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是素質教育的核心理念和最終目標。新課程改革要求推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積極、主動和富有個性地學習,掌握終身學習的方法,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教師必須更新教育理念,積極實施行動導向教學法,引導學生全面發(fā)展。本文通過對小學數學教學的思考,簡述了行動導向教學法的經驗,并結合實際闡述了嘗試小學數學教學行動導向教學法的主要形式和效果,最后提出了導向教學。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行動導向教學法;課堂教學
一、引言
行動導向教學法是在一定程度上建立在行為主義理論基礎上的一種學習的模式,在通過在小學數學課堂上運用行動導向教學法進行教學,有利于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使學生在數學學科知識上有提高和收獲。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對學科所要學習的目標、內容及方法進行合理的調整,創(chuàng)設出一種師生互動的交往的教學的情境,并把教和學緊密結合。只有積極實施行動導向教學法,才能彰顯小學數學教學課堂的互動與活力,才能使每一位學生都投入到學習活動中,潛能得到充分發(fā)揮。
二、對小學數學教學實踐的思考
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課堂,教師是主體,學生在課堂上只是扮演著配合教師完成教學任務的角色,教師往往是一講到底,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沒有積極主動參與的精神,也沒有開展行動導向教學,很難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小學數學教師要積極開展教學行動引導,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主動進行行動引導,激發(fā)學生的互動參與熱情,使學生能教師的行動引導下,積極開展學習、觀察。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所選擇的教學方法和方式,直接影響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以及對他們思維的開發(fā),一節(jié)有趣的數學課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通過開展行動導向教學法,把講授式的教學方法轉換成啟發(fā)、引導式的教學方式,在上課中注意設計問題情景,由淺入深,引導學生去思考、尋找答案,這樣學生的印象會更加深刻。
三、本人進行小學數學行動導向教學法的主要經驗
現結合本人在人教版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踐,談談行動導向教學法的主要經驗。
1.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創(chuàng)建“行動導向”教學環(huán)境
教師應該為學生創(chuàng)造條件,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順利的獲取新知識。要精心的備課,鉆研教材,分析學生情況,考慮教法練法。同時教師應積極開展行動導向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積極開展各種實驗和模擬教學,讓學生能更好地理解運算方法和技巧。
2.激發(fā)學習數學的興趣,創(chuàng)設樂學的學習氛圍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小學數學教課堂教學中,引人入勝的啟發(fā)導入、聯系實際的案例及生動形象的直觀教學,重視數學案例教學,對教材上計算題要結合案例進行分析,特別要舉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將小學數學教案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不斷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從而增強小學數學教學的生動性和互動性。
3.積極轉換角色,促使學生探究參與
小學數學教師要實現角色轉換,改變單純的知識灌輸的方式,要與學生進行交往與交流,促使學生參與到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來,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在互動引導的的氣氛中協同完成教學任務。
四、開展形式多樣的行動導向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學習求知
1.重視情境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情感
小學數學教學應該注重情景教學,每一節(jié)課都有一定的教學任務。情境的創(chuàng)設,要有利于學生數學學習,有利于促進學生認知、學習、思考等方面的發(fā)展。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既要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創(chuàng)設情境,又要充分發(fā)揮情境的作用,及時引導學生從情境中運用數學語言提煉出問題。同時,情境的內容和形式應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與年齡特征進行設計。數學教學情境的形式有很多,如問題情境、活動情境、競爭情境等。
2.積極開展探究學習,培養(yǎng)學生思維
課堂教學的核心是調動全體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全過程,使學生自主地學習,而要做到這些,就需要教師積極開展行動引導,積極設計教學方式方案,引導學生開展探究學習。因此,只有發(fā)揮教師作為組織者、引導者、點拔者的作用,才能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主動性,讓學生學會學習。 教師通過積極引導,能縮短思考環(huán)節(jié)和推理過程,盡快地得到結果,同時,在學生疑難處、意見分歧處,教師要及時點拔和指導。
3.聯系生活實際,積極開展數學教學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使學生從中感悟到數學的樂趣,產生學習興趣,激發(fā)探索新知識的積極性,主動有效地參與學習。教師可直接選取教材中提供的學生熟悉的日常生活素材與數學教學相關的生活情境進行加工或自己創(chuàng)設學生感興趣的現實生活素材作為課堂情境進行教學。
4.注重教學反思,促進課堂教學質量
小學數學教師每上一節(jié)課,都要進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對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預設與實際吻合、學生學習狀況、教師調控狀況、課堂生成狀況等方面認真進行總結,找出有規(guī)律的東西,在不斷“反思”中學習。
五、總結
行動導向教學法是初中階段比較實用的教學方法,小學數學教師需要結合數學科目和學生的身心特點進行課程設計,注意趣味性與知識性的結合,注意培養(yǎng)學生邏輯和思考的能力??傊?,在新課標下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為學生搭建發(fā)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平臺,讓學生在參與教學中主動學習、創(chuàng)造,積極加強行動導向教學法教學,發(fā)揮教師的導向作用,學生的主體作用,才能不斷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
【參考文獻】
[1]何光華.對小學數學教學的思考[J].教學研究,2009(01);
[2]王德軍.對小學數學的定位和教學現狀的思考[J].教師之家,2005(05).
[3]姜小平.教學中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路徑[J].教育與職業(yè).2010(29).
(作者單位:貴州省道真縣陽溪鎮(zhèn)陽壩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