xiàn),要求學生不僅僅掌握、記得基礎理論和知識點,更為重要的是靈活、自主、創(chuàng)造性地分析、解決工程問題的能力和思路。
2 研討式案例教學中案例優(yōu)選原則與實施要點
案例是案例教學的核心。案例教學法實施過程中,案例選擇是教學成功的關鍵[3~5],它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是理論作用于實踐的載體。如果案例選擇得不恰當,就會削弱學生學習的系統(tǒng)性和主動性,限制學生的思維活動,達不到案例教學的目的和效果。
為高效開展案例教學,案例優(yōu)選應當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2.1 案例要結合我國軍、民用裝備的工程實際
案例是聯(lián)系課程理論講授和工程案例實踐的橋梁和紐帶,所以案例教學中運用的案例應與課堂教學的基礎理論和知識點密切相關、直接相關。由于“裝備保障工程”領域國內的系統(tǒng)性工程實踐不夠、教材編寫者本身缺乏該領域一線的工程實踐經(jīng)驗,目前我國該領域很多教材以翻譯為主,已出版的案例書籍中所選用的案例有不少來源于西方國家早期的案例,也有的是直接引進原版教材上的案例翻譯過來,結合緊密我國國情和裝備保障工程實際的、非常恰當?shù)陌咐€不夠豐富,所以在課堂上開展案例教學選擇這些案例很難把案例所反映的工程問題與我國相應的國情軍情和學科理論聯(lián)系起來,這給研討式案例教學的高效實施帶來了很大的困難。為此,需要結合我國裝備保障工程的實際工程案例和科研案例,系統(tǒng)梳理、有效總結裝備保障工程領域針對性強的教學案例。
2.2 案例要緊密貼合學生知識基礎和工程能力
案例選擇要盡量貼近學生生活的案例,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身臨其境的仿真感,縮短學校理論教育與社會工程實踐之間的距離感。例如,“裝備保障工程學”課程授課對象是機電工程與自動化專業(yè)本科生,具有一定的武器裝備機械原理、電子技術、自動控制原理等基礎,接觸過一些武器裝備和民用設備,因此,可以選取家用汽車、手機、自行車、輕武器等學生具有直接使用維修經(jīng)驗或直觀認識的案例,進行裝備可靠性、維修保障的案例教學,學生容易接受,容易引發(fā)共識,加深學習印象,也更能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盡量少引用大型的、西方的、長篇幅的案例。由于案例教學的對象,大都是沒有很多工程實踐經(jīng)驗的本科生,學生缺乏足夠的知識基礎和工程能力,他們在接觸課程之前,可以說對相關理論和實踐一無所知。教學中所選案例應當由易到難,讓學生有一個循序漸進、逐漸認識的過程。不要一開始就給出一些經(jīng)典的綜合案例,學生剛開始根本無法理出這些案例的頭緒,更不用說參與分析討論了。
2.3 案例選擇要新鮮、新穎、話題性強,足夠吸引學生興趣
新鮮、新穎的案例可使學生興趣盎然、興致勃勃地參與分析討論,主動想要弄清楚來龍去脈;如果案例一看就是陳舊的話題,再好的文字敘述恐怕也難以引發(fā)學生的興趣和求知的欲望,有的教材還在使用一戰(zhàn)、二戰(zhàn)時期的案例,雖然許多原理是一致和相通的,但學生對于案例的新奇感、新穎度、吸引力、認知度都會有很大削弱。例如,在“裝備保障工程學”課程講授過程中,正值我國航空母艦及其艦載機研制時期,學生們對于我國第一艘航空母艦和新研制的殲15艦載機有著非常濃厚的興趣,也是國內外媒體討論的焦點,各種觀點層出不窮,在課程上引入該案例,引導學生分析、研討航空母艦及其艦載機的可靠性、維修性、保障性等綜合保障問題,學生的學習興趣非常濃厚,學習主動性非常強。當然,也有經(jīng)久不衰、價值不菲的經(jīng)典教學案例,采用這樣的案例時要不斷賦予其新的內涵,使案例體現(xiàn)出時代特色;同時要與新穎案例進行合理的搭配和組合,更好地適應課程教學的不同需要。
2.4 案例選擇要與課程講授的基本理論和知識點緊密結合
案例教學應針對具體教學目標,圍繞學生所需掌握的基礎理論、知識要點、特定技能來組織和篩選最為恰當?shù)墓こ贪咐C總€章節(jié)所選擇的案例,要將對應的基本理論和知識點融會于具體案例之中,明確指出案例剖析所運用的基礎理論和方法,以便學生掌握。案例選擇針對性強,才能把基礎理論的傳統(tǒng)講授與工程案例的研討式教學緊密結合起來,相輔相成。綜合性大案例的選擇要體現(xiàn)各種相關理論和知識的融會貫通,激發(fā)學生進行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和分析評價,促進其對難點和重點問題的認識和掌握,從系統(tǒng)層次提高學生綜合分析、系統(tǒng)運用基礎理論和方法解決工程問題的能力。例如,“裝備保障工程學”課程最后一章,系統(tǒng)介紹了國外先進戰(zhàn)斗機和直升機的綜合保障工程案例,把課程前面講授的各種理論、方法進行了綜合、系統(tǒng)的應用,學生對于如何在武器裝備中系統(tǒng)運用裝備保障工程學的理論方法有了整體的認識,印證了若干方法的軍事運用。
2.5 案例數(shù)量要與總體教學時數(shù)和課程教學重點相協(xié)調
