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印度有句諺語:“播種行為會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會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會收獲命運?!敝袊灿羞@樣一句俗語:“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痹谌松穆猛局?,只要你揮灑過辛勤的汗水,播種了自己的夢想,充實地走過每一天,那么,每時每刻都會有收獲。
收獲勞動的喜悅
葡萄月令(節(jié)選)
□汪曾祺
三月,葡萄上架。
先得備料。把立柱、橫梁、小棍,槐木的、柳木的、楊木的、樺木的,按照樹棵大小,分別堆放在旁邊。立柱有湯碗口粗的、飯碗口粗的、茶杯口粗的。一棵大葡萄得用八根、十根,乃至十二根立柱。中等的,六根、四根。
先刨坑,豎柱。然后搭橫梁,用粗鐵絲摽緊。而后搭小棍,用細鐵絲縛住。
然后,請葡萄上架。把在土里趴了一冬的老藤扛起來,得費一點勁。大的,得四五個人一起來?!捌?!——起!”哎,它起來了,把它放在葡萄架上,把枝條向三面伸開,像五個指頭一樣地伸開,扇面似的伸開。然后,用麻筋在小棍上固定住。葡萄藤舒舒展展,涼涼快快地在上面待著。
上了架,就施肥。在葡萄根的后面,距主干一尺,挖一道半月形的溝,把大糞倒在里面。葡萄上大糞,不用稀釋,就這樣把原汁大糞倒下去。大棵的,得三四桶。小葡萄,一桶也就夠了。
四月,澆水。
挖窖挖出的土,堆在四面,筑成壟,就成一個池子了。池里放滿了水。葡萄園里水氣泱泱,沁人心肺。
葡萄喝起水來是驚人的。它真是在喝口哎!葡萄藤的組織跟別的果樹不一樣,它里面是一根一根細小的導管。這一點,中國的古人早就發(fā)現(xiàn)了?!秷D經》云:“根苗中空相通。圃人將貨之,欲得厚利,暮溉其根,而晨朝水浸子中矣,故俗呼其苗為木通?!薄澳焊绕涓砍又幸印?,是不對的,葡萄成熟了,就不能再澆水了。再澆,果粒就會漲破?!爸锌障嗤ā眳s是很準確的。澆了水,不大一會兒,它就從根直吸到梢,簡直是小孩嘬奶似的拼命往上嘬。澆過了水,你再回來看看吧:梢頭切斷過的破口,就嗒嗒地往下滴水了。
是一種什么力量使葡萄拼命地往上吸水呢?
施了肥,澆了水,葡萄就使勁抽條、長葉子。真快!原來是一根根枯藤,幾天工夫,就變成青枝綠葉的一大片。
五月,澆水,噴藥,打梢,掐須。
葡萄一年不知道要喝多少水,別的果樹都不這樣。別的果樹都是刨一個“樹碗”,往里澆幾擔水就得了,沒有像它這樣的:“漫灌”,整池子地喝。
噴波爾多液。從抽條長葉,一直到坐果,再到成熟,不知道要噴多少次。噴了波爾多液,太陽一曬,葡萄葉子就都變成藍的了。
葡萄抽條,絲毫不知節(jié)制,它簡直是瞎長!幾天工夫,就抽出好長的一截新條。這樣長法還行呀,還結不結果呀?因此,過幾天就得給它打一次條。葡萄打條,也用不著什么技巧,一個人就能干,拿起樹剪,劈劈啪啪,把新抽出來的一截都給它鉸了就得了。一鉸,一地的長著新葉的條。
葡萄的卷須,在它還是野生的時候是有用的,好攀附在別的什么樹木上;現(xiàn)在,已經有人給它好好地固定在架上了,就一點用也沒有了。卷須這東西最耗養(yǎng)分——凡是作物,都是優(yōu)先把養(yǎng)分輸送到頂端,因此,長出來就得給它掐了,長出來就得給它掐了。
葡萄的卷須有一點淡淡的甜味。這東西如果腌成咸菜,大概不難吃。
八月,葡萄“著色”。
你別以為我這里是把畫家的術語借用來了。不是的。這是果農的語言,他們就叫“著色”。
下過大雨,你來看看葡萄園吧,那叫好看!白的像白瑪瑙,紅的像紅寶石,紫的像紫水晶,黑的像黑玉。一串一串,飽滿、磁棒、挺括,璀璨琳瑯。你就把《說文解字》里的玉字偏旁的字都搬了來吧,那也不夠用呀!
可是你得快來!明天,對不起,你全看不到了。我們要噴波爾多液了。一噴波爾多液,它們的晶瑩鮮艷全都沒有了,它們蒙上一層藍兮兮、白糊糊的東西,成了磨砂玻璃。我們不得不這樣干。葡萄是吃的,不是看的。我們得保護它。過不了兩天,就下葡萄了。
一串一串剪下來,把病果、癟果去掉,妥妥地放在果筐里。果筐滿了,蓋上蓋,要一個棒小伙子跳上去蹦兩下,用麻筋縫的筐蓋。新下的果子,不怕壓,它很結實,壓不壞。倒怕是裝不緊,咣里咣當?shù)?。那來回一晃悠,全得爛!葡萄裝上車,走了。
去吧,葡萄,讓人們吃去吧!
