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的作文水平是衡量學生語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因為寫作能力體現(xiàn)著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因此,重視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是每一位語文教師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更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一、重視閱讀和練筆,提高寫作功底
教師和學生都要打好寫作的基本功,才能夠從根本上提高語文寫作能力。這就要求師生都要重視課外閱讀和練筆。對學生來說要加強課外閱讀,同時,平時寫作練筆也是培養(yǎng)語感和積累寫作素材的途徑,養(yǎng)成了練筆的好習慣,寫作時才能文思泉涌。對教師來說也要加強閱讀,把閱讀作為自己的一種生活狀態(tài),而不是純粹的知識積累,同時要勤練筆,積累寫作經驗。善于與其他老師交流教學經驗、教學方法,借鑒成熟的教學經驗,并結合學生特點和教學內容開展作文教學。
二、讓學生從范文中“仿”作文,鼓勵學生的自信心
模仿的特點在于針對性強,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學習的難度,又收到了明顯的效果。學生的模仿性很強,仿寫范文對逐步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是非常有益的。老師在指導學生作文時,可先訓練學生從仿寫句子,再到仿寫片段,最后到仿寫范文,讓學生從范文仿寫中體會各種寫作方法的技巧和語言。
三、引導學生注意平時積累
作文素質的高低,與平時的積累有關。長期以來,作文教學存在著重寫輕讀、重書面輕口頭的弊端。其實,聽說讀寫是個整體,聽和讀是從外到內的吸收,說和寫是從內到外的表達,它們之間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互遞過程。我們在進行作文訓練時,應堅持以課本為主體,以讀寫為主線,把聽和說的訓練貫穿其中,使聽說讀寫自成一體。特別是文章中好的段落,要引導學生摘抄、剪貼下來,有的甚至要背誦下來。平時在與人的交談中聽到的好詞好句都要隨時記在心里。每天遇到的難忘的、有意義的事記在日記本上。利用課余時間讓學生辦手抄報,既可增長學生的作文知識,又能培養(yǎng)他們作文的綜合能力。這樣日積月累,聚集起來就是部“百科全書”,大大解決了寫作文少內容的問題。
四、開展活動,豐富生活
寫作來源于生活。因此,我們要開展各種課外活動。例如春、夏、秋、冬四個季節(jié)都讓學生走出教室,走進大自然去感受生活,為學生創(chuàng)作提供源泉。引導學生廣泛地接觸社會生活,讓學生開闊眼界,熟悉生活,了解自然,認識新事物、新現(xiàn)象,做到“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通過各種課外活動的開展,學生的知識面得以拓展,觀察、分析、思考問題的能力得以提高,寫作素材得以增加,寫作欲望逐漸增強,學生愿意主動動筆寫下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而非被迫進行閉門造車。
五、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
語感是對語言文字敏銳的感悟和領悟能力,這是構成一個人語文素養(yǎng)的核心因素之一。在教學中,要從咬文嚼字開始抓起,運用朗讀、誦讀、演講等方式去感受和鍛煉,以規(guī)范用語習慣為基礎。范讀和配樂讀也是一種很好的方法。
六、讓學生有充分的習作時間
我的作文量往往是規(guī)定在一個學期或一個學年完成,而不是單單一兩節(jié)作文課。開學初給學生幾個話題,要求學生在今后的日子里圍繞話題去選材與組織。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遇到困難可以和老師交流。學生在很長的時間段里尋找靈感,有可能一個月寫不出一篇,也有可能一個星期寫出幾篇。只要有了好的習作,老師就在班上張貼,以示鼓勵。這樣學生的心態(tài)也就很放松,高質量的文章也經常見得到。
正如葉圣陶先生所說:“就學生說,作文是各科學習的成績、各項課外活動的經驗,以及平時思想品德的綜合表現(xiàn)。”因此我們培養(yǎng)學生作文能力,提高學生作文水平,不僅僅是為了應付考試,還要使學生能夠很好地適應社會的需要。
(責任編輯 曾 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