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巫,一位激情四溢的母親,她有一個非常漂亮且擁有新西蘭血統(tǒng)的兒子Sam。小巫雖然是地道的中國人,但是她在美國生活工作了8年,因此,她沒有采用中國傳統(tǒng)的育兒方法,更多的是以國外的育兒書籍為指導。小巫認為中國式的育兒方法根本不科學,當然在她看來,由于西方國家很早就開始在育兒領(lǐng)域中進行研究,所以西方的育兒理念自然是科學的,也是她首選的。她長期倡導的一個育兒觀念是:“讓孩子的需要做主?!泵慨斝∥渍f到中國家長不讓孩子做主時,情緒激動,語調(diào)高昂。
小巫從母乳喂養(yǎng)開始,實行一種新的育兒方式,讓孩子自己做主,孩子什么時候想吃就什么時候吃,想要多少給多少。小巫說:“每當Sam想吃奶的時候無論我在哪里,無論我在做什么,我都會第一時間滿足我的孩子,這樣他就會明白,他是被人愛的?!?/p>
在教育方面,小巫從不像中國家長那樣采用灌輸?shù)氖侄危茉缇徒虝『⒆诱J字、背唐詩,Sam現(xiàn)在2歲半,僅僅能把1到10數(shù)完,有時說些12、14之類的;曾經(jīng)自己琢磨出來1加1等于2;因為經(jīng)??础禘lmo’s ABC》那本書,認得幾個字母……在中國人眼里,Sam屬于“不太有知識”的那種小孩。
媛媛的兒子是今年4月底來到這個世界的。生完孩子的三四天,媛媛也想洗澡,但是她的母親不讓,堅持要她坐完小月再洗澡,于是媛媛在生產(chǎn)后的第12天痛痛快快地洗了個澡。而孩子在滿月之前每天都是擦洗并沒有放在澡盆里給孩子洗澡。
媛媛算得上是年輕媽媽,雖然她沒有按照中國最傳統(tǒng)的習俗坐月子,但是她也沒有采取純西化的方法。對于孩子的教育,媛媛則有自己的觀念。她不認為一切都應(yīng)讓孩子的需要做主。媛媛不認同西方的自由式教育,她覺得西方自由式的教育使孩子們更散漫,雖然他們的想象力很豐富,但是他們可能沒有一些最基本的常識。從教的媛媛經(jīng)常接觸很多外國小孩,有一次她讓一個加拿大的華裔小孩畫一朵花,可他說不會畫。當老師告訴他先畫一個花芯,再畫幾個花瓣后,小孩仍然置之不理。相比之下,中國的孩子就顯得謙虛多了。
“新一派”的中國85后、90后開始加入媽媽的行列,育兒向西or東行?
中與西:無形中融合
《華爾街日報》一篇題為《為什么中國媽媽更勝一籌》的文章曾引起全球范圍內(nèi)的轟動,文章作者“虎媽”蔡美兒講述了自己對兩個女兒奉行的“中國式嚴教”助其成才,迅速掀起了一場中西教育觀爭論。
正如“虎媽”在文中總結(jié),中國父母和西方父母的心理定勢中有三大不同點:
第一,西方父母非常擔心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他們非常擔心孩子在沒有做成某事后的感受,所以他們不斷地告訴孩子:你曾經(jīng)在某個測試或某個獨唱會上表現(xiàn)得是多么的棒??!換句話說,西方父母關(guān)注的是孩子的心靈,中國父母不是。
第二,中國媽媽認為孩子應(yīng)該感激他們?yōu)槠渥龅乃惺虑?。有這種想法的原因不是很清楚,不過很可能是由于子女要孝順父母的儒家觀念,再加上父母也為了孩子做了許多犧牲,中國孩子要花很多時間來服從父母,讓父母感到自豪。
第三,中國父母相信他們知道什么對孩子最好,所以就無視孩子們的要求與愛好。這就是中國女孩不能在中學交男朋友,孩子不能外出宿營的原因。
去年12月公布的“學生基礎(chǔ)能力國際測評項目(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PISA)”的測試結(jié)果中,美國學生的成績懸在中游,上海學生則是大獲全勝。教育專家們解釋為,中國學生比美國學生更用功、精力更集中,在學習上花的時間更多。奧巴馬總統(tǒng)在去年12月的一次有關(guān)教育的講話中提醒人們,美國現(xiàn)已處在像前蘇聯(lián)人造衛(wèi)星領(lǐng)先上天的時刻,表明了他國在競賽中超越了一直是常勝者的令人感到羞辱的現(xiàn)實?!稌r代》發(fā)表評論說,這讓全美的父母們感到驚愕,“難道我們就是虎媽所說的‘失敗者’?”
有不少華裔母親指出,在家庭教育方面沒有絕對成功或失敗的方法,只有是否適合自己孩子的教養(yǎng)方法。蔡教授的教育方式根本不能代表中國媽媽,許多教育方式過于嚴苛不近人情。
有網(wǎng)友評論指出,其實如今的中西方教育觀已經(jīng)在無形之中融合,中國媽媽也會采用積極鼓勵的方式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也有讀者認為盡管中國式的教育方式能讓孩子獲得全A,但這些實例都說明這種教育會導致創(chuàng)造力不足,比如過去100年來,華裔科學家只有10人獲得了諾貝爾科學獎,而美國人卻獲得了300項諾貝爾科學獎;而人口更少的猶太人則僅以占世界1%的人口,卻奪得諾貝爾科學獎25%的份額。
本欄目責任編輯: 張毅(zhangyisur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