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引起瀝青混凝土路面出現(xiàn)坑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水損壞、材料不合格、施工控制不嚴、車輛的超載等,如何根據(jù)坑槽的類型來采取對應的措施來進行修補是值得我們探討的問題。
【關鍵詞】瀝青混凝土路面;坑槽;成因;類型
公路路面長期承受著車輛載荷的作用,加上外界各種自然環(huán)境的長期侵蝕,瀝青路面材料會逐漸老化,特別是最近幾年來車流量的增多和車輛超載現(xiàn)象的普遍存在,路面承受著超過設計值的作用力,導致瀝青混凝土路面出現(xiàn)網(wǎng)裂、松散、坑槽等各種病害,影響到了公路的服務水平。在這些病害中,坑槽對行車的危害是最大的,處理的難度也是最大的,投入的資金也較多,因此,制定科學有效的措施,是延長公路使用壽命的保障。
一、瀝青混凝土路面坑槽成因分析
1.材料不合格。在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過程中,若采用的材料不合格,將導致瀝青混凝土的粘附性較差,引起瀝青混合料出現(xiàn)“貧油”現(xiàn)象,施工完以后,在車輛載荷的長期作用下,由于材料不合格而引起路用性能不合格,從而導致各種病害的出現(xiàn)。
2.水損壞。水損壞是導致瀝青混凝土路面出現(xiàn)坑槽的主要原因之一,水對瀝青混凝土產(chǎn)生軟化作用,導致瀝青混凝土強度的降低,降低瀝青與集料的粘附性,從而造成瀝青混凝土出現(xiàn)松散、跑料現(xiàn)象,從而形成了坑槽。
3.施工控制不嚴。在施工中由于控制不嚴造成的瀝青混合料產(chǎn)生離析、夾層以及瀝青混凝土路面壓實不達標等,都是瀝青混凝土路面發(fā)生坑槽的隱患。壓實度不夠是造成混凝土早期破壞的一個重要原因,根據(jù)相關的材料顯示,大多數(shù)瀝青混合料的空隙率為3%~5%,施工完以后,要求孔隙率低于8%,但是在實際中,經(jīng)過2-3年的營運,理論是可以達到設計值,但是若路面壓實不夠,造成空隙率高于8%,就會造成滲水現(xiàn)象的發(fā)生,引起路面的松散。
4.其它因素。事故車輛的擠壓、劃刮和油污都會造成瀝青混凝土路面的坑槽病害。
二、坑槽常見類型
1、路面厚度不夠性坑槽。路面基層的局部出現(xiàn)了不平,或壓實不夠,在后期車輛的載荷作用下出現(xiàn)了不均勻下沉,從而導致瀝青路面出現(xiàn)容易遭受破壞,直接導致坑槽的出現(xiàn)。
2、粘結層不牢坑槽?;旌狭显跀備伒臅r候,若路基下表層有各種雜物的出現(xiàn),將使得上下層直接不能很好的粘結,從而會形成坑槽。如橋面上形成的坑,這類坑槽修補二次損壞頻率較高,一般應在底層先打入砼上面層再用瀝青料填補修復。
3、水損害性坑槽。這種坑槽是瀝青路面早期破壞中最常見的坑槽,水損害造成的破壞往往是從中面層開始的,水分滯留在中面層,造成瀝青混合料中瀝青膜與集料進行脫離,從而造成集料在荷載的作用下對基層產(chǎn)生力的作用,基層的局部松落形成灰漿,從路面的縫隙向上擠出來,在瀝青路面上形成白色的唧漿。如此循環(huán)不斷,形成了水損害性坑槽。
4、運營期間車輛造成的坑槽。在運營期間,難以避免的會出現(xiàn)車輛鋼圈或車輛重物刮撞導致路面出現(xiàn)坑槽,或由于機油、柴油滴漏在路表面,引起瀝青被稀釋,造成瀝青路面粘結力下降,集料散失而形成坑槽。
三、維修方式
1、直接填料式坑槽維修技術。填料式坑槽維修的特點是及時性、廣泛性、臨時性。適用于不同的季節(jié),要求維修設備簡單,維修時間短。他的操作方法是把坑槽內的雜物清理干凈,直接填充瀝青混合料經(jīng)過碾壓成型。
