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 了解白城市臨床護士對災害護理認知水平,以便有的放矢地開展相關知識的培訓工作。方法 采用自行設計的問卷對白城市某醫(yī)院內科、外科、急診科、婦科、兒科共86名護士進行調查。結果 86名護士的災害護理知識成績,其中3.49%的人的優(yōu)秀,有63.95%的護士成績在及格線以下水平。不同科室護士災害護理知識得分均數(shù)之間的差異具有高度統(tǒng)計學意義(F=49.08,P<0.01);多重比較表明,急診科和外科,內科、婦科、兒科和手術室兩兩科室之間的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其余兩兩科室之間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結論 護理人員災害護理知識掌握總體水平低,急診科和外科的知識總分高于內科、婦科、兒科與手術室,為后續(xù)有針對性地進行災害護理教育培訓提供了依據。
關鍵詞:護士 災害護理 認知 現(xiàn)狀調查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9(b)-0119-01
我國是災害頻發(fā)多發(fā)的國家之一。由于災害護理學是一門新的學科,起步較晚,大部分護理人員尚未接受過系統(tǒng)的教育,災害護理知識掌握不足?,F(xiàn)階段臨床護理中,護士已經習慣了執(zhí)行醫(yī)囑的固定思維方式,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足,難以應對突發(fā)的重大災害事件。所謂災害護理,即系統(tǒng)靈活地應用有關災害護理獨特的知識和技能同時與其他專業(yè)領域開展合作為減輕災害對人類的生命健康所構成的危害而開展的活動[1]。本研究通過考察各科護士對災害護理知識點了解情況,發(fā)現(xiàn)其在知識掌握上的薄弱點,為后續(xù)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培訓提供依據?,F(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2012年5月選取白城市某醫(yī)院內科、外科、急診科、婦科、兒科當日在崗的護士共86名。納入標準為目前從事臨床護理工作1年(含1年)以上的注冊護士,排除標準為不愿意參加此次調查的護士。
1.2 調查方法
(1)采用問卷調查法:通過參考有關文獻、書籍自行設計災害護理知識問卷,問卷包括一般資料、災害護理知識兩個方面。一般資料由年齡、性別、工作年限、職稱、學歷、科室組成;災害護理知識由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應對知識、急救處理方法相關內容、檢傷分類、心理護理相關知識等方面20道問題,均為單項選擇題,每題5分,總共100分。
(2)資料收集:2012年5月9日當日在醫(yī)院發(fā)放并回收問卷。共發(fā)問卷86份,回收86份,回收率100%。
1.3 統(tǒng)計方法
護士一般情況分布情況用百分比表示,知識得分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應用方差分析比較不同科室的知識得分情況,應用SNK-q檢驗進行多重比較。
2 結果
2.1 一般資料
所調查護士科室、學歷、職稱、職務的具體分布情況見表1。
2.2 災害護理知識得分情況的分析
滿分100分,最低分10分,最高分95分,其中3人優(yōu)秀(3.49%),28人及格(32.56%),55人不及格(63.95%)。
2.3 不同科室知識得分情況的分析
不同科室的知識總分比較見表2。假設檢驗表明,不同科室護士災害護理知識得分均數(shù)之間的差異具有高度統(tǒng)計學意義(F =49.08,P <0.01);多重比較表明,急診科和外科,內科、婦科、兒科和手術室兩兩科室之間的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均>0.05),其余兩兩科室之間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均<0.05)??梢娂痹\科和外科的知識總分高于內科、婦科、兒科與手術室,這與急診科、外科平時接觸的患者和工作環(huán)境有很大關系。
3 討論
本次調查研究表明,護士災害知識認知成績優(yōu)秀4名,及格57人,不及格45人,其中3.77%的護士為優(yōu)秀,有42.45%的護士成績在及格線以下水平,這表明目前護士災害護理知識水平欠缺。
重大災難具有突發(fā)性、群體性、復雜性、破壞性及救援時間的緊迫性等特點[2]。面對猝不及防的自然災害和人為災難的不確定性,對人員傷害的元預見性,在同一時間內所造成的大批量傷病員,其傷情復雜,現(xiàn)場條件艱苦,使得救護任務相當繁重[1]。然而當災害來臨時,護士的需求在醫(yī)療界之中是最大的[3]。任何院內外的災害醫(yī)學救援均伴隨著護理活動的進行,無論是基礎急救還是心肺復蘇,往往最早的實施者就是護士[4]。因此,護士災害知識的掌握程度是護士實現(xiàn)災害現(xiàn)場救援的基礎。
盡管白城地區(qū)不是災害的頻發(fā)區(qū)和重發(fā)區(qū),平時護士接觸不到有關災害護理知識的相關信息,災害護理知識淡漠,通過此次調查護理管理者應把災害護理重視起來,加強護士災害護理知識的認知,采取教育培訓的方式提高護士災害護理知識水平,防患于未然。
本研究中顯示,護士災害護理知識水平中等偏下,且不同科室的差異也有統(tǒng)計學意義,急診科與外科比內科、兒科、婦科、手術室的總分高。這說明不同科室的護士其專業(yè)方向不同、接觸到的病種不同、處理緊急救護的程度和頻次不同,則護士對災害護理知識的求知、掌握、培訓及累積程度就存在著差異[5]。
災難護理救援知識的普及和發(fā)展已經成為了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護理人員應該各方面渠道了解關注有關災害的相關知識和報道,積極參與災害護理學術研究,推動災難護理學發(fā)展,切實提高應對災害救援的護理能力。
參考文獻
[1]南裕子,渡邊智惠,張曉春.日本災害護理學的發(fā)展與現(xiàn)狀[J].中華護理雜志,2005,40(4):263-265.
[2]劉冬蘭,李梅,舒秀榮.關于災難醫(yī)學與災害救援護理的研究進展[J].國際護理學雜志,2007,26(10):1009-1011.
[3]Lavin RP.HIPAA and disaster research:Preparing to conduct research[J].Disaster Management Response,2006,4(2):32-37.
[4]李宗浩.論護理學在救援醫(yī)學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華護理雜志,2005,40(4):260-262.
[5]張麗,江靜云,李萍.護士災害護理認知及自我效能的影響因素[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2,18(13):1501-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