(選自《人間草木》)
收獲人生的感悟
一個蘋果
□鄒 云
大學畢業(yè)后,我來到縣城一所省重點中學任教,漸漸有了城里人的優(yōu)越感,又好為人師,脾氣就慢慢地變大變壞了。
松是班里的“雙差生”,隔三差五地被“請”進辦公室,卻依然我行我素。于是,我通知了他的家長。
那天午后,松的母親找到了我家。這個瘦弱的鄉(xiāng)下女人進了客廳,很拘謹,坐在軟軟的沙發(fā)上有些不知所措,手總是那樣搓啊搓的。我談起了松的近況,她安靜地聽著,不時地插上一句:“唉,松這孩子……”
我感慨于她不幸的家事,丈夫早逝,孩子無知。
我們面對面坐著,隔著一張精致的茶幾,上面擺著一籃好看的蘋果。一個小時很快過去了,我拿出了教育方案,下了最后通牒:再違紀就必須退學!無助的母親默認了。談話結束的剎那,我猛地意識到自己的疏忽,她畢竟是我的客人,便隨即拿起一個蘋果塞到她的手中,她努力地推辭著。末了,我總算說服了她,她才拿了那個蘋果并說著多謝之類的客氣話離去。
下午,我正在辦公,門被推開了,抬頭一望,竟是松的母親,那個拘謹?shù)泥l(xiāng)下女人。她在門外欲步不前,欲言又止,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她終于鼓足了勇氣,紅著臉,徑直走到我的桌旁,從肩上的挎包里拿出一個蘋果,說:“老師,沒找著松,這個托你給他……”我震驚了,那又大又紅的蘋果分明是……霎時,我喉頭發(fā)熱,無言以對。送她出房門時,我只有一個感念:相信松能善待他母親。
當晚,我給學生們講了一個蘋果的故事。大家靜靜地聽著,一雙雙明亮的眼睛閃爍著晶瑩的淚花,他們的心被揪得很緊。之后,我單獨告訴松,這個故事是關于他和他母親的,并把那個蘋果給了他。松哭了,哭得很傷心。一段時間后,松和他的同伴們都有了明顯的進步。而我,一個脾氣又大又壞且好為人師的人,在這位母親面前,分明感覺到自己是多么的“渺小”。從那以后,我改變了自己曾有過的教育者姿態(tài),學會了寬容,也學會了愛。
(選自《視野》2009年第17期)
收獲青春的歡笑
難忘的初中歲月
湖南省桃江縣桃花江鎮(zhèn)中心學校 新星文學社 文期望
流年似水,一轉眼,初中已經過了一半,還記得七年級時,我跟著媽媽蹦蹦跳跳地到新學校報名,仿佛還只是昨天的事。十四五歲,青春的叛逆期,我們還不懂得什么叫忙碌,什么叫緊張,我們只知道,初中畢業(yè)還是一件很遙遠的事。
每天清晨,走進教室,同學們一如既往地上課,做作業(yè),下課嬉戲、玩耍,總覺得還沒到初三,似乎每天都是陽光明媚的。
但想到最終要面對中考,心中還是難免一陣悸動。做過一本本作業(yè),換過一張張試卷:有過成功,也有過失??;興奮過,也沮喪過。
上課時,教室里不似以前那樣吵吵鬧鬧了,安靜得只聽得見筆尖劃過紙張的唰唰聲。晨讀時,教室里也沒有以往菜市場般的熱鬧了,瑯瑯的讀書聲,聲聲入耳,同學們有的背課文,有的記單詞……中午,走廊里、操場上追逐打鬧、嬉戲的身影沒了,很多同學都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記單詞、做習題。課余活動時間,教室里更是少了一份吵鬧,多了一份寧靜。或許,同學們都長大了,我也應該放下自己的孩子氣,用自己的勤奮和智慧,去贏得一個美好的未來。
雖然緊張而又忙碌,但學習的每一天都需要微笑著面對,因為生活還是美好的。以前,我總覺得上了初三再努力也不遲,因為似乎只有初三的大哥哥、大姐姐們才過著三點一線的“苦行僧”生活??墒乾F(xiàn)在,我也成了七年級學生眼中的姐姐了,是不是也該做出點表率呢?或許他們認為我們應該開始抓緊時間了,而我卻感覺不到自己與以前有什么不同,一樣地上學放學,一樣地嬉戲玩耍。在這段如花般的青春歲月里,難道只有埋頭苦讀嗎?那人生將會有太多的遺憾。所以,我們要充分利用上課的45分鐘,跟著老師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復制”并“利用”老師的知識,一樣可以在將來的人生道路上越走越遠。
初中,或許是緊張的,但我們需要用知識與歡樂來充實青春。我們要把握好青春的節(jié)奏,不要跑調,也不要有停頓,爭取奏出一首最美的青春之歌。
點評
初中,是努力奮斗的階段,也是釋放青春的階段,希望同學們能好好珍惜美好的初中生活,不要因為一味地向“分數(shù)”看齊而錯過了斑斕絢麗的青春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