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酷熱、悶燥的天氣里,人也難免心浮氣躁。但對面的劉婧卻給我?guī)砹艘唤z清涼。未施粉黛的面容,水藍色的T恤,真誠而不設(shè)防的剖白,都帶著一種這個年齡的女孩獨有的澄澈。
但年輕的劉婧似乎又有一種超乎年齡的淡定。清純甜美的她在節(jié)目里通常是波瀾不驚。她的表情、語言不是濃烈的,不是氣場十足或咄咄逼人的,而是淡淡的,沒有壓迫感的。循著這樣的表象走人她的內(nèi)心,我發(fā)現(xiàn)了一片在如今喧囂、浮躁環(huán)境下顯得有些超脫的云淡風輕。
接受挑戰(zhàn)
“樂羽”變回“劉婧”
入行的最初幾年,劉婧的名字是“樂羽”。她至今還記得第一次上電視的耶天:2005年11月19日。
那時正在北京廣播學院上大四的劉婧,和同班的吳樂冶—起被北京臺選中,以“樂文”、“樂羽”的藝名搭檔主持《每日文娛播報》。兩個同齡的南方女孩在其后的幾年成為了京城觀眾熟悉的一對“姊妹花”。
2011年11月,重組后的北京衛(wèi)視向劉婧發(fā)出了邀請。于是播報臺上的“小花”變成了訪談節(jié)目主持人,“樂羽”從此成為了歷史?!拔移鋵嵧ι岵坏玫?,畢竟在《播報》那么多年!但說實話,那時我有種遇到瓶頸的感覺,它畢竟是一檔播報節(jié)目,我能學到的東西已經(jīng)很有限了。當時也覺得可能是該換換地兒了。不然我怕我越來越有隋性!”
時至今日,劉婧覺得“我這個選擇特別正確!收獲挺多的!”
在北京衛(wèi)視,劉婧主持過多檔節(jié)目。做得最多的是訪談。當時《BTV秀場》的幾檔節(jié)目,劉婧幾乎都主持過。主持《養(yǎng)生堂》則是從去年下半年為悅悅代班開始的。當時的她出于“挺喜歡這個節(jié)目,而且能學到東西?!苯Y(jié)果雙方一拍即合,于是劉婧成了與悅悅輪流常年“坐堂”的主持人。
除了訪談節(jié)目,在中午播出的軍事紀錄片節(jié)目《博覽》中,劉婧會穿著迷彩眼,在坦克訓(xùn)練基地,在航母上,在抗美援朝紀念館……全國各地的跑?!半m然那個節(jié)目主持人只是串場,但它還是教會了我怎么講故事,如何讓大家喜歡聽!”
人行8年,這兩年是劉蜻覺得最充實的?!靶l(wèi)視對我的成長助力特別大。因為在這個平臺上,你要做出好節(jié)目,壓力是特別驚人的!”
走向成熟
學會控場和聊天
從文娛播報到訪談節(jié)目,劉婧轉(zhuǎn)型之初也曾經(jīng)歷挫折。
曾經(jīng),劉婧和董路搭檔主持科教頻道的《非常向上》,“董路哥很有資歷,我們倆共同主持時他在氣場上是明顯壓過我的,我可能都搶不到說話的機會。有朋友問我:你怎么不說話?錄了一期節(jié)目只看你說3句話!所以有一段時間我很難找到平衡的感覺和場上的控制感,特別痛苦。”
但痛苦歸痛苦,劉婧很清醒:“那也是一個再學習的過程!我以前沒做過訪談節(jié)目,不知道怎樣和我的嘉賓聊天是他們愿意聽的,也不知道怎么樣問題才有的放矢。所以我就注意學習董路哥的提問、總結(jié)、調(diào)侃的方式。與其你問的是特別白癡的話,不如一次你就問3句話,問到點兒上!”
不只是董路,“我會向每一個搭檔學習,努力學到他們的精華?!苯Y(jié)果,抱著學習態(tài)度的劉婧確實學到了很多,錄制時話越來越多了,感覺也越來越好。后來,《非常向上》的主持搭檔變成了海陽,“我們是同輩的,所以有很多有商有量的東西,合作性會更強,而且有很多時候我也可以主導(dǎo)了,所以這個節(jié)目讓我學會了在訪談中該如何控場,知道該怎么把握節(jié)奏,話題說到哪兒可以打住,說到哪兒得追問?!?/p>
劉婧感慨:“主持人這個行業(yè)以前說是吃青春飯的,但是我現(xiàn)在覺得,主持^越老、積淀越多,越值錢!”深知這一點的劉婧,不僅在工作中學習、實踐,還沿襲著自幼以來的習慣——讀書。她的家里,好幾面墻的書柜里排滿了各類書籍,她的包里、車上永遠有書,手機里也有書。沒事的時候就會翻出來看一看。“我特別堅信一點:人和人的區(qū)別不在于上班時制什么,而在于每天下班之后在做什么。有的人在喝酒、聊天;有的人在散步遛彎兒,有的人在看電視,有的人在看書。有的人在練琴,有的人在練毛筆字……真的不一樣!一天不覺得,一個星期不覺得,一年肯定有不同,10年就更不同了!”
