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學(xué)過程中總有一些學(xué)生問我:“老師,這些物理題您一講就明白,回去自己做怎么就不會呢?”。針對學(xué)生問我的這個問題,我想:可能是學(xué)生自己不會分析,才沒有思路,如果學(xué)生掌握了分析問題的方法,那么題目稍有變化他們自己也能做出來了。下面就是我平時用到的一些分析問題的方法:一、一般的計算題都是從求入手。例如:有一輛自重2000kg的6輪汽車,裝貨10t,每個車輪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為0.02m2,求這輛汽車對路面的壓強。分析:求壓強首先想到壓強公式P=F/S,想算出壓強需要先求出壓力和受力面積,再想壓力等于什么呢?F=G,重力G又等于什么呢?G=mg,m、g都已知,F(xiàn)可求了。受力面積S好求,S=6×0.02m2.二、學(xué)到浮力的時候,學(xué)生普遍感覺浮力的題有點難,覺得給出的條件少,無從下手。于是我又想到另一種方法:浮力的題不會時“看狀態(tài)”。例如:某一冰山體積為V,位于海面下的體積為V1,則V1:V=____。(ρ冰=0.9×103kg/m3、ρ海水=1.03×103kg/m3)分析:由題意可知冰山處于漂浮狀態(tài),漂浮時F浮=G,再把F浮和G都展開,ρ海水g V1=ρ冰gV,得出V1/V=ρ冰/ρ海水。三、從題目中的已知條件入手。例如:一物體在空氣中稱量,測力計示數(shù)為3N,將其浸沒在水中稱量,測力計示數(shù)為1N,則物體的密度為_____。分析:此題學(xué)生會想到ρ=m,質(zhì)量m也能會求,m=G/g。但是體積V就不會求了,怎么辦?看已知的兩個條件,由已知的3N和1N能求出什么?可以求出浮力,F(xiàn)浮=G-F示,再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gV排,求出V排,V排=V物,所以V可求。四、電學(xué)部分歐姆定律的題,不會就用歐姆定律。例如:如圖,閉合開關(guān)S后,滑片在b端時電壓表示數(shù)為9V,電流表示數(shù)為0.15A,滑片在中點時電壓表示數(shù)為6V,求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電源電壓、R1的阻值。
分析:由已知條件學(xué)生都能求出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R滑=U1/I1=9V/0.15A=60Ω。滑片在中點時電路中的電流也能求出I2=U2/R2=6V/30Ω=0.2A。之后就無從下手了。怎么辦?用歐姆定律。U=I(R1+R滑),用兩次,U=0.15A(R1+60Ω)U=0.2A(R1+30Ω)所以電源電壓和R1的阻值就都可以求出了。五、比例的題可以把比值直接代入。例如:甲、乙兩個物體的質(zhì)量之比為3:2,體積之比為4:1,則密度之比為______。分析:根據(jù)公式ρ=m,兩個比值相除就可以了。六.用特殊方法測密度時有些同學(xué)密度表達(dá)式總推錯,我采用了“比值法”。例如:用彈簧測力計稱出石塊重為G,把測力計下的石塊浸沒在水中,讀出測力計示數(shù)為F,求石塊密度。分析:重力可以展開G=ρ石gV石,G-F=ρ水gV石兩邊一比,再交叉相乘即可。通過以上方法的訓(xùn)練,學(xué)生做題時就不犯愁了,覺得物理也不那么難學(xu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