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放眼整個英語發(fā)展史,外來詞對其影響始終占據(jù)所有因素的主導地位。統(tǒng)計而得,拉丁語和法語幾乎占整個英語外來詞的80%;而漢語,作為世界上使用人數(shù)最多的東方語言,其對英語的影響力也是不可小覷的。本文主要探討拉丁語、法語和漢語外來詞對英語的影響,以利于我們更好得了解和學習英語。
關鍵詞:外來詞 拉丁語 法語 漢語 影響
1.引言:
語言,是人類溝通的橋梁。隨著人類的不斷進步和發(fā)展,各國之間的交往也日益密切,再加上經商貿易、殖民擴張、教士傳教等深厚的歷史原因,文化滲透早在潛移默化中站穩(wěn)腳跟。外來詞的滲入,作為文化滲透的一個必不可少的部分,自然是我們研究的重中之重。而英語這門具有超級滲透力和無限包容性的語言,在經過1600多年的歷史沖刷之后,幾乎吸收了世界上主要語言的大量詞匯,華麗地演變?yōu)槭澜缟献顝V泛的語言。毫無疑問,研究幾個重要語種外來詞對英語的影響,不僅能加強我們對英語的理解,同時能讓我們看到全世界的文化大同現(xiàn)象,從而更堅定心中“全人類和平”的信念。
2.拉丁語與英語
2.1歷史及成因
說起拉丁語和英語的歷史淵源,幾乎充斥了整個英語發(fā)展史,但也有幾個重要階段。最早是在盎格魯—撒克遜人(Angles-Saxons)還在北歐定居時,他們從事貿易活動,從講拉丁語的羅馬人那里借用拉丁語,如wine ,cup ,dish ,street ,kettle ,pepper ,pond等等。接著是公元43年羅馬帝國占領不列顛,帶來大量的拉丁語詞匯,如haven ,mountain ,tower ,village ,door 等等。到公元457年,基督教徒進入英國傳教,隨之而來的自然是一大批關于宗教的拉丁語涌入英國,如minister ,monastery ,priest ,candle , pope ,creed等等。后來又有很多拉丁語通過法語傳入英國,即羅曼語拉丁語系。在現(xiàn)代英語早期(公元1500—1700年),伴隨著文藝復興的興起和不斷發(fā)展,一些學者開始崇尚學習古羅馬希臘言語并應用于文學領域。他們把許多拉丁語譯成英語,像培根、牛頓、莫爾爵士這樣的大師甚至直接用拉丁語寫文章。在文藝復興期間,拉丁詞匯大量涌入英語。據(jù)《牛津大辭典》的資料,文藝復興時期進入英語外來詞有一萬二千個以上,其中大部分來自拉丁語。
2.2 影響
① 開啟了英語借用外來詞的先河,為以后英語的發(fā)展做了歷史性鋪墊。
羅馬人帶來26個拉丁字母,以及一些最早的單詞,還有英語中醫(yī)學方面的一些詞匯(謝曉科,2008:93)。這些無疑都是英語發(fā)展的基礎。正如美國著名語言學家薩爾佩所言:“一種語言對另一種語言最簡單的影響是文化‘借貸’。只要有文化‘借貸’,就可以把有關的詞也借過來。”(薩佩爾,1997:121)。正是有了這種‘借貸’的嘗試,使得以后拉丁語源源不斷的涌入英語,為英語以后發(fā)展成為最有包容性和開放性的英語埋下了伏筆。
② 借用如此多的拉丁外來詞后,填補了英語詞匯的本身的空缺。以下是拉丁語和英語一些專有名詞的列表,展示了拉丁語對英語的影響:
英文 英文翻譯 拉丁文 拉丁文翻譯
January 一月 Iānus 象征結束和開始的神
February 二月 febris 拉丁語,形容詞,發(fā)燒的
March 三月 Mars 瑪爾斯,戰(zhàn)神
May 五月 Māia 春天之神
June 六月 Iūnō 神后朱諾;生育和婦女之神
July 七月 Iūlius 愷撒的名字
(G. Iulius Caesar)
August 八月 Augustus 拉丁語,形容詞,偉大的,
augustus 奧古斯都
September 九月 septem “七”
October 十月 octō “八”
November 十一月 novem “九”
December 十二月 decem “十” (百度百科)
③ 借用拉丁語的詞根構詞法,使得原本毫無規(guī)律的英語變得更加通俗易記。
例如英語中形容一個人很親切用單詞amiable,正是來自于拉丁語amicus,而ami-這個詞就是“朋友(friend)”的意思;還有像aquatic(水生的),來自于拉丁語aqua,aqu-正是water的意思。這樣的例子數(shù)不勝數(shù),無疑都方便了我們記憶和理解英語。
3、法語與英語
3.1歷史及成因
