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家庭教育是國家教育的重要形式,也是家庭的主要職能。所有教育工作都以家庭德育為基礎,只有基礎打好了,才能進一步開展學校德育與社會德育。但是在我國,許多家長重智輕德,對于子女道德素質培養(yǎng)沒有提起足夠的重視,忽視美德教育,單純依靠學校教育,對家庭德育沒有清晰的認識,缺乏相應的教育方法和教育能力,這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家庭德育職能的發(fā)揮。只有加強家庭教育特別是家庭德育,才能夠真正提高家庭孩子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其良好的心理品質。本文通過對現(xiàn)階段我國家庭德育中存在的不足進行分析,進而對如何解決家庭德育教育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
【關鍵詞】家庭教育;德育教育;問題;解決辦法
國民教育主要由家庭教育、學校教育以及社會教育三部分組成,在這當中,家庭教育是整個國民教育的重點。家庭教育的基本概念是在家庭生活環(huán)境里,長輩對于子女的思想道德意識、政治觀念、以及教育者的身心健康進行的一系列教育工作。家庭德育中主要由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價值觀教育等各方面組成,家庭德育是家庭教育的關鍵和精髓。我國高度重視家庭德育建設問題,為進一步加強家庭德育工作,制定了《公民道德實施綱要》。綱要提出,家庭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密切相關,應當科學合理對待家庭問題,創(chuàng)造良好的家庭氛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上述可以看出,做好家庭教育工作特別是家庭德育工作,能夠加強家庭孩子的思想道德意識,使其形成良好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
一、家庭德育中存在的不足
(一)普遍存在“重智輕德”問題。家庭德育對孩子思想道德意識的培養(yǎng)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在我國,有的家長忽視了家庭德育的在孩子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對家庭德育的概念缺乏清晰的認識。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進步,對人才的需求也日益高漲,部分家長為了提高自己的子女的社會競爭力,根據(jù)自己的愿望對子女的未來進行規(guī)劃,從小就強迫孩子學習各種技能,聘用家庭教師輔導學習工作、參加各種技能培訓,忽視了孩子自身的意愿。很多情況下,家長通常把學習成績的好壞作為評判教育工作是否合格的重要指標,這是家長對家庭教育的一種錯誤理解,這突出反映了家長在家庭教育工作只重視孩子智力的培養(yǎng),而缺乏對孩子品德的培養(yǎng),忽視了孩子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培養(yǎng)。長期如此,孩子不能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會滋生出各種不良的習慣,使其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質,最終阻礙孩子的正常發(fā)展。
(二)思想上不重視。部分家長認為德育工作是學校教育的責任。在我國,家長沒有對孩子的思想教育提起足夠的重視,認為思想教育是學校教育任務,家長只負責孩子的物質生活方面,監(jiān)督孩子去學習,輔導完成學校安排的家庭作業(yè)就行了。這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家庭德育職能的發(fā)揮,降低了家庭德育的效率,嚴重的情況下可能會和學校德育工作形成對抗產生更多消極的影響。其實,孩子的家庭環(huán)境是孩子生活環(huán)境最重要的一部分,相應的,家庭生活環(huán)境對孩子的影響也是最大的,家長忽視對孩子思想品德的教育,很可能會造成孩子道德觀念的缺失。
(三)缺乏合理的教育方式。家長教育方式的不合理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兩方面點。一方面,過多地采取物質獎勵。在現(xiàn)階段的社會,大部分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會采用物質獎勵的方式來鼓勵孩子去做某些事情。適度地使用物質獎勵能夠提高孩子辦事的積極性,但是,過多的物質獎勵會使孩子形成追求金錢物質的思想,阻礙了孩子的健康發(fā)展。另一方面,存在暴力教育現(xiàn)象。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有時可能因為孩子犯了錯、考試成績不理想等各種原因對孩子施加暴力,這種錯誤的教育方式不僅不能夠解決問題,還有可能導致孩子心理問題,讓他們覺得暴力能夠解決一起,不利于孩子身心的正常成長。
