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探究了在建構式生態(tài)課堂模式下,為了達到使課堂教學適應學生發(fā)展這一要求,采取小組合作式學習。從初中歷史教學角度出發(fā),依據(jù)教學實際,就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提出一些嘗試與探索。
【關鍵詞】生態(tài)課堂;小組合作學習
盧梭說過:“教學必須是順著自然——也就是順其天性而為。否則必然產(chǎn)生本性斷傷的結果?!蹦壳?,新課程改革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建構式生態(tài)課堂。構建一種“以人為本,以發(fā)展為本”的生態(tài)課堂成為實施新課程的必然要求。張家港市教育局提出了“打造生態(tài)課堂,構建和諧教育”的口號,旨在尊重學生個體發(fā)展,打造生態(tài)、和諧的全新課堂,讓學生擁有一個幸福完整的人生,開辟教育內(nèi)涵發(fā)展的新路。
生態(tài)課堂強調(diào)以學生為本,主張在課堂的生態(tài)場中,學生在老師的幫助下,在大量的自主自由的活動中,得到提升。小組合作學習是構建生態(tài)課堂的最佳途徑。
如何建立有效的合作學習小組,提高學習效率呢?在教學中,我做了一些嘗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合理分組,是小組合作學習的前提
首先向?qū)W生公布我的決定,征求他們的意見。獲得一致通過。接下來以毛遂自薦的方式產(chǎn)生了6位小組長。這樣做,一方面調(diào)動了大家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也體現(xiàn)了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我的要求:大家課下以6位小組長為核心自愿結成6個學習小組,明確告訴學生,每一個人都有所長,也會有所短,只要自己虛心好學,那么和不同于自己的人在一起學習也一定有所收獲。在小組產(chǎn)生的過程中,科代表和小組長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我首先與科代表協(xié)商,達成了共識,便于活動的展開,她也就成了我的得力助手。小組長的積極參與,又為這項活動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二、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是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因素
正如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說:“成功的教育依賴于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蘇霍姆林斯基也說過:“對學生來講,最好的教師是在教學活動中忘記自己是教師,而把學生視為自己朋友的那種教師”。只有當我們老師做到這些,真正用一顆真誠的心,理解、信任每一位學生,把每一位學生都看著朋友,熱情愛護、平等對待,對每一位學生自始至終都要充滿期望,充分相信,對學習困難者更要倍加關心,適時啟發(fā)點撥。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為個別有困難的學生和小組提供幫助,才能通過學習的過程讓每一位學生都相信自己、感到自己能行。教學實踐表明,學生熱愛一位教師,連帶著也熱愛這位教師所教的課程,他會積極主動地探索這門學科的知識。
三、小組活動的有效開展,是小組合作學習的關鍵
上課前我準備了6套題,分別寫在6張紙上,每套題有4道。由我派發(fā),各小組合作把答案寫在自備的紙上并要寫上第幾組。時間為10分鐘。這6套題每組都會輪到一次,最后是以總分取勝。對大家來說是公平的。在小組活動時,同學們是八仙過海,各顯其能。有的組是大家齊心合力,共做一道題,有的組是把題承包到更小的小組,提高做題速度。剛開始,有的小組只做了4套題時間就到了。其他小組也有這樣那樣的問題。遇到問題不思考,問題永遠是阻礙你前進的絆腳石。現(xiàn)實迫使大家積極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做題速度和準確性?這樣就使學生產(chǎn)生了一股內(nèi)驅(qū)力,為了自己,為了小組的利益,每一個小組都全力以赴。6套題做完后,我在課上對大家的努力成果進行了總結與表彰,再次鼓舞大家的士氣。在期中考試結束后,我要求各小組長統(tǒng)計本組的分數(shù),以此作為基礎,到期末考試時,對有進步的小組予以表彰。讓大家的熱情與積極性保持下來,讓歷史課成為大家的加油站。
四、有效的形成性評價,是小組合作學習的保證
傳統(tǒng)的終結性評價無法全面體現(xiàn)學生在學習中的個性差異和風格,諸如學習態(tài)度、學習興趣和學習策略等。而這些正是形成性評價的優(yōu)勢所在。其中,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在形成性評價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合作學習中,我在關注評價結果的同時更注重結果形成的過程,著重強調(diào)學習活動本身的意義。我每周給每人一張評價表,從課堂表現(xiàn),作業(yè),默寫,訂正,錯題收集,課外提問,背誦,學習資料袋整理等多角度地對學生進行評價。通過學生自評,小組成員間的互評,教師對小組的評價,教師對小組每個成員的評價和小組合作技能的評價等多種方式進行評價。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要及時通過自己的動作、神態(tài)、語言等方式,給予學生鼓勵。教師在學期結束評選最佳學習小組和最佳學習個人時,不僅要參照表格中的得分高低,還要參考小組成員間的合作效率、共處情況以及個人的合作態(tài)度、合作技能等。要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進步”作為合作學習追求的一種境界,在量化考核評價時,把個人優(yōu)勝獎或最佳獎與小組榮譽捆綁在一起,這樣一來,既調(diào)動了學生個人的積極性,又加強了小組與小組之間的激烈競爭,培養(yǎng)了學生團隊合作精神,促進小組成員互幫、互學、共同提高。
多年的教學實踐使我體會到,每個學生都客觀地存在或多或少的創(chuàng)新精神,他們頭腦中蘊藏著一個強烈的希望,希望自己是個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是一個了不起的人。而小組間的合作學習給他提供了一個平臺,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啟發(fā),取長補短,能夠看到自己成功的希望,增添克服困難的勇氣。一旦獲得成功,他們便發(fā)現(xiàn)自己也具有很大潛力,從而產(chǎn)生成功的喜悅。另外,學生們都有較強的表現(xiàn)欲,他們希望通過表現(xiàn)自己來得到老師與同學的肯定和贊揚。小組合作學習為每個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提供了機會。小組內(nèi)人數(shù)較少,令他們感到安全,因此在小組合作學習時,他們可以放下架子,積極地投入到學習狀態(tài)中,思維活躍,暢所欲言,甚至激烈爭執(zhí),不同水平的學生均有所得。
生態(tài)課堂是我們追求的理想課堂,也是一種全新的教育追求。在生態(tài)課堂模式下,要想能達到提高學生學的能力,學的效果,以學生為主體,讓教學適應學生的發(fā)展,小組合作學習是很好的教學模式。
小組合作學習也是在新課程理念下學生的一種重要學習方式,教師要時刻遵循“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的原則,積極營造適合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環(huán)境,人人參與、生生合作、師生合作,在實踐中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讓小組合作學習在新課標的改革中煥發(fā)獨特的魅力。
(作者單位:江蘇省張家港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