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歷史悠久,經(jīng)濟繁榮,鐘靈毓秀,人文薈萃,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這方水土,孕育出南通人熱愛文化藝術(shù),喜好收藏的精神氣質(zhì)。作為收藏領(lǐng)域中的大項——瓷器,因其美麗的造型藝術(shù)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同樣受到南通藏家的青睞。自古至今,南通人愛瓷藏瓷之風日益興盛,成為南通藏界一大亮點。
清末之前南通民間的瓷器收藏,由于資料缺乏已難以考證。從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南通文物商店收購文物上交國家并獲得中國文物商店總店表彰的情況看,其中相當部分是歷代上好的瓷器,由此可見,歷史上南通民間的瓷器收藏規(guī)??捎^,水準也較高。近代著名愛國實業(yè)家張謇先生愛好收藏,將自己多年的收藏連同向社會征集的藏品,創(chuàng)辦了中國最早的博物館——南通博物苑,其中重要部分也是瓷器。
據(jù)筆者了解,民國時期南通的瓷器藏家中有兩位值得一提:
莊銳洤(1893——1989),出身于書香門第,從小受家庭文化熏陶,對文化藝術(shù)品興趣頗濃,青年時期受過高等教育,是張謇1912年創(chuàng)辦的南通紡織專門學校第二屆畢業(yè)生。他喜歡結(jié)交社會文化名流,常有墨寶獲贈。莊老先生性格儒雅,對古瓷器文房清供中的香爐情有獨鐘,尋覓收藏,收獲甚豐。他收藏的明德化窯鼎式爐,仿商周青銅四方鼎樣式,爐身飾夔龍和饕餐紋,制作規(guī)整工細,胎質(zhì)堅實細膩,白釉潤如凝脂,是德化窯白瓷的精美作品。其明龍泉窯缽式爐,器型小巧,渾圓古樸;通體青釉,青翠溫潤,是文房讀書焚香的雅玩佳器。
楊善根(1900——1947),出身于官差之家,祖父曾為南通官府三班六房的班頭,家境殷實。自幼喜好讀書,受過很好的教育,青年時期就讀于張謇1912年創(chuàng)辦的南通醫(yī)學專門學校中醫(yī)科。楊老先生出于對古籍和古玩的喜愛,決定放棄從醫(yī),于1924年開辦漁古書社經(jīng)營古書及古董字畫。他偏愛古瓷,每得精品,自留珍藏。主要藏品有:明嘉靖官窯礬紅彩暗刻花盤,盤形規(guī)整,釉汁瑩厚,礬紅發(fā)色艷麗,為嘉靖官窯精品。清乾隆青花釉里紅獸耳尊,器型飽滿大氣,青花發(fā)色淡雅,釉里紅發(fā)色艷麗,畫鹿生動傳神,不失為民窯上乘佳作。清早期德化窯觀音瓷塑,造型優(yōu)美,氣韻生動,衣紋線條刻劃傳神,給人以超凡脫俗、神秘莫測之感。
常言道:盛世興收藏。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隨著改革開發(fā)的不斷深入,南通的經(jīng)濟得到迅猛發(fā)展,社會民生得到明顯改善,人們在物質(zhì)生活得到滿足的同時,對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呈現(xiàn)出高層次、多元化趨勢,這給民間收藏的興盛和繁榮帶來了良好的契機。南通收藏愛好者對瓷器收藏的熱情一點都不亞于先輩,大家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學習,其樂無窮。
在此時期,南通藏界雷春明、季修甫、朱貴煌等長者是德高望重的收藏大家,他們利用豐富的學識和經(jīng)驗進行收藏,雖不專注于收藏瓷器,卻多有上佳的古瓷藏品。雷老先生的宋代大碗,季老先生的小藥瓶、鼻煙瓶專題讓人大開眼界。朱貴煌前輩珍藏的清乾隆茶葉末釉荸薺瓶,直頸扁腹的造型,如同茶葉末色的釉面,耐人尋味;清乾隆黃釉天球瓶,長頸溜肩鼓腹,釉面潤黃如雞油,非常可愛;清乾隆天青釉賞瓶,口部外撇,腹部渾圓,釉色勻凈似天青,為單色釉精品。
