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懲罰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有其必要性,懲罰過輕或過重都達不到應有的效果。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恰當地運用獎勵和懲罰能對教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茖W的懲罰在體育教學中值得推廣。
關鍵詞:教育 賞識 懲罰 體育教學
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日顯重要,賞識教育也因此在學校教育中備受關注。在體育教學中進行賞識教育能幫助提高學生自信心,克服學習中遇到困難而產生的膽怯心理,科學的懲罰教育在體育教學中同樣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具體的教學中,一些教師往往對懲罰教育的實施適度掌控不好而產生不良影響,導致了人們的質疑。其實,在教育中沒有懲罰是不完整的教育,體育對培養(yǎng)學生的自律性和集體觀有其獨特的效果,在體育教學中沒有懲罰將是一種虛弱的教育。賞識教育和懲罰教育的目的都是為社會培養(yǎng)身心全面發(fā)展的人才,而培養(yǎng)全面型人才要求教育必須具有多樣化的手段和方法,在尊重學生、信任學生的基礎上進行的賞識教育和懲罰教育手段在教學中能互相補充不足,只要合理靈活運用、辯證地統(tǒng)一,就能有效地達到教育目的。
1、青少年學生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的需要
現在學校普遍提倡“賞識教育、說服教育、激勵教育”,這種教育方式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和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體育教學中學生如果經常得到老師的表揚與鼓勵,會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和促進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勇于挑戰(zhàn)和戰(zhàn)勝困難的決心。青少年是學生自我意識迅速發(fā)展的時期,他們希望自己付出正確行動后獲得的成果能夠得到認可,通過肯定和贊揚他們的成績可以深層次地激發(fā)他們的內在潛力,這種內在的動力會促進他們繼續(xù)努力,幫助他們以后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賞識教育符合青少年學生的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在體育教學中具有其積極的作用。
同時,青少年時期的學生對自我的評價往往缺乏客觀性,容易導致片面和偏激地看待問題,他們的人生觀和道德觀尚未定型,需要外力來幫助他們促進自身道德品質的內化成型,所以,適當的懲罰教育可以端正學生的不良行為,使他們明確是非,勇于承擔因自己錯誤而造成不良影響的責任,促進他們良好社會責任感的形成。
2、體育教學中正確反饋的需要
賞識教育能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告訴學生什么是正確的,什么是值得自己繼續(xù)保持和他人應該學習的地方。這在體育教學中不只是體現在學習技術動作的過程中,而是在整個課堂組織中,在整個教學過程的每一個組織步驟的實施過程中都得到體現。這樣會使學生知道哪些行為是正確的,是值得自己繼續(xù)提倡的。特別是在體育教學中學生希望完成或完成一項較高難度的技術動作時,教師及時的贊賞對學生有極大的激勵作用。
但在體育教學中如只賞識而不懲罰,則容易使學生產生麻痹思想,學生的個性差異會使部分學生缺乏明確的學習目標,甚至難以接受挫折,特別是自我控制力差的學生,則更容易迷失方向,導致違反課堂常規(guī)及不良行為的產生。這時,恰當的懲罰教育能及時端正學生的思想觀念,明確行為準則,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懲罰是一種輔助教育方式,在學生違反教學秩序時,懲罰則成為教師維持教學正常進行的必要手段,懲罰能使學生知道哪些行為是不能做的,如果在學生違反規(guī)則的情況下,教師還沒有信息反饋,學生就會變得自由任性,不知道怎樣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就難以進行正常的教學活動。在體育教學中進行有目的、有意識的教育懲罰,對于規(guī)范學生行為,培養(yǎng)集體榮譽感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3、體育教學中常用的懲罰方式
合理的懲罰方式有:公開嚴肅的批評、勒令檢討,包括言語的和非言語的方式;在學生體質良好的情況下增加練習運動量和運動強度,如選擇完成一定距離的跑或限定完成時間的動作,做俯臥撐等,有些懲罰可要求學生在課后完成;課堂上不給予信任,如教師有意不注意某個學生,或在學生未認識到思想品德方面的錯誤之前,限制其參加喜歡的集體性比賽等;在期末的體育成績中相應扣分等。
不當懲罰主要存在懲罰過輕和懲罰過重兩大類。懲罰過重主要有:變相體罰,如污辱性的罰站或長時間罰站、用粗暴的武力等;心罰,如當眾挖苦、諷刺學生,甚至威脅、恐嚇等;對技術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不積極引導,耐心幫助,而是不管不問,甚至打入另類,不讓他們參加集體活動等;不讓上體育課。
4、體育教學中實施賞識與懲罰的要點
在體育教學中實施賞識教育和懲罰教育,教師首先應做到公平對待。面對全體學生,他們之間存在著個體差異,有著所謂的好學生與壞學生的差別,教師也會有自己的個性和個人的喜好,這在無形中會影響到教師對學生實施教育的公平性。無論是賞識,還是懲罰,一旦失去公平性,都會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而達不到教育的目的。其次,要做到合理性。在尊重學生和合法的前提下,教育懲罰應注重學生個體心理的承受能力,在實施過程中不能傷害學生的心理,不能打擊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積極性。另外就是要做到適度,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yǎng)學生,賞識和懲罰教育都應把握時機,二者不當的運用都不能對學生產生良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李春玉、孫亞娟.談教師應該如何進行有效的教育懲罰[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13,5(3)
[2]王文生.關于教育懲罰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5(11)
[3]楊磊.論教育懲罰的合理性及其策略[J].武漢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8(4)
[4]陳旭微.生物學教學中的賞識和懲罰[J].中學生物學,200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