需要在課程講授之初就進行案例教學總體方案的設計,包括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重點、課后作業(yè)等,特別是案例的位置與內容,即在哪些章節(jié)、分析什么樣的案例、案例的核心內容、篇幅長短、難易程度等都要進行預先設計,案例教學的重點要與課程的教學重點相匹配,教學案例數(shù)量的多少要與課程總體教學時數(shù)相協(xié)調。例如,“裝備保障工程學”課程的重點之一就是裝備可靠性、維修性、測試性、安全性、保障性的基本概念,為此設計了內容匹配、數(shù)量適中的工程案例,引導學生在工程案例中分辨各種基本概念之間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掌握課程的重點內容。在教師選擇案例時,既要顧及到案例自身的價值,還要考慮到學生的基本情況,考慮到教學的進度和整體的教學狀況,這些因素處理不好,就會降低案例教學的質量。
2.6 案例規(guī)劃要統(tǒng)籌“章節(jié)小案例”與“綜合大案例”的關系
研討式案例教學當中涉及兩大類教學案例,一類是章節(jié)小案例,一類是綜合大案例。章節(jié)小案例主要針對本章節(jié)某具體的教學內容,保證學生掌握對應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綜合大案例主要針對課程總體教學目標,促進學生對課程各個章節(jié)知識的融會貫通,拓寬學生的視野,增強學生綜合分析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同時提高綜合實踐能力。按照總體教學方案的設計,應當統(tǒng)籌好“章節(jié)小案例”與“綜合大案例”的關系。選擇和編寫對應本章節(jié)知識點的小案例,針對章節(jié)主要知識點設計案例問題。案例教學的對象,大都是沒有足夠工程實踐經(jīng)驗的學生,針對這種情況,應該選擇由易到難、由短到長的案例,先各種章節(jié)小案例,最后綜合大案例,讓學生逐步進入情境現(xiàn)場,對工程問題有一個循序漸進、逐漸認識的過程,從而保證案例教學的效果。
3 研討式案例教學法對授課教師的素質要求
雖然案例教學法強調以學生為主體,但組織駕馭案例教學活動則是由教師完成的,教師的核心地位并沒有改變,改變的只是履行的難度,這種難度表現(xiàn)在教師是否具備足夠的工程能力和綜合教學能力[2,6]。案例教學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實施難度遠超照本宣科的課堂講授,要求教師具備如下基本素質。
3.1 授課教師必須具有豐富的工程實踐經(jīng)驗
案例教學成為目前最有效的教學法之一,關鍵在于它所具有的實踐性。在案例教學討論中,需要教師具有深厚的專業(yè)功底和廣闊的閱歷背景,對學生的疑問或理論上不能解釋的難題做出切中實質的闡釋和評價,這對教師的專業(yè)實踐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目前國內很多院校側重于教師學歷層次的提高,而對教師工程能力重視不夠,很多高校青年教師大都從學校走向學校,沒有企業(yè)實際工作經(jīng)歷。從研討式案例教學的內在要求來看,教師最好擁有較多的一線工程經(jīng)驗,或者有企業(yè)工作經(jīng)歷,或者有科研項目的工程經(jīng)驗。例如,“裝備保障工程學”課程需要教師具有裝備設計制造、部隊維修保障的實際工程經(jīng)驗,否則難以引導學生進行該領域問題的分析和解決。因此,應當鼓勵有豐富科研經(jīng)驗和工程經(jīng)驗的教師從事教學活動。美國、英國的大學教師很多來源于工業(yè)部門,對于提高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3.2 授課教師應具備扎實的學科綜合知識運用能力
研討式案例教學不是針對某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而是根據(jù)一門課程來設計的,它所涉及的不是一兩個知識點,而是所謂的“知識群”。實際的工程案例具有復雜性和多樣性,要求教師必須具備與之“相關配套”的相關學科領域的綜合業(yè)務知識及運用能力。在實際教學中,遇到的典型工程案例往往是多角度、跨學科的,要達到引起學生興趣、積極參與案例分析討論的目的,教師還需要具備豐富的相關學科方面的知識,擁有廣博的文化素養(yǎng),并做到融會貫通、揮灑自如,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例如,“裝備保障工程學”課程涉及機械工程、電子工程、可靠性工程、計算機工程等多個學科,首先需要教師具有相關學科的理論基礎,才能引導學生分析、解決學科融合條件下的裝備保障問題。
3.3 授課教師應具備教學開拓創(chuàng)新能力
