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效的課堂教學是更好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形式,教師在教學時要充分注意教學內容的簡明,語言的精煉,身心的投入;激發(fā)、調動學生的積極參與,強化重點、難點突破,做好教學過程、結構的井然有序,知識層次的清晰,點撥到位,根據(jù)學情與課程目標,做好知識的鞏固與拓展,靈活駕馭,不僵化固守,寓教于樂,最終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高效性。
【關鍵詞】高效;課堂;實現(xiàn)
課堂教學如何在有效的基礎上實現(xiàn)高效,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嘗試。
一、內容簡明
一堂課由于時空的限制,學生身心受諸多因素的制約,如,記憶、思維、情感、注意力的集中時間等。教學內容的設置不宜多、雜,在聽、說、讀、寫上簡單明了。常說:會教的把復雜的簡單化,不會教的把簡單的復雜化。內容簡明,在學生易于理解掌握的基礎上實現(xiàn)了課堂教學的高效性。
二、語言精煉
教師在備課、講課時要仔細斟酌與推敲教學語言,對教學中做到言簡意賅,不要哆嗦、重復,更不能有口頭禪或其他與教學內容、思想情感無關內容插入。于漪老師說得十分精當,教師要“用語言‘粘’住學生”?!罢场本捅憩F(xiàn)在語言的精煉上。
三、身心投入
馬克思指出:“作為確定的人,現(xiàn)實的人,你就有規(guī)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務?!苯處熞鶕?jù)預設和臨時出現(xiàn)的內容與事件,在規(guī)定的課堂內完成其任務和使命,必須是全身心投入。魯迅說:“教育植根于愛?!睈劬褪巧硇牡耐度?,就在于教師全心地去掌握學生,分析學情,分析教材,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對癥下藥,有激情的進行教育教學,激情才出精彩,精彩出高效。
四、學生參與
教學的效果究竟達到多大的程度,教師必須從學生的學習表現(xiàn)上去獲得,通常是從學生的作業(yè)對錯、成績的高低來判斷(或定性),忽略了課堂學生的參與表現(xiàn)。蘇霍姆林斯基說:“上課,這是兒童和教師的共同勞動,這種勞動的成功首先是由師生間的相互關系來決定的”。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要充分激發(fā)、調動學生的積極參與,“把時間留給學生”“敢于讓學生質疑問難”,這樣教師才能客觀、公證、全面地正確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其教學效果究竟怎樣,在學生的參與表現(xiàn)中就會得到印證,這樣才有利我們對教學內容、方法進行更好的反思和調整,最終讓目標高效達成。
五、點撥有法
葉圣陶先生說:“課文無非是個例子”。老子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課堂教學不僅僅是為了完成預設的教學目標,更在于對學生智力的開啟與心智的啟迪,教方法,養(yǎng)習慣 。比如,在教學《童趣》一文時,由教師引導:這篇文章重點表達的情感是什么,可以用文中哪個字(詞)來體現(xiàn),從哪些方面來表現(xiàn)的。教師抓住了關鍵問題來點撥引導,課程教學水到渠成,迎刃而解。
六、層次井然
課堂教學通過不同的教學內容、教學板塊的預設、生成來完成教學任務,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達成。不同的教學內容、教學板塊盡管相對獨立、自成一體,但學生認知規(guī)律、思維發(fā)展,教學目標的達成,課堂教學的高效性實現(xiàn),整個流程是一以貫之,渾然一體。所以我們在不同教學內容與模塊之間的銜接上,要做到自然緊湊,層次井然,水到渠成。在預設時,教師要特別注重過渡語言的斟酌、突發(fā)事件的應變考慮,這樣課堂教學既不單調枯燥,又嚴謹又不泛生機。
七、重難突破
教學的高效性在于抓住重點,找準關鍵,突破難點,忌諱面面俱到,漫天刷糨 。重難點的突破要注重幾個方面的安排:一是時間的分配要適當多點;二是板書內容、位置醒目顯眼;三是用啟發(fā)性發(fā)問,引發(fā)思考,加深印象;四是含藝術性的語言,強化識記與分析理解。
八、鞏固得當
知識技能的有效鞏固,課堂教學的高效性才能落實與延續(xù),不僅表現(xiàn)在學生對當堂教學內容的消化吸收上,思維、智力的開啟上,更表現(xiàn)在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綜合整理與系統(tǒng)運用上。如何鞏固?一是做到內容少而精,無論是對文本的賞析、句意的分析理解、詞義的解釋,還是口語交際與寫作,都應如此,作業(yè)練習的設計上讓題型具有典型與代表性,注意知識的整合,實現(xiàn)知識間的綜合運用;二是分層次設計,特別是農村學校的學生,其知識結構層次十分明顯,兩級差別尤然,層次設計利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三是多練少時,多練習有利知識的強化,時間短有利學生處于興奮而又不致產生厭倦之態(tài),更能激發(fā)其學習語文之興趣。
九、拓展適度
“新課標”指出,語文老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指向明確,課內向課外拓展,教材向生活拓展,由語文向其他學科拓展。在利用豐富的教學資源時切忌濫用,要充分注意拓展的適度——收放自如,有效駕馭。一是圍繞教學目標適度進行;二是以語文資源為主,其他資源是輔;三是充分掌握學生的知識結構、范圍、內容,接受能力。于漪老師說得好:離開文本的過度發(fā)揮,語文課就會打水漂。
十、情趣有味
語文教學是最充滿情感的課程,其文字的表意性,句子語法的多種修辭作用,增添了她的情趣與魅力,為課堂教學的高效性實現(xiàn)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比如,在教朱自清先生的《春》時:“草軟綿綿的”,朗讀時用聲音、表情、動作表現(xiàn)春草的柔、軟、綿的舒適與向上生長之—,學生自然就會融入于你的教學氛圍之中。蘇霍姆林斯基說: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識的種子就播在土壤里。
總之,教無定法,怎樣才能在有效的基礎上實現(xiàn)高效的課堂教學,關鍵而重要的是要掌握學情,分析、吃透教材,依據(jù)課程標準,確定教學目標,圍繞目標,具情處理,靈活駕馭,不僵化固守,寓教于樂,最終才能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高效性。
(作者單位:貴州省松桃苗族自治縣甘龍鎮(zhèn)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