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喜歡這樣吃
又麻又辣才夠爽!
很多人喜歡吃超麻超辣的火鍋,鍋中漂著一層厚厚的油和辣椒。這樣的火鍋有什么問題呢?
油脂 首先麻辣火鍋里面的油大部分使用的是牛油,牛油屬于飽和脂肪酸比較高的油,過多攝入對心腦血管健康不利。其次,即使不是牛油,這里面的油脂也是經(jīng)過長時間加熱的油,油脂長時間加熱容易發(fā)生氧化,尤其是其中的不飽和脂肪酸,而氧化了的油脂對心腦血管健康也是不利的。
辣椒 麻辣火鍋往往要放很多辣椒和其他調味料,是典型的“重口味”火鍋,冬天的氣候本來就很干燥,容易上火,如果經(jīng)常吃這么重口味的火鍋,恐怕會燥上加燥,更容易上火,出現(xiàn)咽喉腫痛、聲音嘶啞、口腔潰瘍、口唇干裂、小便赤黃等癥狀,如果經(jīng)常吃這樣的火鍋,這些癥狀就很難消失。
食鹽 重口味避免不了要放很多的鹽,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吃的鹽越來越多,遠遠超過了營養(yǎng)學推薦的6克,在本來就食鹽過多的生活方式中,如果還經(jīng)常吃著重口味的火鍋,避免不了會攝入更多的鈉,而鈉過高是引起現(xiàn)在人高血壓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果,吃這樣的火鍋再配上白酒、冰鎮(zhèn)啤酒飲料、雪糕那就更糟糕了,消化道黏膜細胞會大量受損,長此以往,易引發(fā)腸胃炎癥等消化道疾病。
先煮肉類湯才香!
大部分人吃火鍋喜歡先煮肉類食物,覺得先煮肉后面的菜才好吃,認為先煮菜難以下咽,其實這種吃法大大違背了“健康”二字。
增加脂肪的攝入 先煮肉,湯中避免不了溶入很多的動物脂肪,當我們將蔬菜放進去再撈上來的同時就會將這些油脂一并裹在蔬菜上,吃進肚子里。
肉類食物易過量 人在饑餓的時候,往往一開始容易吃很多肉,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畜禽肉每人每天50~75克(生重),也就是一兩到一兩半,如果先煮肉吃,這個量,大多數(shù)人都會覺得少,往往容易過量攝入。
還有那么一大部分人喜歡吃完火鍋后來一碗濃濃的火鍋湯,問題就出在“濃”上,大部分人認為湯煮的時間越長營養(yǎng)越豐富,其實不然,火鍋湯不但營養(yǎng)沒有想象的那么豐富,還富含大量的亞硝酸鹽,煮的時間越久,亞硝酸鹽就越高,而亞硝酸鹽在人體內與胺類物質結合易誘發(fā)癌癥。另外火鍋湯當中含有大量的嘌呤物質、脂肪和鈉離子,痛風病人以及高血脂、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最好不要喝。
幾個小時連續(xù)吃!
冬天吃火鍋的氛圍讓很多人覺得是一種享受的事情,有那么一大部分人坐下來一吃就是3、4個小時,甚至更長,那么,吃得太久對人體有什么害處呢?
消化系統(tǒng)負擔重 我們一再強調吃飯要定時定量,這種吃飯方式大大違背了這種健康理念,我們機體有一個機制就是,只要你在進食,消化系統(tǒng)就要分泌消化液,一直在進食它們就得不停的干活,得不到正常休息的消化系統(tǒng)早晚會罷工的,這個時候問題就來了,輕者腸胃功能紊亂,腹痛、腹瀉等,重者易發(fā)生胰腺炎、胃腸炎、闌尾炎等等疾病。
晚上吃多壞處多 一吃幾個小時的火鍋,必定會過量,能量過剩導致肥胖,如果是在晚上吃多壞處更多,消化系統(tǒng)疾病是避免不了的,還會引發(fā)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結石、痛風等,睡眠也會受到極大的影響,第二天食欲不振,昏昏沉沉,這些都跟晚餐吃太多有著極為密切的聯(lián)系。
不健康的吃火鍋的方式還有很多,比如認為沒有煮透的肉更嫩;火鍋湯里放點豬油更好吃;火鍋店里各種味道濃郁的、顏色漂亮的“添加劑”火鍋;吃火鍋就要“燙”才過癮;吃著雪糕吃火鍋,享受冰火兩重天的刺激;吃火鍋不用吃主食;蘸料充足才夠味等等一些不健康的吃法。那么,火鍋到底應該怎樣吃呢?