研討式案例教學法不是單獨使用的一種教學法,需要教師結合課程特點和教學目標,靈活使用、整合多種教學方法,將工程案例分析與傳統(tǒng)的理論講授、專題演講、情景模擬等教學形式進行整合,實現(xiàn)教學效益的最大化。需要教師可以靈活采用多媒體影像教學,放映教學片和幻燈片,生動再現(xiàn)某些經(jīng)典案例,然后讓學生參與討論分析,這樣能極大地提高學生參與積極性;組織學生進行典型工程案例的實踐和試驗教學,將案例教學與學生工程實習相結合,將案例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機聯(lián)系,可使學生更好地分析工程背景下的真實案例,學習具體問題的處理方法。
4 研討式案例教學法中成績評定方法
研討式案例教學法具有與傳統(tǒng)的課堂講授方法不同的特點,特別適用于應用基礎型或者應用型課程的教學,通過適當?shù)墓こ贪咐龑W生通過案例分析掌握課程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并通過案例研討,掌握課程理論的綜合運用能力,從而培養(yǎng)學生在面對本領域工程實際問題時獨立自主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因此,研討式案例教學中成績的評定就應當有別于傳統(tǒng)的以死記硬背、卷面分數(shù)為主要評價依據(jù)的終結性評價方式,應當采取評價目標多維、評價方法多樣和評價主體多元等方式。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鼓勵學員獨立思考,發(fā)散式、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應當特別得到鼓勵,在成績評定中應當充分體現(xiàn),要求學生不僅僅掌握、記得基礎理論和知識點,更為重要的是靈活、自主、創(chuàng)造性地分析、解決工程問題的能力和思路。
在“裝備保障工程學”課程講授實施過程中,學生的成績評定分為三大部分。
4.1 課堂研討成績
根據(jù)學生在課堂上針對“章節(jié)小案例”積極主動分析、解決案例問題的回答情況,給出學生成績,這些章節(jié)小案例主要針對每個章節(jié)的重點概念、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引導學生給出合適的工程案例,分析本章節(jié)相應的知識點,利于學生通過生動的案例掌握課堂知識,準確回答問題的次數(shù)作為歸一化成績的依據(jù)。
4.2 綜合研討成績
教師給出若干工程案例研討題目,學生可以從中選擇,或者自己選擇與課程內容緊密相關的其他題目,自己主動學習,查詢資料,結合課程內容,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寫出綜合研討案例報告,報告成績的評定應遵循兩個原則:
(1)要緊密結合課程的核心內容;(2)要有創(chuàng)造性和獨創(chuàng)性,不拘一格,鼓勵學員獨立思考,發(fā)散式、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特別得到鼓勵。
4.3 傳統(tǒng)的期末閉卷考試成績
主要考核學生掌握課程重要概念、基本理論、基本方法的情況。其中也包含了案例分析的題目,考核學生針對某特定工程案例,靈活運用課程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上述成績評定當中,案例分析與研討占了很大比重,總體思路是鼓勵學生通過工程案例的分析,掌握課程知識,培養(yǎng)靈活運用這些課程知識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平等研討的科學精神和創(chuàng)造性解決問題的創(chuàng)新素質。
5 結語
研討式案例教學法是國內外院校教學和職業(yè)培訓的有效教學方法,也是我國大專院校教學改革和研究的重點,本文結合“裝備保障工程學”課程講授的實際,分析了研討式案例教學法的主要特點,對研討式案例教學法實施過程中的教學案例優(yōu)選、授課教師素質、成績評定方法等重要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希望相關經(jīng)驗教訓可以與業(yè)界同行研討,共同提高。
參考文獻
[1] (美)杜威,著.杜威教育論著選[M].趙祥麟,王承緒,編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1.
[2] (美)舒爾曼,著.教師教育中的案例教學法[M].郅庭瑾,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3] 張英華,凌培全.案例教學法創(chuàng)新研究與應用:“三維動態(tài)實踐案例教學法”暨案例集[M].北京:經(jīng)濟科學出版社,2006.
[4] 關秋,陳梅.案例教學的理論研究綜述[J].教育與職業(yè),2011(20):145-146.
[5] 劉紅霞.案例教學中選擇案例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與職業(yè),2008(29): 117-118.
[6] 門達明.實施案例教學教師要具備的三種能力[J].教育與職業(yè),2008(18):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