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關系史上,有幾次非常重要的領導人會晤,均對中美關系發(fā)展起到了關鍵作用,比如毛澤東和尼克松、鄧小平和里根、江澤民和小布什、胡錦濤和奧巴馬的會晤等,都在中美之間各個重要歷史階段起到關鍵作用,也給后世留下了深刻記憶。
習奧會的不同之處在于,中美關系所處的發(fā)展階段、雙方的實力對比、競爭關系和國際形勢已然發(fā)生了非常大的變化。應該說在毛澤東和尼克松、鄧小平和里根、江澤民和小布什以及胡錦濤和奧巴馬的會晤之后,中美關系已經得到非常好的發(fā)展,尤其在小布什總統(tǒng)期間,中美關系發(fā)展到一個較好的狀態(tài)。但是在奧巴馬的第一任期,中美關系又受挫折,并且全面表現出雙方的結構性矛盾。目前,中美關系已經進入一個具有結構性矛盾和沖突的階段中。
可以說,從小布什后期的利益攸關方概念,到奧巴馬的重返亞太戰(zhàn)略,中美之間發(fā)生了很大變化,這使得兩國關系走到了一個非常微妙的轉折點。因此,選擇方向是中美關系現階段的重中之重。
美國商界有句名言:十三億的機會,誰會熟視無睹呢?對奧巴馬來說,他必須正視的現實是:中國是當今世界上發(fā)展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也是機會最多的國家之一。忽視或者消極對待中國市場,將會犯下歷史性的錯誤。日本在過去十多年里和中國矛盾激化,所導致的經濟機會喪失,已是前車之鑒。
現在歐洲經濟復蘇乏力,而新興市場國家之間的互動卻越來越熱絡,這將產生擠出效應。換言之,如果美國無法很好地處理與中國的關系,那么將會把很多市場份額和機遇拱手讓給歐洲國家、亞洲國家、拉美和非洲國家,這并不是美國所愿意看到的。有商人天性的美國人,無疑會在其所謂的國家安全和巨大市場機遇之間進行平衡。
此次習奧會作為一次特別重要的會晤,其意義在于試圖為中美關系開一個好頭。正如習近平主席反復說的,新興的大國關系就是打破過去那種大國之間爭斗、零和的歷史,形成一種平等互信、包容互鑒、合作共贏的大國關系,這也是本次習奧會的一個亮點。
從最近習近平和李克強的出訪行程安排和出訪效果來看,中國的外交正采用一種大手筆,這不僅表現為大國關系的平衡,也表現在地緣政治上積極的作為。大國關系對中美關系有很大影響,比如,中國和歐洲、新興經濟體的大國關系更加緊密,合作更加豐富,事實上也有利于中美關系的好轉。其實,美國在考慮中美關系的同時,也需要考慮第三方的利益,這就體現出一種怕失去機遇、更愿意與中國發(fā)展關系的心態(tài)。
盡管人們對本次習奧會有所期待,但對中美關系的未來不能盲目樂觀。正如之前所說,中美關系正處于糾結期,這種糾結除了缺失戰(zhàn)略互信之外,很重要的一點在于,中美之間已經進入一個高端競爭的階段。所謂高端競爭階段,即中國的一些高新技術產業(yè)、民族龍頭企業(yè)已對美國的全球優(yōu)勢地位產生沖擊,使得中美間的競爭升級到新興產業(yè)和全球產業(yè)鏈的上游,這必將使希望保持優(yōu)勢地位的美國有所警惕。
盡管不很樂觀,但回旋余地仍然很大。中美兩國間首腦外交的作用、溝通機制的積極意義,以及大國關系平衡的第三方效應均會給中美關系帶來積極影響。目前,中美還面臨很多共同的挑戰(zhàn),這些都可使中美在應對挑戰(zhàn)中有更多合作。此外,中美間還有很多值得深挖的合作空間和領域。如果這些都能得到進一步落實,那么中美關系可以找到很多共同點、共同利益,進而夯實雙方關系,避免由于戰(zhàn)略猜疑、戰(zhàn)略變化所導致的激烈沖突。
習奧會在亞太國家中也引起了相關國家的高度重視。尤其在日本,其媒體和政府在高度關注習奧會同時,還表露出一絲緊張。顯然,中美兩國領導人若通過首腦外交、雙邊會晤等相應機制把相關問題帶入積極的狀態(tài),將會壓縮日本在東亞尤其是在釣魚島等問題上的活動空間。換言之,這次首腦會晤將對南海局勢、東海局勢產生微妙的影響。借此機會,中國也可以評估,目前美國到底在其亞太戰(zhàn)略中如何估量中美關系,如何看待南海相關問題。
(作者單位: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