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作要求
冀教版五年級上冊“綜合學習二·我的小筆頭”:寫好文章離不開細致的觀察。認真觀察父母或你關心的一些人在一周內的言行,看看你有沒有發(fā)現一些以前被你忽略的東西,有沒有產生一種以往從未有過的感動。要隨時做好觀察記錄,將你觀察的情況和感受整理一下,寫一篇習作。題目自擬。
拓展思路
同學們,你有沒有注意到,在生活中,你身邊有許多人都在關心你、呵護你,他們或許是你的親人、朋友,或許是你的老師、同學……這些人你都非常熟悉,他們的音容笑貌、一舉一動都會記在你的心里。只要你留意觀察,就會發(fā)現他們的一個手勢、一次回頭、一個電話等都飽含愛意;只要你用心體會這些細節(jié),并把觀察到的情況隨時記錄下來,整理自己的感受,就會寫出與眾不同的他或她。
習作提示
1. 選材合理,角度新穎。習作前要認真思考,你印象中哪個人或哪些人給你留下哪些深刻的印象,什么事情讓你感動不已。一定要選擇你最熟悉的人和事,選好角度,并挖掘材料中的新意。如例文《爸爸是個“消防員”》這篇文章,小作者選取了寫作業(yè)這極平常的小事,從媽媽的出爾反爾、爸爸的善解人意這個角度著眼,寫出了其情緒由興致高漲,到委屈大哭,再到回歸喜悅的變化過程,而爸爸的“滅火”過程,可謂是春風化雨,讓人耳目一新。
2. 抓住細節(jié),突出特征。要注意你所要描寫的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情、心理變化等,細節(jié)上與之前有什么不同。在比較中觀察,他們的特征就容易被發(fā)現。例文《爸爸是個“消防員”》的小作者,在觀察中注意到媽媽脾氣暴躁, “像咆哮的獅子”、“砰的一聲”用力關門等細節(jié)描寫,突出了媽媽的嚴厲;同時還注意到了爸爸善解人意, “輕輕地撫摩著我的頭”、細致地解勸,媽媽與爸爸的形象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爸爸 “消防員”的特征。
3. 語言表達,真切自然。對事件中的人物,當時是“怎么說的”、“怎么做的”,又是“怎么想的”,這些細節(jié)描寫一定要具體,文章才能生動傳神。如在例文《爸爸是個“消防員”》中,小作者在通過媽媽強迫“我”寫完試卷再出去玩、然后見“我”睡在桌上大吼之后摔門而去、爸爸的安慰等一系列描寫,用真實的語言,再現了生活場景,表達了真實的情感,也增強了文章的可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