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選地整地。選擇地勢較平坦,土層深厚、質地較疏松,通透性好,肥力中等以上,保水、保肥力較好的旱地(田)或緩坡地,才能獲得較高的產量。播種前要精細耕地,使土質松軟、細碎平整后再播種。
2、種子處理
選擇生育期適合本地區(qū)自然條件的耐密品種,其性狀為高產、穩(wěn)產、優(yōu)質、抗病、抗蟲、抗逆性強及商品性好,品種的發(fā)芽率≥95%。純度、凈度均≥98%。播前對種子人工篩選,去除破、秕、霉、病及雜粒等雜質,在播種前6—7d先曬種,把種子攤放在干燥向陽地方晾曬,每天翻動幾次,晚上收回。防止受潮。播種前2—3d用多功能種衣劑進行包衣,放置干燥處陰干。
3、播前準備
整地是采取土壤耕作措施,為玉米播種、出苗、生長發(fā)育創(chuàng)造一個適宜的土壤環(huán)境??衫脺绮鐧C或旋耕機整地.旋耕深度8—12cm,根茬塊、土塊皆小于3.0cm,以床面平整達到播種狀態(tài)為標準。選擇正規(guī)廠家生產的肥料,以顆粒肥為主,流動性好、無板結、無潮解現(xiàn)象。根據(jù)玉米寬窄行密植播種機主梁上的排種器調節(jié)株距,使其播種2個窄行的行距是40cm,寬行為80-90cm。拖拉機的輪距為130—125cm.但要保證液壓升降機構正常工作,并能配帶寬窄行密植播種機。播種前,按照行距要求固定播種和施肥裝置。對播種機的排種量和施肥量進行調試施肥量要比正常多20%—30%:調整好播種機位置、排種量和施肥量后。準確調整播種深度和施肥深度,播種深度為3—5cm,施肥深度于種側下方5—8cm。
4、播種
實行機械播種可以縮短播種期,玉米可以短時間內播完,可以側深施化肥,避免化肥與種子爭土壤水分。玉米能否一次全苗,提高機械播種質量是關鍵。實行機播掌握播種時土壤墑情,達到種子均勻,深淺適宜,覆土一致,可以做到隨播隨壓不失墑、提墑容易出苗。當?shù)販胤€(wěn)定在7-8℃后開始播種,播種方式采用機械精量平播為宜。平播利于保墑.減少土壤水分散發(fā)。播種密度為6.5—7.0萬株/hm2,達到保苗6.0~6.5萬株/hm2以上。為保證播后種子與土壤緊實接觸,減少失墑。在播種過程中,一定注意排種器、施肥器工作狀態(tài)是否正常,避免發(fā)生漏播種和漏排肥現(xiàn)象:同時注意觀察施肥鏵、排種鏵是否被碎根茬或土塊堵塞。造成拖土現(xiàn)象。播種后要適時進行鎮(zhèn)壓作業(yè),鎮(zhèn)壓器可選擇苗帶重鎮(zhèn)壓器或“v”型鎮(zhèn)壓器。選擇鎮(zhèn)壓強度大小主要依據(jù)土壤含水率(墑情),播種后的鎮(zhèn)壓強度視土壤墑情而定,含水率在18%—22%時.要達到650g/cm2,含水率高時要減輕壓強。鎮(zhèn)壓的適期以播后表層土壤蹦皮、壓后不起鱗紋為宜。車速為5-6km/h。
5、田間管理
5.1因地制宜,合理灌溉:在玉米需水臨界期(拔節(jié)至抽穗期及灌漿期),如缺水應及時噴灌。
5.2及時深松、疏松土層:于玉米三至五葉期進行深松,深度要達到25-30厘米。
5.3玉米病蟲害防治
5.3.1玉米紋枯病防治方法:發(fā)病初期噴灑1%井岡霉素或用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80—1000倍液噴施。噴藥重點為玉米基部,保護葉鞘。
5.3.2玉米絲黑穗防治要點:用25%粉銹寧羥銹寧按照0.3%劑量拌種,防治效果不錯;或用96%天達惡霉靈進行拌種,每公斤種子用種1—1.5kg。苗期用96%天達惡霉靈6000倍+天達2116糧食型600倍噴施基部1—2次。
5.3.3玉米大斑病防治方法:該病的防治應以種植抗病品種為主,加強農業(yè)防治,輔以必要的藥劑防治。
5.3.3.1選用抗病品種。
5.3.3.2加強農業(yè)防治,適期早播,避開病害發(fā)生高峰。施足基肥,增施磷鉀肥;做好中耕除草培土工作,摘除底部2--3片葉,降低田間相對濕度,使生長植株健壯,提高抗病力;玉米收獲后,清潔田園,將秸稈集中處理,經(jīng)高溫發(fā)酵用作堆肥;實行輪作。
5.3.3.3發(fā)病初期噴灑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25%苯菌靈乳油800倍液、40%克瘟散乳油800~1000倍液、農抗120水劑200倍液,隔10天防一次,連續(xù)防治2—3次。
5.3.4玉米小斑病防治方法
5.3.4.1因地制宜選用抗病雜交品種。
5.3.4.2加強農業(yè)防治清潔田園,深翻土地,控制菌源;摘除下部老葉、病葉,減少再侵染菌源;降低田間濕度;增施磷、鉀肥,加強田間管理,增強植株抗病力。
5.3.4.3藥劑防治:發(fā)病初期噴灑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25%苯菌靈乳油8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間隔7—10天一次,連防2—3次。
6、科學促控,實現(xiàn)高效
傳統(tǒng)玉米整個生育期自然生長,不僅營養(yǎng)生長過于繁茂,而且抑制了生殖生長,如果種植密度增加,穗小空稈率高,產量嚴重受影響。為實現(xiàn)玉米畝產1100公斤以上產量,必須采取措施科學促控,調節(jié)生長與發(fā)育的關系,對玉米的功能葉片進行科學處理,調控玉米生長發(fā)育機制,使功能葉節(jié)間縮短,提高光合效率,促進地上氣生根(支撐根)和地下次生根的生長,可使根量增加一倍,根系吸收面積增加2-3倍,提高抗旱性和抗倒伏性,激發(fā)功能葉中光合酶的活性,加速光合產物的合成并向果穗方向流轉,使果穗穗軸變長變細,籽粒變厚,百粒重增加,并能提早成熟5-7天,使產量每公頃達到15000公斤以上。
使用方法:于玉米大喇叭口后期,即雄穗抽出前3-5天(倒數(shù)第二葉半展開,雄穗離喇叭口一寸遠)噴施最好,可將植株高度控制在1.4-1.8米之間,我地區(qū)一般在7月15日—7月22日前后。噴施量每公頃用“玉米超高產生控劑”1500毫升(即3瓶),加水300-350公斤葉噴,噴時要注意兩邊用絲袋擋住,不要噴到大豆葉片上。
(作者單位:151822黑龍江省巴彥縣鎮(zhèn)東鄉(xiāng)農業(yè)技術綜合服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