(四)錯誤的行為指導。家庭因為不同的經濟條件和不同的文化環(huán)境,家長的言行也會存在一定的差別。許多情況下,家長不當?shù)难孕袝o孩子錯誤的行為指導。孩子言行舉止的形成會很大程度上受到家庭教育中家長行為的影響,孩子在看到家長的言行時,會不自覺地在潛意識里去模仿。家長錯誤的行為指導,例如,不遵守交通規(guī)則、亂扔垃圾、不尊重長輩、不樂于助人等等,這會對孩子的思想觀念造成影響。因此,父母的行為是孩子的言行舉止養(yǎng)成的主要因素。
二、家庭德育解決辦法
(一)思想上重視家庭德育。家長應當更新教育觀念,從思想上重視家庭德育在孩子成長中的重要地位。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掌握文化知識、培養(yǎng)特長固然重要,但是只讓孩子去接受這些還不夠,思想道德教育也是家庭教育的重要部分。家長應當結合孩子的思想道德培養(yǎng)和良好個性的培養(yǎng),并把它們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智力的開發(fā)是思想道德發(fā)展的關鍵要素。加強家庭德育能夠讓孩子培養(yǎng)良好的道德品質,從而反過來促進智力的開發(fā),為智力的開發(fā)指引正確的方向。孩子如果在道德和人格上存在缺陷,將會對他以后的成長造成不利。在復雜的社會中,孩子缺乏信心和勇氣、自私自利或缺乏相應的道德品質都將很難適應這個社會。因此,家長在注重孩子智力發(fā)展的同時,要重視家庭的德育教育,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質,要讓孩子學會怎樣做人,學會如何和他人溝通交流。國家的教育研究部門也要對家庭德育教育進行深入分析探究,提出相應的教育理論指導家長的家庭教育工作。家長從思想重視家庭德育,從而提高孩子的綜合素質,正確引導孩子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
(二)采取正確的教育方式。家庭教育是一項具有自身特點的科學,家長要根據(jù)孩子不同的成長階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家長要讓子女更好地融入到社會環(huán)境中,實現(xiàn)教育的開放化,不能一直把孩子一直當作自己的私人財產,不讓孩子去經歷社會的洗禮。家長要有目標的對孩子加強思想道德教育,讓孩子更好的成長,在平時的家庭生活中,要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改善家庭環(huán)境建設,在孩子掌握文化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良好的思想品德。對孩子的教育工作要有整體的規(guī)劃,德育教育的最終目標是要提高孩子的道德素養(yǎng),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家長要為孩子提供一個安穩(wěn)的家庭環(huán)境,從而為家庭德育教育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教育環(huán)境。而為了讓孩子的成長發(fā)展有保障,家長還要加強自身教育知識的學習,促進自身道德素養(yǎng)的提高,從而有能力承擔起培養(yǎng)子女健康成長的責任。
(三)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家長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的言行舉止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很多情況下,孩子都會模范家長的行為習慣。這就要求家長在平時的教育過程中,要規(guī)范自身的行為,用良好的行為習慣去感染教育孩子,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形象。父母對自己的高要求,會潛意識地影響到孩子。因為孩子天生就具備模仿能力,所以父母會很容易地成為孩子心目中的典范,家長應當加強自身學習能力和道德素質的培養(yǎng),從而做到以身作則。
結束語:綜上所述,在孩子成長的過程的三個重要影響因素中,家庭教育是影響孩子成長的決定性因素,而家庭德育是家庭教育的基礎,培養(yǎng)擁有優(yōu)良道德品質和價值觀念的下一代是每個家長的神圣職責,作為家長,應當樹立良好的教育觀念,采取科學的教育方式,豐富自己的教育知識,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榜樣,創(chuàng)造溫馨的家庭氛圍,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的同時,推動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的步伐。
參考文獻:
[1]董曉麗.探究家庭結構調整背景下的幼兒品德養(yǎng)成策略[J].復旦大學,2012(4)
[2]陳海濤.當代青少年家庭德育教育的現(xiàn)狀及對策[J].科技信息,2010(1)
[3]伊揚.家庭德育環(huán)境對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影響研究[J].蘇州大學,2012(4)
[4]袁霞.家庭教育對未成年人價值觀形成的影響[J].湖南師范大學,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