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學是一個難題,作文評改更是一個棘手的問題?,F在班大學生多,精批細改是不現實的,也勞而無獲。現在在作文教學的探索中,提出了許多方法,即指導學生寫作文和指導學生改作文兩方面的教學方法,在實踐中,我認為是比較可行的方法,值得研究和嘗試。
作文教學作文批改寫作興趣在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是重點和難點。學生作文,老師改文,這是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方法。凡從事語文教學的人都懂得“文不厭改”這個道理,作家的文章是改出來的,學生的作文也是修改出來的。真正的作文教學包括“指導做”和“指導改”兩方面的內涵。所以作文教學除了作文前的指導外,重在作文的講評。要做好這項工作,關鍵在于做好作文的評改。但現實情況是,大班額的教學,對作文的詳細評改提出了挑戰(zhàn)。精批詳改,不僅不現實,還事倍功半。如何評改好學生的作文,才能收到更大的效果?我認為應做好以下幾點工作。
一、要根據文章體裁評
改文章體裁,就是文章的表現形式,不同的文章體裁就有不同的表現形式。記敘文是通過記人記事來表達一定的思想內容的。教師評改學生的記敘文,主要看事情發(fā)展的時間、地點是否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發(fā)展、結果是否流暢明白。所選事例是否典型,人物言行是否能表現人物思想性格,突出主題思想。議論文,如果論點鮮明正確、論據充分有力,論證嚴密、有充分的說服力,就是一篇成功的習作。說明文,第一,要看被說明的事物的特征抓住了沒有。如果抓住了事物的特征就抓住了事物的本質。第二,要看被說明的事物的順序是否合理。符合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的順序,就是合理的順序。第三,要看說明的方法是否正確。說明方法正確,就能準確、清楚地說明事物的特征。最常見的說明方法是有舉事例、分類別、列數據、作比較、畫圖表、下定義、作詮釋、打比方、摹狀貌、引資料等10種。寫說明文要根據說明對象的特點及寫作目的,選用最佳方法。第四,要看語言的運用情況。一般性說明文,要求語言簡明,樸實;文藝性說明文要求語言準確、生動。如果說明的特征、順序、方法、語言符合上面要求,就是一篇好的說明文。
二、要按照每次作文的要求評改
按照作文教學計劃,每次作文都有一定的要求,如果學生的習作符合這次作文的要求,就算達到了目的。這樣的單項訓練,有的放矢,學生對作文要求容易掌握,效果也比較好。例如,作文《一件小事》,作文要求選取生活中看似簡單瑣碎的事,透過現象挖掘“小事”所含的“大道理”。從而引導學生養(yǎng)成善于觀察生活細節(jié)和善于思考的習慣。又如,作文《母愛》。這種題目的作文,主要是要求通過母親日常生活中有代表意義的言行,通過母親的一言一行體現母親對兒女無私的摯愛。作文要求選取母親日常生活中的細節(jié),從細微的言行中折射母親的偉大和無私。同時,要求作文行文抒情氣氛濃厚,字里行間體現對母親深深的敬意。只要學生選取的事例典型,人物語言運用恰當,能充分表現主題,就是一篇成功的習作。
三、要根據學生的實際作文水平評改
作文批改也要采用因材施教的原則,根據學生的實際作文水平評改。例如根據平時掌握的學生的寫作的實際水平,批閱時,先總體瀏覽一遍,把學生的作文根據優(yōu)劣大體歸類。這樣便于教師詳細評閱,也便于教師課堂在課堂上做到有的放矢的講評。個別學生的作文教師可以和作文學生當面評改,并指出作文的缺點。作文態(tài)度不端正,字體潦草應付作文的,要細心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使學生逐漸端正作文態(tài)度;文章結構混亂的,要幫助學生理清思路,指導學生如何行文布局;立意有問題的,要幫助學生學會立意的方法。這樣的單兵教練的方法,只要持之以恒,作文水平差的學生就會慢慢得以提高。對提高班級整體作文水平是行之有效的辦法,更是提高學生作文能力事半功倍的方法。
四、提倡學生參與作文評改
先說一個普遍的現象,普通中學的學生,常常沒有改作文的習慣,往往是草稿上寫一遍,然后抄到作文本上了事,有些甚至下筆成章一遍過。這種現象,其結果是往往學生不知所寫,寫了等于白寫。至于作文課的訓練目的,效果如何,那就無需談及了,更為有害的是導致學生怕寫作文,厭惡作文課教學的現象。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十分重視指導學生修改作文,這里培養(yǎng)寫完“讀一讀,改一改”的習慣。
學生作文先打草稿,再自己修改,然后用心抄在作文本上,在這個基礎上教師要求學生互相批改作文,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在這種過程中,學生往往愿意讓班上作文水平高的,自己信任的學生給自己評改作文,相互琢磨、相互切磋、相互品評。教師可適時根據不同要求和作文體裁的特點,提出評改標準。讓學生了解什么樣的作文是好作文,什么樣的作文是差作文。這樣長期堅持下去,學生就逐漸掌握評價一篇作文的好會優(yōu)劣的方法,掌握不同類型作文的基本寫法。教師還要對學生互評的作文進行歸類,學生評改的基本正確的教師就認可了。學生評改得不夠理想的,教師要加以修正。這樣做,剛開始時,教師的工作量大,但只要堅持,反而會減輕教師的工作量。因為,學生的作文能力逐漸提高,學生互評的水平也越來越高。一般的錯別字,不通的句子學生就修改了,評語也越寫越正確,打分也越來越準確。這樣學生作文的積極性、主動性調動起來了,學生的作文水平也得到較快的提高。同時,這樣的作文方法不僅能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還會有效配合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分析、欣賞文章能力的培養(yǎng),從而有效促進語文教學質量整體的提高。
以上是我對作文評改的初步探索,也是多年來作文評改中比較成功的方法,學生只作文,教師只改文,或者學生只為作文而作文,教師只為改文而改文,這些都是牽制學生作文興趣,學生作文能力提高緩慢的原因,在作文教學改革的道路上,愿與大家共同探討。
參考文獻:
\[1\]陳淑美.開放式教學,讓學生作文彰顯活力\[J\].成才之路,2010,(04).
\[2\]葉竹富.于探究中學寫作文——研究性習作教學的初淺探索\[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8,(30).
\[3\]湯琰.如何將快樂融入作文教學中去\[J\].教師,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