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思政課實踐教學是優(yōu)化思政課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徑。獨立學院囿于其特殊的框架,在資金保障、教師投入等方面存在一定問題,使得獨立學院的思政課實踐教學舉步維艱。如何完善和創(chuàng)新思政課實踐教學、提高獨立學院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是一個亟需解決的課題。
【關鍵詞】獨立學院;思政課;實踐教學;策略
實踐教學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以下簡稱思政課)教學的重要內容和環(huán)節(jié),開展實踐教學,是提高思政課教學實效性的重要途徑。由于獨立學院是高校與社會力量聯(lián)合舉辦的學院,投資方為了節(jié)約成本,盡快收回投資,對思政課的經費投入往往很少,部分獨立學院甚至沒有任何經費,這就導致了目前其思政課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不受重視,實踐教學只能停留在課堂內進行,出現(xiàn)了認識不明確,教育對象不廣泛,內容不規(guī)范,機制不健全等問題。這些問題制約了實踐教學乃至整個思政課的教學效果。所以,如何完善和創(chuàng)新思政課實踐教學、提高獨立學院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是一個亟需解決的課題。
一、加強思政課實踐教學的重要性
(一)思政課實踐教學適應教學改革的發(fā)展趨勢
思政課教學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通過理論和實踐的緊密結合,加強對基本理論的認識,從而達到堅定政治立場,提高思想覺悟的重要目標。思政課實踐性教學是促進學生由理論學習到實際應用、由知識接受到生活經驗轉化的重要途徑,當學生置身于社會生活的課堂中時,會將理論知識與社會實踐體驗結合起來,在實踐中檢驗理論的正確性,使思政課的學習渠道多樣化,從而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
(二)思政課實踐教學有利于提高教學實效性
開設思政課的目的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所以思政課不僅具有知識性和理論性,而且具有強烈的政治性和實踐性。正因如此,決定了思政課必須加強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引導、啟發(fā)、幫助青年學生正確地認識社會、了解國情、了解改革開放的成就和面臨的各種困難,增強改革開放的信心。
(三)思政課實踐教學適應當代學生發(fā)展需求
由于社會經濟生活的變化,給人們思想觀念帶來相應的變化。當代學生比其他同齡人更加敏感,思想更加活躍。同時他們的思想又很不成熟,很容易受到多元化思想的沖擊,導致少數(shù)學生缺乏理想,對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功利主義的態(tài)度。因此僅僅通過思政課課堂理論的教學與考核,已經難以達到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規(guī)范學生行為的目的,因此必須加強思政課的實踐教學與考核。
二、獨立學院思政課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實踐教學認識不明確
高校的思政課扮演著特殊的角色,承擔著培養(yǎng)社會主義合格接班人的特殊使命,但從實際情況來看,很多獨立學院從領導到學生都把思政課作為可有可無的副科甚至把思政課的開設被視為是完成政治任務和迎合評估的需要。領導缺乏對思政課的重視,不僅在教學資源和設備上、甚至在課時安排等方面都難以保證。同時,獨立學院是高校與社會力量聯(lián)合舉辦的學院,投資方為了節(jié)約成本,盡快收回投資,對思政課的經費投入往往很少,有的學校僅僅是在文件上重視思想政治理論課,并沒有給予思政課實際上的支持,部分獨立學院甚至沒有任何經費,從而就導致了目前獨立學院思政課實踐教學很難真正開展起來。
(二)實踐教學主體能力不足
目前獨立學院思政課教的師資來源主要有兩類:一種類型是外聘教師或者母體學校教師,這部分教師教學經驗豐富,具有較高的職稱。但是他們大多有自己繁重的教學任務,來回往返于兩個學校之間,因此體力不支,能難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實踐教學活動中來。另外一種類型是專職教師,即獨立學院自主招聘的教師。專職教師呈現(xiàn)兩個特點,即數(shù)量少、年紀輕。盡管國家有關文件對高校思政課教師的數(shù)量有強制性規(guī)定,但實際上許多獨立學院并沒有真正貫徹執(zhí)行,思政課教師的數(shù)量遠遠沒有達到文件的要求,使得這些學校的思政課教師需要承擔繁重的教學任務,同時還要完成學校規(guī)定的科研指標及其他工作任務。在這種情況下,教師不可能有太多精力去指導學生開展豐富多樣的實踐活動。同時,獨立學院思政課教師大多比較年輕,他們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擴充知識,擴大視野,站穩(wěn)講臺,再加上年齡的問題缺乏社會經驗和實踐積累,由他們來指導學生進行校外實踐活動也難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實踐教學對象不廣泛
為了節(jié)約辦學成本,很多獨立學院的思政課均采取大班教學,由于學生人數(shù)較多,時間有限,課堂實踐教學活動只有部分學生能夠參與,影響學生的積極性與參與度。學生人數(shù)多,再加上經費、安全等因素,很多獨立學院很少單獨進行思政課實踐教學;有些獨立學院在積極探索校內實踐活動的開展,但基本上是處于無序或隨意的狀態(tài),多采用觀看錄像、撰寫心得等方式,形式單一,范圍狹窄,這些都影響了實踐教學活動的效果。