因著英國和法國一水相隔的地理位置,法語很早就有少量流入英國,但法語對英語的影響,主要是在進入中世紀以后的幾個階段。1066年,諾曼人占領英國后,英國人成了下等人,法語變?yōu)楣俜秸Z言。當時的英國正處于封建莊園經濟剛興起農村公社瓦解敏感不穩(wěn)定時期,法語為英語注入了新鮮血液,帶來了較先進文明。在人類歷史上,總是代表較高社會形態(tài)的文化、語言更多的影響尚處于落后社會形態(tài)的民族的文化和語言(?;菹?,2007:346)。據(jù)記載,當時大約有9000個法語單詞涌入英語,其中至少75%都沿用至今。第二個階段是文藝復興時期,雖然當時掀起一股使用古希臘拉丁語的浪潮,但法語也未停止過涌入英語。第三個階段是17世紀中葉,英國工業(yè)革命加劇了其殖民統(tǒng)治,在侵略過程中吸收大量外來詞。最后是19世紀以后,隨著二戰(zhàn)的結束,科技交通發(fā)展,各國的交流日益頻繁,借詞也成為了一種豐富語言的重要手段。下面是分時期列舉的一些相關外來詞的例子:
① 1250-1500(此階段法語的涌入涉及到政治、生活、軍事、飲食、服裝等各個方面)
政府部門:state,power,nation,council
法律:justice , jury, court, defendant
宗教:parson, pray, sermon,angle
飲食:sauce,boil, beef,pork,soup,bacon
時尚:fashion, dress , gown, robe, garment
② 1650-1800
ballet,debut,dentist,burlesque,foible,patrol,
cartoon,ridicule,chowder,routine
③ 1800以后
resume,faire,gourmet,cliché,flair,détente,
attaché,liaison,morgue,dossier
(張維有,2004:29、30)
3.2影響
①法語的入侵并曾一度成為官方貴族語言,使得英國上層階級充分認識到英語存在的不足和落后,這對英語的完善和壯大起了極大的激勵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當時英國封建政治的形成,反過來完備的政治制度又為語言的發(fā)展提供了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
法國在當時是一個封建制度比較完善的國家,它擁有的有關國家機關政治方面以及封建關系方面的詞匯自然也是完備而先進;而英國處于封建莊園經濟開始出現(xiàn)的時期,在這些方面的詞匯幾乎是空白。很自然的,法語外來詞填補了英語的空缺,完善了英語并促進了英國封建制度的形成。下面是一些相關詞語的例子:
國家機構和政治制度:
govern,reign,crown,authority,country
貴族爵位:prince(親王),dake ,duchess(公爵和夫人),marquis,marchioness(侯爵和夫人)
②法語外來詞使得英語語音、語義、詞法方面產生了巨大變化。
語音:許多英語輔音的發(fā)音部位和發(fā)音方法和法語的基本相同,如[p]-/p/,[t]-/t/,[k]-/k/,[m]-/m/.
英語還吸收了法語的兩個輔音字母[v]和[?],very,everything,pleasure都要用這兩個發(fā)音
語義:英語 法語 pure and simply (十足的)
Weak frail cry and hue(大聲叫嚷)
Wise sage safe and sound(平安無恙)
同義詞的層次增加
pass deceased 詞語疊加 void and empty(空空如也)
holy sacred week and feble(虛弱無力)
(鄭麗莉,2008:146)
詞法:英語向法語借用了大量的詞根詞綴,使得其構詞更加方便有規(guī)律,重點是豐富了原有的單一詞匯,并且減低了記憶的難度。如bio-(生命),biology(生物);chron-(時間),chronaxie
(時值);electro(琥珀,專指電),electronic(電子的),exo-(外,在外的),exoatmospheric(大氣層外);inter+scolaire(校際的);trans+national(跨國際的);intramusculaire(肌肉內)
4、漢語與英語
4.1歷史背景及成因
漢語,作為中國這個有著5000多年歷史文明的母語,其輻射力自然是廣闊而悠遠的。漢語進入英語,也有幾個重要時期。最早可追溯到唐朝,那時的交通十分發(fā)達。陸地以長安為中心,建立了3條可通往中亞、西亞、南亞的“絲綢之路”,silk就是第一個流入英語的單詞。中國與阿拉伯、日本這些國家進行貿易往來,漢語便進入了這些國家,如秦,sino,sin;瓷器,china(中國)。后來漢語又通過這些語言進入英語,但是數(shù)量極少。16世紀以后,由于西班牙和葡萄牙航海家探索發(fā)現(xiàn),許多新航線被開通,于是中西方的貿易開始頻繁起來。
此時來華的傳教士也增多,其中孟都澤和馬丁分別出版了關于中國的Mendoza’s History of China和 Novas Atlas Sineusis,這兩本書的出版對漢語進入英語起了開路先鋒作用(杜明甫,1999:49)。這個時期,漢語首次大量進入英語。1637年,英商來到廣州,設立商館,漢語與英語的交流由間接轉為直接。18世紀以后,大量傳教士來華傳教,設立教育機構,出版報刊書籍,加上貿易的發(fā)展,中國人下海經商務工,掀起了漢語涌入英語的高潮。據(jù)統(tǒng)計,英語中大約有9000漢語外來詞,其數(shù)量可見漢語對英語的影響之大。
