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朋友在一起,言及快樂,可彼此分享;言及憂傷,可彼此撫慰;言及芥蒂,可彼此化解;言及困窘,可彼此支助;言及學問,可彼此長進;言及事業(yè),可彼此激勵;言及道德,可彼此提升。作為“五倫”之一的“朋友”在《論語》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其中孔子倡導的交友之重,擇友準則和交友之道對我們后世都有著深遠的影響和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關鍵詞:《論語》 孔子 朋友
中圖分類號:I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9(b)-0067-01
孔子為我國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論語》是記載孔子及其學生言行的一部書,首創(chuàng)語錄之體。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將人倫關系大致分為“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即“五倫”(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芭笥选弊鳛椤拔鍌悺敝?,在《論語》中字字句句皆是金玉良言,其闡述的交友之重,擇友準則和交友之道對當時及后世都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1 交友之重
《論語》共20篇511條,第一篇《學而篇》的第一條便是: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把朋友從遠方來看作是人生一大樂事。孔子的這句話可以看作是中國古代交友之道中最早最具影響的一句名言。試想一下,如果有一天,一位多年未見的好友從遠方來看望自己,聊起彼此的當年,曾今的夢想,曾今的瘋狂,該是一件多么令人興奮和感動的事。這無疑給我們快節(jié)奏,電子化的,冷漠而枯燥的機械生活到來了撫慰和能量。
人是群居動物,不能脫離社會群體,個體是集體中的個體??鬃釉凇墩撜Z》中說:“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睆V交益友,對開闊自己的視野和提升自己的道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又如孔子所說的:“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樂節(jié)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樂驕樂,樂佚游,樂宴樂,損矣?!保ā墩撜Z·季氏》)“樂多賢友”便是在提倡廣交朋友?!岸噘t友”會使我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更有意義,更加精彩,與友暢談不僅可以帶來身心的愉悅,還可以提升我們自身的素質(zhì)。交友固然重要,但擇友更是重中之重。
2 擇友準則
《論語》中也不乏對擇友準則的闡述。其中最著名,被引用次數(shù)最多的,莫過于《論語·季氏》中的“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薄耙嬲呷选笔侵改切┱?、誠實、見多識廣、博學多才的人。“損者三友”是指那些諂媚拍馬、兩面三刀、華而不實、夸夸其談的朋友,這些人終究不能成為真正的朋友。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論語·學而》)是說“花言巧語,裝出好看的臉色,擺出逢迎的姿式,低三下四地過分恭敬,左丘明認為這種人可恥,我也認為可恥。把怨恨裝在心里,表面上卻裝出友好的樣子,左丘明認為這種人可恥,我也認為可恥?!笨鬃犹岢藗冋薄⑻孤?、誠實,不要口是心非、表里不一。這和“益者三友,損者三友”所說遙相呼應。
朋友自然要比他人走得近許多,但這不是說朋友之間要拉幫結派,排斥他人。就像孔子說的“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保ā墩撜Z·為政》)君子無論和什么人交往都能一視同仁,從不拉幫結派;小人卻總是喜歡和自己相近的人結成小圈子,一起排斥異己者。那些為某種利益或是目的而拉攏你的,即使結成了同盟也不會是真正的朋友。所以我們應該與那些“周而不比的君子”做朋友,而不是與那些“比而不周的小人”拉幫結派。
從以上《論語》中的引用,我們不難看出,孔子提倡我們結交德才兼?zhèn)?,誠實正直,見聞廣博,有真才實學的良師益友,要與那些能為我們帶來正能量的人做朋友。
3 相處之道
3.1 信
首先,朋友相交重在一個“信”字。其實這是人與人交往的基礎,如果沒有“信”根本就不能交往,又何來朋友。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而不習乎?”子夏曰:“……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論語·學而》)這不難看出其將對朋友的誠信當做道德自省而加以提倡。如今這樣萬事利當頭的社會,人們幾乎失去真我;面對如此之多的誘惑,多少人早已忘卻初心,更別提誠信了??鬃又鲝埲伺c人之間的交往要有誠信,同時在評價別人時要先審視自己:我是否做到了。生活在這樣浮夸的社會中,如果我們能時刻謹記孔子的交友之道,那我們的生活必然會多幾分和諧與溫暖。
3.2 度
這里的度可以理解為兩層意思:態(tài)度和距離。
《論語·陽貸》中說:“寬則得眾。”說明孔子主張寬以待人。不僅僅是朋友之間,其實人與人之間都應該以寬容,包容之心待人。就如同“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所說的,人如果過分刻薄,會使身邊的人都離他而去的。任何人都有優(yōu)點和缺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所謂朋友就是既能真誠地欣賞你的優(yōu)點,又能無條件包容你缺點的人。
除了要包容朋友的缺點,孔子還提出了“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謂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保ā墩撜Z·子路篇》)朋友之間要相互督促勉勵,兄弟之間相處要和和氣氣。我們中國人向來講究萬事和為貴。朋友相處,和氣容易,但要做到互相督促勉勵則又要和和氣氣就不那么容易了。因為你首先要有督促別人的能力;其次,要用恰當?shù)姆绞阶屌笥呀邮苣愕亩酱倜銊睢K浴墩撜Z·顏淵》中說:“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對朋友的勸告要委婉恰當,如果開導他他還不聽從,就停止算了不要自取其辱。所以朋友間的“切切偲偲”要適度中節(jié)??鬃釉趯ε笥岩?guī)勸方面采取了中庸的態(tài)度。其實生活中不乏因規(guī)勸朋友而至朋友反目的事例。我們中國人的“面子工程”根深蒂固,即使是朋友之間,也會因有意或無意讓對方丟了面子,而導致一段友誼的終結。此時仔細品讀孔子提倡的適度中節(jié)原則,大有裨益。
4 結語
孔子談到自己的志向時“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庇诘ぴ凇白x書就是滋養(yǎng)自己”中解釋說:因為有我在,讓老人們心都安頓了;讓我的朋友們都有個可信任、可托付的人;我這個人讓孩子們、學生們想起來,還能經(jīng)常懷念著,這就行了。足以見得,朋友在孔子心目中的重要地位。都說看一個人的底牌.要看他身邊的好友,在亂花漸欲迷人眼的當今,孔子留給我們的寶貴的擇友準則,交友之道顯得如此珍貴。在交友時,我們一定要有自己的準則和原則。
曾有人這樣評價過友情的重要性:“得不到友情的人是終身可憐的孤獨者,沒有友情的社會是一片繁華的沙漠?!闭覍ε笥?,維護友情,互相幫助,彼此提升,是我們每個人人生中必修的課程。只愿在人生的漫漫長路上,我們每個人都能有朋友的相知相伴。
參考文獻
[1] 楊伯峻.論語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0.
[2] 段玉裁.書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3] 于丹.于丹《論語》心得[M].北京:中華書局,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