年輕的古瓷藏家中,通州的陳偮是佼佼者。陳先生喜愛中國畫,偏好清三代以前的青花瓷收藏,且善于把國畫的審美要素運用到瓷畫鑒賞中,收藏取得較高成就。他的藏品明代空白期(正統(tǒng)、景泰、天順)青花人物大罐,曾參加江蘇電視臺家有寶物欄目鑒寶活動,得到我國著名陶瓷鑒定專家張浦生的高度評價??上ш愊壬⒛暝缡?,家人睹物思人,將其藏品束之高閣,不再示人。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也是淘寶收藏的黃金期。孫曉宏、保平等一批古瓷收藏愛好者起步收藏,他們中有許多人為了搶占先機,先在古玩市場尋覓,后到文物商店購買,最后進入拍賣行競拍,多有收獲。南通民間瓷器收藏的整體水平得到很大提高。
孫曉宏所藏清康熙翠毛藍青花山水人物紋罐,形制渾圓飽滿,胎骨堅致細膩;器身描繪通景山水,山勢險峻,景深開闊;山石轉(zhuǎn)折之處,多用留白加以表現(xiàn),頗具質(zhì)感;特別是采用翠毛藍青花,清翠靚麗且濃淡相宜,色調(diào)豐富并層次分明,將中國畫的筆墨意趣表達得淋漓盡致,體現(xiàn)出康熙翠毛藍青花“墨分五色”、“五彩青花”的無窮韻味。
保平所藏清康熙官窯素三彩花卉紋碗,外壁以嬌黃、嫩綠、絳紫等諸彩繪制折枝花卉,花朵飽滿生動,色彩淡雅恬靜。碗底雙圈內(nèi)書“大清康熙年制” 青花六字雙行楷書款,書寫蒼勁有力,為康熙官窯上品。
顧應林所藏清康熙青花洞石牡丹竹桃紋筒瓶,唇口微撇,短頸溜肩,身如直筒,挺拔大氣。瓶身繪洞石、牡丹、竹、桃及小鳥,象征富貴榮華、福壽滿堂;繪畫勾線準確流暢,生動傳神。青花發(fā)色純正艷麗,且采用中國傳統(tǒng)水墨畫法,濃淡相間,富有筆墨趣味,為標準的康熙民窯佳器。
馮健郁所藏清雍正青花梵文六字真言紋盤,釉色青白光亮,青花發(fā)色淡雅;盤正面梵文字體書寫規(guī)范工整,轉(zhuǎn)折頓捺極富中國書法韻味,且巧妙地用變形蓮瓣加以間隔,疏朗美觀;盤外壁滿書梵文吉祥咒語,是反映藏傳佛教文化不可多得的珍貴藏品。
本世紀以來,南通民間瓷器收藏隊伍飛速壯大,收藏品位得到提升,收藏專題名目繁多,南通民間瓷器收藏進入空前鼎盛時期。
首先,相繼成立了南通市收藏家協(xié)會、老年科協(xié)古玩愛好者協(xié)會、江蘇省收藏家協(xié)會南通分會等民間收藏組織,各協(xié)會都有瓷器興趣組,并積極開展古瓷收藏研討活動,有力促進了瓷器收藏文化的健康繁榮。
其次,許多審美趣味相近的瓷器收藏愛好者,自發(fā)形成各類古瓷鑒賞的“圈子”,有唯宋代五大名窯、元青花是瞻的“國寶幫”,有非明清官窯不藏的“官窯派”,還有對畫風簡約流暢、極具民俗文化魅力的民窯瓷畫癡迷的“民俗瓷畫迷”等等。各“圈子”人氣頗旺,藏友志趣相投,共同賞玩,互學提高,雅趣無窮。
再之,專題收藏琳瑯滿目。我國古代瓷器窯口眾多,類目、品種繁雜。所謂專題收藏,就是有意識地選擇瓷器收藏領(lǐng)域的某個類別進行專題收集,深入研究,從而達到對所藏專題的全面認識。綜觀中外許多收藏大家,均有自己的收藏主項,這是收藏的高級形態(tài)。我們欣喜地看到,南通民間瓷器收藏出現(xiàn)了名目眾多的專題收藏可喜局面,如紋飾題材方面有:戲劇故事專題、嬰戲圖專題、科舉文化專題、辛亥革命紀念專題、“文革”專題等;瓷器用途方面有:香爐專題、文房用具專題、鼻煙壺專題、帽筒專題、鳥食罐專題等;器型方面有:明罐專題、壺具專題、清三代砂底盤專題等;釉彩方面有:哥釉瓷專題、淺絳彩專題等;窯口方面有:龍泉窯專題、德化窯瓷專題、磁州窯瓷專題等。還有許多藏家將自己收藏專題設定在更小的某個點上,如文房用具類就有筆筒、水盂、筆架等小專題等,盤類有青花釉里紅鯉魚紋盤特定紋樣的專題等等。真可謂百花齊放,萬家競藏!
南通民間瓷器收藏能取得如今的成就,是一代代藏家不懈努力的結(jié)果。由于筆者的孤陋寡聞,文中列舉藏品或許不能反映南通民間瓷器收藏的最高水平,但可以肯定的是,南通的瓷器收藏愛好者,正以積極的姿態(tài),飽滿的熱情,為推進民間收藏事業(yè)邁向新高峰而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