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之差,原意是只相差一個字,用來比喻相差很少?,F(xiàn)多在后面加上“謬以千里”“相差萬里”“天壤之別”等詞語來比喻相差一字的重要性。漢字博大精深,應(yīng)用中若有一個字錯認、錯寫或漏寫、顛倒等,都可能會造成很大的謬誤。不信,大家就來讀讀下面這個小故事吧。
漏寫一字巧機辯
乾隆皇帝有一次閑游清漪園,心舒意暢,閑談中得知隨行官員曹秀先(翰林院編修,《四庫全書》館總裁)字寫得好,就順手將自己的白紙折扇遞給曹秀先,命他寫個扇面。曹秀先素知乾隆是個多才多藝,卻善于挑剔的皇帝,誠惶誠恐,不敢自己做詩,唯恐萬一疏忽惹來災(zāi)禍,但又不得不寫。為保險起見,他就寫了李白的《早發(fā)白帝城》。寫好后乾隆一看,立即變了臉色,嚴肅地說:“減去一字,是何居心?”曹秀先接過來一看,大吃一驚,果然第一句“朝辭白帝彩云間”少寫了一個“間”字,這欺君之罪非同小可。焦急中,忽然計上心來,笑著奏道:“李太白《早發(fā)白帝城》萬口流傳,書寫者眾,千篇一律,早已失去新鮮趣味。為此,臣斗膽將其改寫成一首靈動活潑的小詞,以愉圣心,豈不有趣?”隨即朗聲吟道:“朝辭白帝,彩云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鼻∫宦?,果然新鮮別致,大加贊賞。
想一想
顛倒一字減罪刑
清末,山東某地有一富豪公子,不務(wù)正業(yè),橫行鄉(xiāng)里。有一次在鬧市中縱馬飛奔,將一老人踏死,當即被眾百姓扭送官府,押入死牢。其父母花重金請一位刀筆吏幫忙為之緩刑,刀筆吏查閱案卷,見結(jié)論有“跑馬傷人致死”一句,提筆將“ ”二字顛倒一下,成了_________。如此一改,罪不在故意,既可免刑,更可免死。又唆使其家人賄賂知縣,幾經(jīng)打點,改判賠償重金,道歉認錯,教育釋放。一樁死刑案,就在這文字游戲加賄賂的陰謀下給顛倒過來了。
你知道這位刀筆吏是如何修改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