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老子身世自從西漢初年以來就充滿了懷疑和爭論,一直到了兩千年后今天仍沒有確切的結論,成為中國歷史上一大懸案。熊十力作為現代新儒學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他對老子身世及《老子》其書進行了史料的考證,并闡發(fā)了獨到的見解。本文從老子姓名、老子年代、老子與關尹這三方面來看熊十力對老子身世的研究。
關鍵詞:熊十力 老子身世 《老子》其書
熊十力自謂:“生性疏脫,少時喜老莊”,但他“歸宗在儒”,盡管他對道家多有批評,但從他的著作當中不難看出他對老子的思想是非常重視的。對老子身世的考證對于完善及深化老子思想具有重要的意義,熊十力也認識到了這一點,所以他在他的著作《原儒》中對老子身世進行了考察和論證。
一、老子姓名
熊十力考察了《史記·老子韓飛列傳》中關于老子的記載,發(fā)現了諸多疑問。首先《史記》稱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后又說老子可能是老萊子,“或曰,老萊子亦楚人也”,傳文敘老萊子之后,“或曰儋即老子”。熊十力認為,司馬遷對老子的記載完全是模糊不清的,老子其人根本無法確認。而傳文的最后又說:“老子之子名宗,宗為魏將,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宮,宮玄孫假,假仕于漢孝文帝。而假之子解為膠西王昂太傅,因家于齊焉?!崩献颖救硕疾荒苷J定是誰,“而居然詳述其子以下世系直至漢孝文時,其歷史之人名皆可舉,豈不怪哉?”所以他批評司馬遷“作老子傳收謠言,全無考究,失史職矣”。熊十力又考察了《七略》與《漢書·藝文志》,發(fā)現“劉略班志皆以老子書為李耳作”,他認為這兩本書之所以這樣寫,都是源于《史記》中把李耳、老聃混作一人,《史記》的記載尚存疑問,所以他評價說:“乃迷謬相承而不辯爾”。熊十力對《史記》中關于老子記載的真實性持懷疑態(tài)度,但他對《莊子·天下篇》中關于諸子的記載大加贊賞,“天下篇所敘諸子都無造謠之事也”。對于老子其人他明確地說:“老子決有其人”,而且姓名應該是《莊子·天下篇》中所寫的“老聃”,而出現其他諸如“李耳”、“老萊子”、“史儋”等化身都是其后輩為了提升其地位,假托為老子。并且他確信《老子》之書絕不是后人所偽造,“向者有后生謂《老子》書純由后人竄亂及雜襲而成,其愚妄固不足道。”
二、老子年代
關于《史記》中寫到孔子問禮于老子之事,他說:“戰(zhàn)國時學人好尊其師傅,而假古人以為重,如孔子問禮老聃,必源于老之后學,欲絀孔以尊老,始造此謠。”老子是道家的始祖,在六國時期流傳非常廣,平生、事跡卻失傳了,道家的后輩為了抬高老子的地位,偽造了問禮之事。進而他認為不但問禮之事為假,而且老子的年代也不應該與孔子同時。他的一個友人提出《老子》書由李耳所作,成書時間在莊子后荀子前。友人給出理由是:《老子》書竊取了《莊子》中的內容,所以成書時間在莊子之后;先秦諸子直到了荀子才開始評論老子,所以成書時間應該在荀子之前。針對友人的說法,熊十力進行了反駁:道家的典籍很多,為什么李耳只剽竊《莊子》呢?《莊子》中稱老聃為“古之博大真人”,如果李耳的時期在莊子之后,那么怎么能把李耳認為是老聃呢?熊十力認為“老子的年代當后于孔子,而前與孟子”??鬃釉缒陼r期還存有質樸之風,中年以后“偽文日滋”,質樸之風逐漸沒有了。他舉《論語·先進篇》中的首句為例:“子曰:先進于禮樂,野人也;后進于禮樂,君子也。如用之,則吾從先進”。與普遍的翻譯不同他把“先進”解釋為“前輩”,把“后進”解釋為“后輩”,整句的意思就是:前輩對于禮樂,文質得宜,現在嫌棄他們古樸,今天稱之為野人;后輩對于禮樂,文過其質,今天稱之為君子。因此,他說:“可見孔子晚年時,社會日趨文移”。而“《老子》之書,忿嫉文明,而欲返之太古,痛詆智慧出,有大偽,則其文飾、詐巧,更為孔子所不及睹”,故老子的時代應晚于孔子。對于為什么老子晚于孟子,他認為從《老子》書中還可以看出尚文之風,而到了孟子時期,從《孟子》書中“上無禮,下無學,賊民興,喪無日”可以看出當時的社會已“無文可尚,無巧可競”,故老子的時代應該前于孟子。
三、老子與關尹
熊十力否定了《史記》中關于老子為關令尹著書的記載,“史記老子傳載老子去周至關為關令尹著書事,當不足信”。他認為春秋時期的就有偽造之風,到了戰(zhàn)國時期更加嚴重,他引《孟子》“盡信書不如無書”來說明。進而他推測可能是到了六國時期,老子的后學偽造了老子為關尹著書的事情,用以說明關尹之學出自老子,從而抬高老子的地位?!肚f子·天下篇》中是以關尹、老聃并為一派而評論的,“關尹、老聃乎,古之博大真人哉”。熊十力同意莊子的看法,認為關尹與老子并為道家之祖?!肚f子·天下篇》中敘述二人,都是先說關尹后說老子,熊十力認為莊子之所以這樣寫“必非無故”,可能是因為關尹比老子年輩稍長,也可能是因為關尹的學說與莊子自己的學說更加契合。針對漢代初期以黃、老并稱而不提關尹,他指出:申子與韓非子繼承了老子的思想,并把其“大顯于六國季世”,老子的學說得以盛行,而關尹之學沒落,“老學遂獨傳”。在熊十力看來,關尹與老子都是道家的始祖,他們的地位應該是平等的。后來他又在補充說:“道家雖始于關、老,而此派思想必不由關、老一二人偶然創(chuàng)發(fā),其前乎關、老者,蓋造此端,但未能深造與發(fā)揮耳。”關于“其前乎關、老者”是誰,他在書中一再強調:“道家之學本出于孔子《易經》”,由此可以看出他所謂“其前乎關、老者”應該是指《易經》中的一些思想。
參考文獻:
[1] 司馬遷.史記.[M].中華書局.2005
[2] 熊十力.原儒.[M].上海書店出版社.2009
作者簡介:李子軒 (1989.3-),男,河北滄州人, 河北大學研究生院中國哲學專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