冬季應該這樣吃火鍋
搭配合理很重要
兩份菜一份肉 不管這肉是魚肉、牛羊肉,還是豬肉,兩素一葷保證沒錯,也可以選擇種類多一點,數(shù)量少一點,營養(yǎng)均衡,能量還不容易過剩。
先煮菜后煮肉 蔬菜類最好先煮薯類或者是同主食一起煮,先用蔬菜和主食把肚子填得差不多,自然就不容易攝入過多的肉類,尤其對控制體重的人尤為重要。
生熟菜勿同食 很多人喜歡生吃蔬菜和薯類食物,覺得可以降火,其實這樣做法是不對的,尤其是在外就餐,生的蔬菜衛(wèi)生未必達到生食的標準,有些人吃完火鍋易拉肚子,也許就是這個原因引起的。
麻辣鍋少配肉 吃麻辣火鍋易上火,如果再搭配牛肉、羊肉則更容易上火。所以,如果喜歡吃麻辣鍋還是多搭配蔬菜、薯類等不易上火的涼性食物比較好。
合理食用蘸料 有些人吃火鍋蘸料吃得特別多,每根菜都要裹滿蘸料才肯放進嘴里。殊不知,蘸料的脂肪含量是超乎想象的,其中有一半都是脂肪,如果蘸得過多,必定會導致脂肪攝入過量,另外,蘸料鹽的含量也很高,避免攝入過多的鈉,還是少吃蘸料為好。
正確搭配酒水 無論是搭配白酒、啤酒、還是飲料,都不宜要冰鎮(zhèn)的。首先要控制量,其次要會選擇,酒類盡量不要選擇烈酒,飲料盡量選擇鮮榨果汁、茶、白開水等健康飲品。
講究方式更健康
巧選鍋底更營養(yǎng) 吃火鍋的鍋底有很多種,其中營養(yǎng)學最不推薦的就是麻辣鍋,尤其是在北方比較干燥的氣候,更不易選擇麻辣鍋底,盡量多選擇清湯鍋、菌湯鍋、番茄鍋、咖喱鍋、雞湯鍋、海鮮鍋等。這些鍋底不僅不易引起上火,在營養(yǎng)價值上更勝一籌,既美味又營養(yǎng)。
用餐時間要控制 吃的時間越長,能量攝入就越容易過剩,最好將時間控制在1個小時以內,吃完后可以選擇看看電影,逛逛商場,利于食物的消化。
喝湯時間要趁早 湯煮的時間越長,亞硝酸鹽產(chǎn)生的越多,所以想喝火鍋湯盡量控制在開火半小時以內。
撈出食物放一會 撈出的食物放在盤子里面放一會兒,避免食物過燙,燙傷口腔黏膜以及食管,長期吃燙食的人更容易患口腔疾病以及食管癌。
自家火鍋更安全 真正健康安全的食物出自自家廚房,隨著食品添加劑的廣泛使用,一些火鍋店也開始使用一些可以提升口感、感官漂亮的食品添加劑添加到火鍋的原材料當中,如,放了羊肉香精的“無名肉”冒充羊肉,劣質的魚丸、蝦丸,食品添加劑的鍋底等等。雖然少量攝入食品添加劑對身體無害,但是那些食品添加劑卻不是我們身體需要的營養(yǎng)素,所以吃火鍋盡量回家吃。大冷天,一家人吃頓火鍋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自家火鍋最營養(yǎng),自家火鍋最安全。
冬吃火鍋,營養(yǎng)知識講究多,合理搭配,注重方式好處多。自古以來,火鍋是中國人的傳統(tǒng)美食,但是很多時候,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將這種傳統(tǒng)美食給“吃”變了性質。
所以,在吃火鍋的時候一定要遵循健康的、營養(yǎng)的方式,勿讓那些不健康的吃法傷害了我們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