2、挖填式坑槽維修技術。挖填式坑槽維修是目前公路小修保養(yǎng)中最常用的維修方法,它是將不規(guī)則的病害坑槽,用專用工具切逢機,將病害路面與好的瀝青路面的結合部作徹底分割。切割成規(guī)矩的長方形或正方形,并且將病害路面的底部處理徹底,一直挖到完好底面部分。這樣處理過的坑槽比較徹底。在處理后的坑槽表面噴上薄薄的一層改性乳化瀝青,再添入熱瀝青混合料。然后碾壓成型。
3、預熱式坑槽維修技術。預熱式坑槽修補技術主要是通過養(yǎng)護王修補車上的發(fā)電機發(fā)出的電源,帶動紅外線加熱墻對瀝青路面的坑槽進行加熱處理。使坑槽部分實行熱再生,然后根據(jù)現(xiàn)場情況再加入新料,攤平后進行碾壓成型,開放交通。
四、修補工藝
1、路況調查:對路面出現(xiàn)坑槽的樁號、坑槽的面積以及損壞程度進行調查記錄。
2、準備工作:出車前應檢查修補車發(fā)動機燃油、液壓油等是否符合要求,不足的要進行補充;檢查液壓系統(tǒng)、燃氣系統(tǒng)、電氣系統(tǒng)和瀝青拌和滾筒系統(tǒng)工作是否正常;檢查發(fā)電機、液化氣罐等是否固定;啟動發(fā)動機,按要求檢查各種儀表、指示燈是否正常,讀數(shù)是否正確。
3、根據(jù)路況調查記錄的坑槽面積攜帶足夠的材料、維修坑槽所需的工具以及按《公路養(yǎng)護安全作業(yè)規(guī)程》(JTGH30—2004)帶好各種標志牌和錐形標[1],所有施工人員上路施工時必須穿著反光標志服。
4、修補人員(一般4~5人)到達現(xiàn)場后,按規(guī)范要求擺放標志牌和錐形標。
5、用直尺測定破壞部分的范圍和深度,按“圓洞方補、斜洞正補”的原則,用直尺劃出輪廓線,在劃的過程中要求邊線順直,不能彎曲或傾斜,確保挖出的坑槽要規(guī)整,一般為長方形或正方形。
6、開槽:用液壓鎬沿所劃輪廓線開鑿,槽壁應垂直,一直開到坑槽底穩(wěn)定部分,其深度不得小于原坑槽的最大深度。
7、清理:用壓縮空氣吹盡坑槽內的浮灰或零散粒料,并將坑槽周圍的浮灰及粒料清掃干凈。
8、涂粘層油:對槽底、槽壁涂刷乳化瀝青粘層油。
9、鋪料:待料倉中瀝青混合料達到130℃時,將料子放入坑槽內并用耙子將粗細混合料攤鋪均勻,坑槽邊緣填入細料整平,填入混合料時應考慮松鋪系數(shù),即根據(jù)坑槽深度,在4cm左右深時,應高出原路面約1cm;在4cm~7cm深時,應高出原路面約1.5cm,坑槽深度≥7cm時應將瀝青混合料分兩次或三次攤鋪和壓實。
10、碾壓:將坑槽邊緣周圍的廢料清除干凈并回收,用壓路機碾壓,先壓接縫處再由邊到中順序碾壓1~2遍,最后振動碾壓3~5遍,也可以根據(jù)實際來確定碾壓的遍數(shù)。并且在碾壓的時候,對于周邊多余的填料要及時進行清除,若發(fā)現(xiàn)四周的料少了,要及時進行填補。
11、清理施工現(xiàn)場:在施工的過程中,對于所產(chǎn)生的廢棄材料,應該扔到指定的地方,及時對現(xiàn)場進行清理,確?,F(xiàn)場的安全。
五、總結
無論是什么原因導致瀝青混凝土路面出現(xiàn)坑槽現(xiàn)象,都應該采取對應的措施對其進行修補,確保路面的質量。我們應該嚴格控制施工質量,做好現(xiàn)場的施工工作,并且做好預防性養(yǎng)護工作,盡量減少坑槽病害的發(fā)生。
參考文獻
[1]李春雷,張?zhí)欤緯詵|.瀝青路面坑槽修補工藝的研究[J].筑路機械與施工機械化,2006(08)
[2]萬里.瀝青混凝土路面工程病害及防治技術淺析[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yè),2009(07)
[3]趙亞明.淺談瀝青路面病害和質量控制措施[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yè),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