(四)實踐教學考核機制不完善
評價考核是開展思政課實踐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當前,一些獨立學院已經改變了去過“一卷定成績”的考核方式,將學生實踐教學成績和平時表現(xiàn)等計入了學生期末總成績。但在大班教學情形下,短短一個學期內授課教師不可能了解眾多學生在實踐教學及平時生活中的表現(xiàn)。為了便利,只能要求學生交篇實踐報告或心得體會,這樣導致學生寫作態(tài)度敷衍,有的甚至直接上網下載交差了事,難以分辨良莠,更無從談起實踐教學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人生觀、世界觀、方法論的目的。
三、獨立學院完善思政課實踐教學的路徑
(一)提升思政課教師的素質
思政課教師作為教育過程的實施者、組織者、引導者,其綜合素質直接影響思政課的質量,影響到學生的能力素質水平,教師的責任心與專業(y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如前所述,獨立學院的思政課教師數(shù)量少、年紀輕,如果思政課教師不注重提高理論素養(yǎng),不及時補充教學內容,合理闡釋實踐中的新問題、新情況,就無法站穩(wěn)講臺,也沒有能力開展形式多樣、學生喜聞樂見的實踐教學活動,提高思政課的教學效果。因此,獨立學院除了引進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yè)的博士等人才外,還應當組織在職教師外出交流與培訓,幫助教師提高理論素養(yǎng)與責任心,在認真研究教學規(guī)律、研究學生與課程特點、更新和改革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中提升教師素質。
(二)構建思政課實踐教學新模式
1、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內實踐活動
從獨立學院的框架結構來開,更適合開展課堂實踐教學活動。要增強課堂實踐教學的實效性, 要注意教學方法的多樣性, 可以利用課堂討論、辯論、演講、播放影視片等方式,創(chuàng)造條件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參與教育和教學過程,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采用互動教學,由教師設問或提問, 多個學生從不同角度回答, 達到即席討論的效果;對于一些社會焦點問題和老百姓關心的問題,教師課前布置任務,由學生課后模擬教師備課、查資料、寫教案、做ppt,反轉課堂由學生上課時自主授課。模擬教學結束后, 組織學生進行總結和評價, 讓學生看到自己的優(yōu)點和不足, 找到努力的方向和動力。
2、加強校內課外實踐活動
校內課外實踐是思政課課堂教學的延伸與補充,通過組織學生開展“校園訪談錄——大學生活之我見”、“道德觀察”、模擬法庭、“回顧歷史——老照片展”等活動,并引導學生參與校園公益活動、社團組織、校園文化建設,將思政課課程中的理論知識運用到更為廣泛的空間和層面上,使學生在切身體驗和感受中強化教學效果。
3、深化社會實踐活動
配合學生處、團委,利用課余時間和寒暑假組織學生進行社會調查、參觀訪問、社會服務、志愿者服務等活動,引導學生將書本知識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培養(yǎng)學生品德踐行能力,做到知行統(tǒng)一。在此基礎上逐步建立典型的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實踐基地的選擇和建設要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內容要豐富,教育作用要大。如名人誕生地、戰(zhàn)爭遺址、博物館和紀念館等教育基地。學生參觀考察實踐教學基地后,應召開實踐調查報告會,讓學生談體會、談感想、談收獲,將優(yōu)秀的調查報告在課堂上宣讀交流。經過這樣的交流總結, 就能將社會實踐和課堂實踐有機地融合到一起,而不是各自孤立、互相脫節(jié)。
(三)完善思政課實踐教學實施機制
1、重視實踐教學、保障資金投入
加強對相關主管領導的培訓,從思想上徹底改變輕視、忽視思政課教學在高等教育中的情況。分管全校思政課教學的院級領導部門負責統(tǒng)籌思政課系列課程的實踐教學,上傳任課教師和教研部(室)的意見和建議,下達學校的相關指示和指導性意見。同時,針對獨立學院思政課教學沒有國家財政的支持的情況,需要教育部門加強對獨立學院思政課教學的引導與監(jiān)督,確保資金到位、課時到位。學校應按照中宣部、教育部的要求,以均生20元的標準下?lián)芙涃M給思政部,保證思政課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穩(wěn)定的經費來源。
2、完善實踐教學考核機制
建議將思政課拿出三分之一學時用于進行實踐教學。學生思政課的成績可以由期末成績、平時成績和實踐成績三部分構成,各部分成績分別占總成績50%,30%和20%。在學生實踐過程中,教師始終全程跟蹤指導,批閱報告等。對教師付出時間、精力,學校要計算工作量。這樣既完善了激勵機制,也調動了教師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陳友放.創(chuàng)新思政課實踐性教學新模式[J].職教論壇,2010(12).
[2]賀應龍.大班教學情形下的思政理論課實踐教學探討[J].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06).
[3]艾丹.增強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實效性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下旬刊),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