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代持行為是行業(yè)潛規(guī)則,債券投資經(jīng)理人人自危,紛紛拋售,短時間不會放大杠桿進行債券交易,債券市場會相對萎縮?!币晃蝗坦潭ㄊ找娌控撠熑烁嬖V《投資者報》記者,他最擔心的是,去年火爆的固定收益生意將會衰敗。
有人辭官歸故里,也會有人連夜趕科場。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在保險、券商等機構紛紛減持債券、贖回債基的同時,也有部分機構看好債券市場,趁機搶反彈。
券商自查丙類賬戶
在此次債券風暴中,被調查的對象多出現(xiàn)在券商,案例有中信證券固定收益部原總經(jīng)理楊輝、西南證券固定收益部原副總經(jīng)理薛晨、江海證券固定收益部原副總張守剛等。
處于風口浪尖上的三家券商,無一例外地和涉事個人劃清界限,紛紛表示與公司無關。
中信證券對外媒體的公告是“楊輝系因個人原因接受相關調查,未涉及公司,對具體情況不了解”。據(jù)了解,中信證券已經(jīng)發(fā)布內部通告,對楊輝除名。
西南證券對外口徑是,目前尚無監(jiān)管部門介入西南證券對薛晨調查的消息,公司在這方面也無需要披露的信息。
江海證券則公告稱,張守剛早在去年12月已經(jīng)離崗,今年1月份已自動離職,他被調查事項發(fā)生在就職前,和公司無關。
除了這三家公司極力撇清,其他券商也人人自危。
4月19日,北京證監(jiān)局發(fā)文要求轄區(qū)證券公司開展債券交易業(yè)務自查工作,重點關注代持業(yè)務規(guī)模、交易債券種類、交易對手的性質和信用等級,重點關注是否存在通過丙類戶進行代持養(yǎng)券的行為。不少券商因代持交易風控流程不嚴向監(jiān)管部門作出解釋和檢討。
北京一位券商固定收益部負責人告訴記者:“最近一段時間風聲比較緊,對公司進行了自查,對于以往代持的債券進行了清理,現(xiàn)在投資都比較謹慎了?!?/p>
不過他也告訴記者,債市仍然是中國最重要的市場,不會影響長期投資的決定。前期銀行理財產品“8號文”清理非標資產,增加了債券投資需求,過一段時間,債市會逐步恢復正常的交易秩序。
保險公司躲過一劫
相比券商、基金,在債券市場中,保險公司也是舉足輕重的機構,但是受到的沖擊最小。
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差別?《投資者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保險公司代持違規(guī)比較少,雖然有大量的資金持有債券,但基本上持有到期,不會頻繁地擴大杠桿。杠桿率通常比較低,僅有1.1倍,也就是說買100元的債券,最多能放大到110元的債券。
新華保險資產管理公司一位投資經(jīng)理告訴本報記者,保險公司即使代持,也不會像其他機構那樣無限放大杠桿比例。部分保險公司會將債券代持后擴大的資金投資權益市場,博取相對高收益。
除了杠桿率低外,上述人士還提到一個原因,即規(guī)則的問題,保險公司沒有銀行間市場的交易資格。以前保險公司有過交易資格,但是拿到資格后,保監(jiān)會說還沒有制定細則,不能參與。所以保險公司規(guī)避了這部分風險,在債券風暴中躲過一劫。
其三,保險公司對于收益率要求沒有那么高。在他們的機構持券名單上,主要是高等級信用債,在點位上套利不容易。
部分機構趁機套利
在這場風波中,各類固定收益產品的銷售遇到了難題。
自去年以來,固定收益產品不僅成為公募基金發(fā)行的主力,也成為券商資管重點開發(fā)的領域,很多的發(fā)行都能達到幾十億元的規(guī)模。但由于債市風波,很多持有人心存疑慮,機構投資者也開始提前贖回。
近期有消息傳出,平安保險清倉了債券基金。新華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的一位投資經(jīng)理告訴《投資者報》記者,他們近期也在拋售債基。
根據(jù)保監(jiān)會相關細則,如果哪只基金受到監(jiān)察機構的處罰,直接就要被放進保險機構的“禁投池”,這就會導致處罰之后,相應的基金有可能進入“禁投池”,進而引發(fā)保險機構的贖回潮。因為機構在債基、貨基里面的參與量比較大,基金為了保證流動性,就不會顧及債券虧損,而會看短期內能不能拋掉債券。
代持在債券上漲的情況下問題不大,但下跌時,由于是杠桿操作,會加速機構的拋售,債市的壓力很大。
不過并不是所有的債券從業(yè)人士都很悲觀,相反有人認為,這是趁機吸納的好時機。
一位公募基金固定收益部投資總監(jiān)告訴《投資者報》記者,債券市場由于前期上漲得太厲害,沒有什么配置價值了,原本就面臨調整,這次檢查風暴恰恰給了債券市場一個調整的導火索,最近下跌反而讓債券市場有了交易性機會。
在他看來,如果不是“出事”的基金,短期價格波動并不可怕,很可能馬上彈回去。相反,這兩天應該趕緊申購,等到贖回潮過去后,價格就會恢復,短期能套利1%、2%的機會就過去了?!傲硪环矫?,保險、銀行理財、券商對于債券的配置需求還是很大的,這決定了債券市場不可能持續(xù)調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