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郭忠恕是我國五代末北宋初著名的界畫家,他的畫超凡脫俗,而郭忠恕是凡塵俗世中的一員,這是不可改變的事實,作為一個世俗的人有著超乎常人的精神境界,那就是脫俗,超脫俗世后就成了我們傳說中的神仙,后人稱郭忠恕為神仙的不計其數(shù),郭忠恕的畫中也多描繪仙境,其畫反映其人。
【關(guān)鍵詞】郭忠恕;界畫;世俗;脫俗
一、郭忠恕本人的脫俗
查閱資料稱郭忠恕為神仙的有:
“聞?wù)f神仙郭恕先,醉中狂筆勢瀾瀾;百年寥落何人在,只有華亭李景元?!?i “海南金元帥出此圖,與予三十年前張子有家觀摩詰真卷,無有不似者,則忠恕殆神仙者流,信名下之士不虛也?!?ii “郭恕先神仙也,……能畫,入神品?!?iii “恕先原是蓬山客,一段深情世卻無?!?iv。
從北宋的蘇軾到南宋的曹勛,再到元代均稱郭忠恕為神仙,這絕非偶然。本人從《宋史》中找到了一些根據(jù),郭忠恕“逢人無貴賤輒呼‘苗’” v這是在語言上異于常人的地方;“有佳山水即淹留,浹旬不能去” vi在行為上與傳說中的仙人類似,仙人一般都隱身在名山大川之中,比如昆侖仙山,郭忠恕遇佳山水則久留,外人見到會誤以為是神仙。根據(jù)史料記載郭忠恕長須美髯,在形象上與傳說中的神仙類似?!啊堕_元按樂圖》,周昉畫。是本蓋國初郭忠恕所摹,中有髯者乃恕先自寫真也。黃某書?!?vii “內(nèi)侍押班竇神興嘗館之,恕先美須髯,一日忽盡拔去。神興驚問其故。恕先曰:‘聊以效顰耳’” viii可見郭忠恕美髯?!盎蛴庠虏皇场?ix郭忠恕幾個月都不吃飯,當(dāng)然可能性不大,但是這句話從另一方面說明了編《宋史》的人—元脫脫,在他那個朝代是把郭忠恕神仙化的,而脫脫編《宋史》的依據(jù)是搜集資料進行匯集整理,那么也再次印證了在元代以前,即宋代時已把郭忠恕神仙化;“盛暑暴露日中,體不沾汗,窮冬鑿河水而浴,其傍凌澌消釋,人皆異之?!?x盛夏不出汗,隆冬體能融冰,這一方面說明郭忠恕心態(tài)超脫凡人,俗話說“心靜自然涼” 所以盛夏不出汗。另一方面說明郭忠恕體質(zhì)優(yōu)于常人,隆冬而浴就是我們現(xiàn)在說的冬泳,毛主席和鄧小平同志都喜歡冬泳,現(xiàn)代科學(xué)證明冬泳確實能增強人的抵抗力,在很大程度上增強體質(zhì),郭忠恕可能得益于冬泳,體質(zhì)超越常人。但是在那個年代看來這些行為是不可理解的,解釋不清楚的東西都?xì)w為神仙說,在中國古代歷來如此。明末清初的蕭云從是郭忠恕的崇拜者。黃鉞《畫友錄》和《蕪湖縣志》都記載了蕭云從出生時,其父夢見郭忠恕投胎的傳說,可見郭忠恕的神話在明末清初還在延續(xù)。
對郭忠恕之死的神話:
“時太平興國二年。已行至齊州臨邑,謂部送吏曰 :‘我今逝矣!’因掊地為穴,度可容其面,俯窺焉而卒,稾葬于道側(cè)。后累月,故人取其尸將改葬之,其體甚輕,空空然若蟬蛻焉?!?xi
“聞決杖配流登州,至齊州臨清,謂部送吏日:“我逝矣!因掊地為穴,度可容面,俯窺焉而卒,藁葬道左。后數(shù)月,故人欲改葬,但衣衾存焉,蓋尸解也?!?xii
“太祖有天下。忠恕以忤旨流嶺南(今廣東?。?,道死、槁葬”。xiii
《宋史》和蘇軾對郭忠恕死之前的行為描寫一致,即挖坑容面,俯窺而卒。活生生的人突然間去世應(yīng)該是很悲痛的事情,郭忠恕死前的行為卻是戲侃、滑稽,正是 “滑稽東方朔”xiv,這些都為郭忠恕的死亡增加了神秘色彩。郭忠恕死亡后的尸體也異于常人,《宋史·郭忠恕傳》說其尸體甚輕“空空然若蟬蛻焉”;《蘇東坡筆記》“但衣衾存焉,蓋尸解也。”《玉壺清話》卷二云:“他日親友與斂葬,發(fā)土視之,輕若蟬蛻,殆非區(qū)中之物也?!薄独m(xù)資治通鑒長編》卷十八說,“后將改葬,但得衣衾,蓋尸解云?!薄兜掠琮S畫品》說他“卒以傲恣流竄海島,中道仆地,蛻形仙去”;《宣和畫譜》又說“其官江都,逾旬失其所在。后閱數(shù)歲,陳摶會于華山而不復(fù)聞,蓋亦仙去矣?!痹谶@里有三種說法:一是尸體風(fēng)干,類似于埃及法老的木乃伊;以我們現(xiàn)在的科學(xué)知識都知道,木乃伊的形成是對尸體做了處理,然后又有特殊的氣候方能形成,郭忠恕“稾葬於道側(cè)” xv的方式,經(jīng)過幾個月的時間是不可能形成木乃伊的,“其體甚輕,空空然若蟬蛻焉” xvi其實想表達的是郭忠恕由肉體到仙家的蛻變,郭忠恕脫去了塵世的污濁,度化成仙。二是尸解,只留下衣物;郭忠恕葬在齊州臨邑,即現(xiàn)在的山東省聊城臨清,地處溫帶季風(fēng)氣候,屬半濕潤大陸性氣候,在這種氣候下經(jīng)數(shù)月尸解是有可能的,但是郭忠恕的尸解又與眾不同,只留下衣物,連骨骸都不見了,這當(dāng)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和第一種說法的寓意是一樣的,也在告訴我們郭忠恕的死并不是生命的終結(jié),而是脫離了塵世的苦海列入仙家了。三是蛻形成仙;這種說法更直接的告訴我們郭忠恕成仙了。
