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有句話,叫“做官要學曾國藩,經商要學胡雪巖”。一個人做官學曾國藩是沒問題的,曾國藩一生勤政廉潔,真心待人,不好女色,如果清代評選“全國十佳公仆”之類,他估計可以中選,但學胡雪巖則值得商榷,胡雪巖賺錢是把好手,人品卻不那么地道。
作為晚晴的“高富帥”,胡雪巖(字光墉)當然也有他的優(yōu)點。他做事舍得下功夫,肯動腦子。胡雪巖年幼家貧,幫人放牛為生。年紀稍大,被人薦往一個錢莊做學徒,干掃地、倒尿壺之類的活計。由于八面玲瓏,雇主很喜歡他,三年期滿,留他當了正式員工。胡雪巖做生意比較講誠信。同治年間,他開辦胡慶余堂雪記國藥號,聘請名醫(yī)整理古方,選配出400多種優(yōu)質中成藥,“胡氏避瘟丹”、“諸葛行軍散”、“八寶紅靈丹”在當時極受歡迎。為了保證質量,他所用藥材一律直接在產地采辦,鹿茸之類更是自設鹿場生產。胡雪巖最鼎盛的時候擁有資產3000萬兩白銀,另外還有萬畝良田,折算成如今的人民幣,應該有幾十億資產。然而,胡雪巖一生有兩點極為后人詬病,一是挖空心思巴結官員,經常將公家的錢變成自己的;二是私生活非常靡爛,極其不尊重女人。
有位士子叫王有齡,福建侯官人,道光時已捐了浙江鹽運使,但一直無錢進京。胡雪巖認定此君才學過人,日后必有發(fā)展,資助了王有齡500兩銀子,囑他進京趕快混個實職。王有齡果真是個福星,進京后遇到故交何桂清,何立即向浙江巡撫推薦王有齡作糧臺總辦。舊時糧臺總辦是個肥差,想弄錢易如反掌。王有齡咸魚翻身,胡雪巖立即開始收取“投資利息”,在王有齡的幫助下創(chuàng)辦了阜康錢莊。后來發(fā)生庚申之變,時任浙江巡撫的王有齡又委托胡雪巖辦糧械、經營漕運,讓胡雪巖大賺了一筆。傍官帶來的好處這么多,胡雪巖自然想永遠傍下去,為了繼續(xù)套牢王有齡,胡雪巖又想出了性賄賂的主意,花錢買了個叫蕓香的漂亮女子送給王有齡。
人算不如天算,1862年,太平軍攻陷杭州,王有齡自殺,左宗棠繼任浙江巡撫。胡雪巖決定將傍官事業(yè)進行到底,他曾在三天之內為左宗棠籌齊了十萬石軍糧,使左宗棠佩服得五體投地。在抓好軍隊后勤的同時,胡雪巖利用經常跟外國人打交道的機會,主動替左宗棠訓練了一支裝備先進、人數(shù)高達千余的外國雇傭軍,一方面算是替左分憂,另一方面也從中狠撈了一把銀子。后來,左宗棠調任陜甘總督,西征新疆,餉源不足,胡雪巖又代其向外國人借錢,累計1870萬兩白銀。蹊蹺的是,這筆借款利息占了一半——原來胡雪巖向外國人索取了巨額回扣。
胡雪巖極其好色。《胡光墉傳》載:胡雪巖“第宅園囿,所置松石花木,備極奇珍。姬妾成群,筑十三樓以貯之”。一到晚上,侍女會端上盛有各姬妾牙牌的銀盤,胡雪巖翻上一個,侍女就按牌上的名字叫某個姬妾侍寢,其排場堪比皇帝。
娶了十三個美妻靚妾不算,胡雪巖還經常強買民女,滿足了自己的欲望后,就給銀數(shù)百兩將其打發(fā)回娘家,任其改嫁,“凡買而旋遣者,殆數(shù)百人”。有時甚至隨意侮辱自己所娶女子的人格?!肚f諧選錄》披露了這樣一件事。某日,胡雪巖經過一家裁縫店,門口一個女子楚楚動人且身材苗條,胡雪巖的眼睛像釘在人家臉上。女子覺得不自在,急忙避入屋內。胡雪巖覺得自己的面子遭了損傷,派人拿著巨款向此女的父親提親,說是要納此女為妾。女子的父親經不住金錢誘惑,答應了。結婚當晚,胡雪巖一邊喝酒,一邊叫新娘裸體躺在床上,讓仆人舉著大蠟燭照亮,自己肆意觀看。欺負夠了,他對該女子說:“前幾天我想看,你不讓我看,現(xiàn)在你還有什么辦法阻止我?”說完推門出去,第二天派人對這個女子說:“這間房子里的所有物件你都可以拿走,你另嫁他人吧,我不要你!”
皇權下很難出品德高尚的企業(yè)家,道理很簡單:既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統(tǒng)治者想讓某個商人破產、流放、掉腦袋都是一句話的事情,自己無須付出任何代價,商人必然弱勢,在這種環(huán)境中,他們很難擁有長遠的眼光,傍官違法經營、追求肉體享樂等短期行為自然會層出不窮。就拿胡雪巖說事吧,胡雪巖不是一個不懂生意的人,否則,他開藥號就不會那么講誠信。然而,因為皇權政治特有的自私性,也因為商人趨利的天性,胡雪巖的經商和待人接物體現(xiàn)了鮮明的道德實用主義傾向:良好的操守能讓他馬上得到物質利益,他會主動追求;假若不能,他會立即將其拋棄。胡雪巖說過一句話:“我一不做官,二不圖名,但只為利,娶妻納妾,風流一世,此生足矣!”就是道德實用主義的自我招供。而道德實用主義恰恰是商業(yè)之大忌。
商道即人道,經商與做人永遠是兩位一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