享受“采氣”
在節(jié)目中經(jīng)歷更多人生
能成為訪談節(jié)目主持人,劉婧覺得自己“很幸運”:“每一次跟別人談話都會積累一點東西,每見一個嘉賓都能體會一個人生。楊瀾曾經(jīng)說過:這是一個采氣的過程。”
目前《非常向上》正在做一個百歲老人系列訪談,“每錄一期真的能夠感受很多!人家活了100多歲,那是一個寶庫!”劉婧錄制的第3期的那位整100歲的老爺爺姓郭,“他曾經(jīng)當過牧師,是一個活得特別豁達的人。他老伴死的那天,正好是他們的金婚紀念日剛過。當時他正給老伴沏茶,結(jié)果這時老伴急病發(fā)作,瞬間就走了!他馬上給孩子們打電話,之后就起身到房間里拿了一本唱詩經(jīng),唱完了圣歌,送老奶奶走,沒有哭;他喜歡看足球。我們問他:中國足球您失望嗎?老人回答:‘他們會好的!’家里有了麻煩事兒,老人說:只要活著,都會好的!他見過的事兒太多了,在他眼里,所有的都是過眼云煙。他活得太明白了!”
劉婧覺得自己“特別幸?!?,因為“我的愛好和我的工作是完全一致的,所以我每天錄像的時候能特別享受這個過程!”但她也一度很苦惱,“我找不到自己的定位和風格,這個問題現(xiàn)在依然無解。”劉婧說,她只是希望“觀眾看我的節(jié)目會覺得很舒服;我的嘉賓跟我聊天時特別有傾訴欲,錄制結(jié)束時他會覺得意猶未盡!”
開心懊惱
有時只為節(jié)目中的一句話
劉婧很愛自己的這份工作,為它喜、為它悲。
“節(jié)目錄得不好的時候,我會難過很久?!庇袝r候劉婧會因為一句話說得不好而懊惱,“那個時候我就會坐在車里,不動,一個人待著。我會跟編導(dǎo)溝通,聽聽他們的建議,之后我再總結(jié),就像過電影一樣復(fù)排整個節(jié)目:我為什么這句話是這樣問的?可能換一種方式問會更好?為什么他說到那兒的時候我沒有打斷?這個問題可能我追問一下會更好……這個過程大概會好幾個小時?!?/p>
如果節(jié)目錄得自己感覺很精彩的時候,劉蜻會特別高興,“可開心了!”比如那天早上在《非常向上》錄完100歲的郭爺爺?shù)墓?jié)目后,那一整天她的心情都特別好!“錄完后我給我媽打電話說,今天我遇到了一個老爺爺,這個老爺爺讓我學到了好多東西,不僅讓我整個錄像很順利,還使我有了心靈上的提高!”
自認普通
“觀眾把我當鄰家女孩很幸?!?/p>
有觀眾評價劉婧“有潛力,有個性,有特色,但不夠自信?!?/p>
已經(jīng)為很多觀眾熟悉和喜愛的劉婧的確是個不自信的人。高中時是?;ǎ?004年大學期間又曾經(jīng)拿到“南京形象大使”冠軍的劉婧,總覺得自己不好看、“聲音也很難聽”;自幼擅長彈鋼琴、拉大提琴的她2010年曾在節(jié)目里展示過鋼琴技藝,而且是當著郎朗的面。當時郎朗的評價是“挺好的”,劉婧半信半疑:“他總不能不給我面子說特別差吧!”
劉婧認為,不自信不是壞事,“一個人不自信才會有更多的成長空間。我沒有那么好,我憑什么自信!除非有一天我覺得我已經(jīng)很好,我不需要再努力。否則我相信我這一輩子都會不自信!”
當主持人后,生活中永遠不化妝的劉婧在公共場合經(jīng)常被認出來。她笑說認出自己的“以前都是年輕人,看《播報》的?,F(xiàn)在都是阿姨,看《養(yǎng)生堂》的!”阿姨們對劉婧親切,就像對鄰居家的女兒一樣!她們會告訴她:哎,你今天表現(xiàn)真不錯!哎,你今天穿的那條裙子真好看!哎,那個藥茶叫什么來著?“我就覺得特別滿足,別人可能體會不到那種感覺!我就是一個很普通的主持人,我的工作就是給大家介紹我認為對的東西。我覺得這是特別幸福的事兒。我希望我是個能給人帶來溫暖的人,是個讓人覺得親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