郭忠恕的神仙說在事實上掩蓋了其顛簸流離,被貶、被施刑、配隸、流放的悲慘經(jīng)歷,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們了解郭忠恕真實的經(jīng)歷,這是其負(fù)面影響。另一方面,把郭忠恕本人神仙化,就是在肯定郭忠恕本人的脫俗,這就直接影響了郭忠恕繪畫的格調(diào)——脫俗。郭忠恕的“脫俗”是刻在骨子里,流在血液里的,是用生命去譜寫的,是一般文人的“雅”難以相比的。這也是郭忠恕的繪畫無人能超越的難度所在,也是郭忠恕界畫的藝術(shù)魅力所在!郭忠恕仙去后,其畫“手澤漸難求,誰家耀箱帙”。xvii便是世人對其繪畫成就的認(rèn)可。
二、作品格調(diào)上的脫俗
閬苑仙境當(dāng)然是不染塵垢、脫盡俗氣的,郭忠恕作品無論從直觀的取材還是作品呈現(xiàn)出來的格調(diào)都是脫俗的,郭忠恕其人至真至純、超越塵世,其作品正如其人一樣。
宋李膺評郭忠恕《樓居仙圖》:“蕭散簡遠,無塵埃氣” xviii,這是郭忠恕作品格調(diào)高雅,脫俗。《野老紀(jì)聞》云:“或問新唐書與史記所以異。余告之曰:‘不辨可也。唐書如近世許道寧輩畫山水,是真畫也。太史公(司馬遷)如郭忠恕畫天外數(shù)峰,略有筆墨,然使人見而心服者,在筆墨之外也?!眡ix所以郭忠恕作品無塵埃氣還是重在作品整體所呈現(xiàn)出來的意蘊,這種風(fēng)韻是超脫于內(nèi)容、構(gòu)圖、筆墨、色彩等形式因素的。
注釋:
i(宋)蘇軾.蘇東坡全集·李景元畫[M].北京:中華書局,民國25年.
ii(元)馮子振.海粟集·題郭主薄模摩詰本輞川圖卷并引[M].長沙:岳麓書社,1990.
iii 宋曹勛.北狩見聞錄·跋郭恕先畫[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36.
iv(清)顧嗣立編.元詩選二集·大癡道人集·郭忠恕仙峰春色五首 [M].北京:中華書局,1987.
v(元)脫脫.宋史·郭忠恕傳[M].北京:中華書局,1977.
vi(元)脫脫.宋史·郭忠恕傳[M].北京:中華書局,1977.
vii(宋)黃伯思.東觀余論·跋郭忠恕所摹按樂圖[M].北京:中華書局,1987.
viii 李燾.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十八[M].北京:中華書局,1985.
ix(元)脫脫.宋史·郭忠恕傳[M].北京:中華書局,1977.
x(元)脫脫.宋史·郭忠恕傳[M].北京:中華書局,1977.
xi(元)脫脫.宋史·郭忠恕傳[M].北京:中華書局,1977.
xii(宋)蘇軾.蘇東坡筆記[M].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1991.
xiii 于安瀾.畫品叢書·宋朝名畫評[M].上海:上海美術(shù)出版社,1982:146.
xiv(宋)王禹偁.小畜集·卷四懷賢詩·故國子博士郭公忠恕[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36.
xv(元)脫脫.宋史·郭忠恕傳[M].北京:中華書局,1977.
xvi(元)脫脫.宋史·郭忠恕傳[M].北京:中華書局,1977.
xvii(宋)王禹偁.小畜集·卷四懷賢詩·故國子博士郭公忠恕[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36.
xviii 于安瀾.畫品叢書·德隅齋畫品[M].上海:上海美術(shù)出版社,1982:158.
xix(宋)程大昌.考古編·外六種·野老紀(jì)聞[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