4.2影響
①漢語作為東方語言文化的典型代表,而英語作為西方語言文化的巨人,漢語融入英語中西方文化的結合,使得英語在向資本主義高速化目的化發(fā)展的過程中融入了一點東方古典氣息。下面舉出10大具有中國氣質并影響英語深遠的漢語外來詞:
Silk(絲綢)中國是絲綢大國,絲綢之鄉(xiāng)
mahi ong(麻將)一種娛樂活動
Shi Ching(詩經)中國文學史上最早的詩歌總集
Taoism(道教)中國的國教
Paper tiger(紙老虎)偉大主席毛澤東自造詞
Kowtow(叩頭)中國古代一種習俗
Yang kong(秧歌)一種傳統(tǒng)舞蹈
Confucius(孔子) 儒學的創(chuàng)始人
feng Shui(風水)核心思想是人和自然和諧
tea(茶)來自福建方言
②中國地大物博,資源豐富,相應的漢語詞匯也自然數(shù)不勝數(shù)。這些代表中國的詞匯進入英語,加大了英語的實用性,使得英國人能憑借英語更多地認識世界,了解世界。
水果:litchi荔枝,mango芒果,kumquat金橘,loquat枇杷,longan龍眼
植物: ginseng人參, kaoliang高粱, bohea 武夷茶, souchong 小毛尖茶
食物:ketchup番茄汁,番茄醬, chowmein 炒面 chop suey 炒雜碎
飲料類:lung ching/ longjin龍井,mao tai 茅臺酒,TeQuwine 特曲(顧菊華,2007:113)
③借用漢語獨有的成語、諺語,構成新的英語成語和諺語,使得英漢之間的翻譯難度大大降低,便于學者們研究英漢語言文化和學生們學習英語,反之學者能為英語的進一步發(fā)展做出卓越貢獻。(譯借法)
成語:burn the boat 破釜沉舟 諺語Look before you look三思而后行
castle in the air 空中樓閣 Make hay while the sun shines趁熱打鐵
a bolt from the blue 晴天霹靂 East and west,home is best出門一里,不如家里
after one’own heart 正中下懷 More haste,less speed 欲速則不達
one’ hair stands on end 毛發(fā)倒整 Practice makes perfect 熟能生巧
show the cloven hoof 露出馬腳 Out of sight,out of mind眼不見,心不想
hang by a hair 千鈞一發(fā) Like father,like son有其父必有其子
(馮慶華,2008,46)
5、結語:了解英語外來詞和英語學習
交流,是語言最簡單最根本的作用。正是由于語言擁有這種神圣的作用,所以只要人類還沒有停止交流,世界上任何一種語言都不可能孤立存在。外來詞的借用,是一種跨國際交流文化進步的必然趨勢。而英語,作為這股潮流的領頭者,其借用外來詞的數(shù)量、深度及廣度都是舉世無雙的?!睹绹蟀倏圃~典》中總結到:“英語語言受益于許多語言。任何一本詞典的選入詞中80%為外來詞?!币虼?,了解英語外來詞,不僅能讓英語學習者從語言這種最原始最根本的文明了解英語文化背景,激發(fā)學習者的思考和學習興趣;而且能讓我們掌握一種高效率的記憶和理解詞匯的方法,從而使英語學習不再是只是枯燥乏味的死記硬背。
參考文獻:
[1] 謝曉科.從英語發(fā)展史看英語中的外來詞[J].河西學院學報,2009
[2] 薩佩爾.語言論[M].北京:商務印刷館,1997
[3] ?;菹?淺析英語中的法語外來詞[J].沈陽建筑大學學報,2007
[4] 張維有.英語詞匯學教程[J].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02)
[5] 鄭麗莉.論英語中的法語借詞及對其英語文體的影響[J].內蒙古大學學報,2010
[6] 杜明甫.英語中的漢語外來詞探析[J].河南:財務稅務高等??茖W校學報,1999
[7] 顧菊華.英語中日語、漢語外來詞研究及其應用特點[J].綿陽師范學院學報,2008
[8] 馮慶華.實用翻譯教程[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8
作者簡介:程培,女,湖北文理學院外國語學院本科生;指導老師:陳鸞,男,湖北文理學院外國語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篇章語言學和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