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作文難,難就難在學生缺少寫作素材,而這些寫作素材的積累,又要靠平時多觀察、多留意身邊所發(fā)生的各類事情所得。由此可見,培養(yǎng)小學生作文觀察能力,尤為重要。它是提高小學生作文水平的主要途徑之一。
培養(yǎng)興趣捕捉看點厚積薄發(fā)受認知水平和生活經(jīng)驗的影響,小學生在進行習作時,往往是抓耳撓腮、無從下手,總覺得沒有什么內(nèi)容可寫,即便是成文之后,也常常是空話連篇、言之無物,甚至有很多學生出現(xiàn)抄襲現(xiàn)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小學生的年齡較小,生活經(jīng)驗缺乏,而且不善于觀察周圍的事物,所以寫作上的一些素材積累過少。“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離不開生活”,生活是一切創(chuàng)作的根本和源泉。我們的生活中處處有激發(fā)學生寫作練筆興趣的好機會,生活中的許多事物都是需要我們?nèi)チ粜牟拍苡^察到,去思考才能捕捉到的。因此,我們要注意引導學生多觀察生活中的奇異現(xiàn)象和多參與沸騰的社會生活,為寫作積累素材,只有這樣,一篇篇張揚著個性,流淌著真情,洋溢著才思的文章,才會從孩子的筆端涌出來。
一、培養(yǎng)觀察興趣,養(yǎng)成良好習慣
生活是美好的,生活中的美無處不在,我們要善于捕捉、觀察、發(fā)現(xiàn),才能充實頭腦,美化心靈,只有通過觀察才能認識客觀世界,才能從不斷的觀察思考中積累寫作素材。因此,為了讓學生寫好作文,我們要在平時就注意學生仔細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從興趣入手,養(yǎng)成良好的觀察習慣。小學生總是抱怨生活單調(diào),無物可寫、無話可說。究其原因,主要是他對生活缺乏觀察或者不習慣觀察思考,再加之受各種心靈因素的影響,往往在觀察事物時,不夠仔細、不夠深刻。寫出來的文章自然會缺乏真情實感。
盡管小學生的生活范圍狹小,所見所聞有限。但是,就是這么一方天地已經(jīng)足以讓學生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惡丑,只是我們平時指導的不夠,因此只有在日常教學中指導學生對周圍的事物多看、多思,才能促使學生形成自己的思想,對周圍的點點滴滴,持有自己獨到的看法和見解。并及時把看到的、想到的記錄下來,養(yǎng)成良好的觀察思索的習慣。指導學生進行觀察時,要選擇學生好奇的有趣的事物進行,不斷地培養(yǎng)觀察興趣。春暖花開時,帶學生去野外觀察自己所喜愛的景物、人物、動物、植物等;觀察日常生活中經(jīng)歷的各種場面,把細節(jié)記錄下來;待人接物時,要注意觀察現(xiàn)場人物的舉止言談……久而久之地就會對身邊發(fā)生的事情產(chǎn)生興趣,在觀察的同時,自然就養(yǎng)成了良好的習慣。
二、明確觀察目的,捕捉事物特點
小學生年齡小,生活閱歷少,往往對身邊的事物走馬觀花,抓不住事物的特點。因此,在指導學生觀前,先要明確觀察的目的,用發(fā)現(xiàn)的眼光,去捕捉生活中的感興趣的景、物、人、事。為以后的寫作積累起豐富的素材。
為了能夠讓學生在觀察事物時,能有所把握,可以在觀察前多讀一些類似課文,并以其為例,加以借鑒。而且要注意觀察的順序,要有側(cè)重點,如在精致觀察中要注意遠近、上下、內(nèi)外、高低等順序關系。移動觀察時,要做到景隨步移,記敘時把觀察點交代清楚。把握好這樣的順序關系,就能抓住體現(xiàn)事物本質(zhì)特征的地方,確定好觀察的重點。以《趙州橋》為例,文中有這樣一段描述:“大橋洞頂上的左右兩邊還各有兩個拱形的小橋洞,平時河水從大橋洞流過,發(fā)大水的時候,河水還可以從四個小橋洞流過……通過這段描述,我們完全
可以看出,作者就是抓住了觀察的重點,按順序進行了描寫,層次清晰、條理分明、重點突出,給人以完整的印象。這些觀察方法都是值得我們借鑒的。
三、觀察練筆同步,提高寫作水平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的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這就為我們進行作文指導點明了方向。生活中有價值的素材,要靠積累,我們在授之于法的同時,還要指導學生去組織運用。才能厚積而薄發(fā),練就出一支生花妙筆。
豐富多彩的生活是寫好作文的源泉。教師要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學生去聽、去看、去想、去做,并告訴他們?nèi)绾温?、如何看、如何想、如何做,再把這些感受隨時寫出來,要勤于練筆,不必要受命題范圍、體裁形式的限制,只要能發(fā)揮自我,寫出真情實感就行。對于學生的習作,觀察仔細、描寫形象的要加以表揚,使其擁有成功的喜悅;對于觀察不認真、不仔細的,要進行談心鼓勵,不能一味地批評,建議其以自己的形式進行練筆、多談感受、在養(yǎng)成積累素材習慣的同時,觀察能力和寫作水平也自然就得到了提高。
總之,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想方設法多為小學生創(chuàng)造觀察的條件和機會,指導他們進行觀察的方法,形成良好的習慣,隨著學生觀察能力的提高,孩子們的作文就會言之有物,內(nèi)容就會豐富多彩。
參考文獻:
\[1\]田榮俊.新課程小學作文教學概論\[M\].上海遠東出版社,2001.
\[2\]郭晶.寫作興趣培養(yǎng)方法芻議\[M\].西南科技大學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