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語文是學生入門學習一門重要學科之一,是學習好其他學科的基礎,也對學生今后的各方面的價值觀念有所影響。所以小學語文對小學生的以后的成長影響還是比較大的。因此老師在教育學生的同時要對每一個學生負責,給與相同的關注,這就是涉及了差異教學。根據(jù)現(xiàn)階段的小學語文的教學研究,得出目前差異教學的現(xiàn)狀,以及做出了相應的實施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差異教學現(xiàn)狀;實施策略
一、小學語文差異教學的現(xiàn)狀
(一)小學語文差異教學現(xiàn)狀的優(yōu)勢
1.老師在教受閱讀課時的時候,能啟發(fā)和尊重學生的自我不同的感受
如今有很大一部分小學語文老師在教受閱讀課時,都有去關注學生本身自我的知識能力,認知水平等一些差異,從而引導學生在閱讀的時候用自己獨特的想法去感受,勇于發(fā)表自己的獨到見解。
2.老師關注到不同學生的學習進度的差異
有些學生由于一些因素在語文學習方面能力低于其他學生,因此在進度上與其他學生有所差異,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對這些表現(xiàn)出進度差異的學生都有去了解和關注。
3.老師關注到了小學生在朗讀時存在的差異
朗讀是學習語文的一個了解情感的重要途徑,但是學生之間的朗讀水平是存在差異的,老師在了解到這一差異之后,對朗讀水平低的學生稍有關注并且提出不同的要求。
4.老師根據(jù)學生的個體差異,分配小組合理分配
學生在課堂中以小組形式交流和學習是一個很常見的方式,老師根據(jù)學生的差異,合理分配,讓他們相互補充,互相學習。
5.對于自由開放的環(huán)節(jié),老師關注學生的差異,并且適應他們
在現(xiàn)在的課堂中出現(xiàn)很多老師一些開放性教學,學生可以根據(jù)自身的愛好、經(jīng)驗或者優(yōu)缺點去學習,每個人都可能去適應這個學習。
6.老師關注到學生性格的差異性
世界上沒有同一片樹葉,人的性格更是一樣。小學生的性格有好動、急躁、勇敢、堅毅、樂觀、積極、善于溝通,也有沉默少言、內(nèi)斂、多愁善感。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應了解學生的不同性格特點,照顧他們的特點。
(二)小學語文差異教學現(xiàn)狀存在的不足
1.老師忽略了對學生的教育檢測,對他們在學習語文能力上的差異不夠
現(xiàn)在老師基本上對教育臨床診斷不是很了解,教育臨床診斷就是“運用心理學、教育學等理論和方法技術對測查和診斷學生個體內(nèi)和個體間的差異和教育上的不同需求,找到學生的優(yōu)勢和不足,為他們制定特定的教育計劃,促進其發(fā)展”
,所以往往忽略這個。通過教育臨床診斷是可以了解到學生認知、情感等方面的特征,真正的差異教學這個是必不可少的。[1]
2.老師對學生閱讀時獨特感受到指導不夠
閱讀教學的時候老師過于重視了學生的獨特感受,往往缺少了對他們的指導,會使學生在一定時候有理解的偏離。
3.作文教學范文太過重視,沒有學生的個體差異
小學生的作文中有很多范例都是千篇一律,例如,紅領巾扶老人過馬路,馬路上撿到錢交給警察叔叔,這完全體現(xiàn)不了小學生個體的差異性,缺失了它們獨特的生活體驗。
4.在差異性教學的課堂上,紀律很難維持
為了實施差異性教學,維護好課堂紀律比較難,老師無法控制課堂紀律,然而對差異性教學存在疑慮。
二、根據(jù)小學語文差異教學的現(xiàn)狀實施策略
(一)多開展教師繼續(xù)教育,加強理論學習
1.組織小學語文教師深入學習《語文課程標準》
雖然目前大部分的小學語文老師已經(jīng)關注到小學生的個體差異,也在教學過程中去實施并且照顧這些差異,但是這些都只是一種簡單的表現(xiàn)形式,病沒有有意識的去學習這種教學,深刻認識這種差異教學。因此為了差異教學的廣泛有效的實施,有必要組織小學語文老師深入學習《語文課程標準》。[2]
2.組織教師學習差異性教學的相關理論,并進行交流討論
教師在對教學實際課程應用比較多,在理論上缺乏,還有心理學的教育,教師應多學習和了解理論教學,得出自己的見解,教師之前相互交流、交換心得,提高差異教學的效率。
3.教室在教學過程或課余時間多注重收集學生的個體信息
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各個方面體現(xiàn)出的差異性比較多,老師應多注重去收集這些信息。雖然老師的教學任務比較繁重,但還是可以通過課堂上學生的情緒、思維、表達、狀態(tài)等去了解,這樣學生能感覺到自己的存在性。
4.教師應多與學生、家長交流
交流溝通是了解學生的差異性的一個有效途徑,還能促進師生的情感。教師在交流過程中可以了解自己的教學方式是否有效或者被接受,學生的學習狀況及效率,根據(jù)他們的反饋進行改進,適應學生的差異性。教師與家長的交流是進一步深入了解學生,學生生活和背景。
5.采用多樣化教學
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差異性設置不同的教學方式,聽、說、讀、寫都有不同學生的喜愛,多種結合,適應小學生的不同需求。
6.對學生進行多層面的評價
以往教師對學生的評價過于單一,造成不少學生存在有自卑感。從多層面去評價學生,可以讓他們認識自己的獨特性,創(chuàng)立自己的自信心。
7.根據(jù)學生的差異性,幫助他們找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這是教師的最終想要引導學生學習的。教師在引導學生同時是基于學生原有的學習方法進行有效的指導,讓他們再去找尋真正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這樣的學習是最有效果的。
三、結論
教育教學是也許有一定的方法,但是怎么去教還是依靠老師的能力。怎么才能針對不同差異性的學生進行好的教學,這是教師的首要問題。需要教育工作者繼續(xù)努力探究。
參考文獻:
[1]徐艷輝.小學語文教學法探討[J].現(xiàn)代交際,2012.01
[2]劉寶英.小學語文分層教學芻議[J].科技信息,2009.09
[3]曾繼耘,.差異課堂教與學的行為分析[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0,(25).
[4]程向陽.差異教學模式及其實踐與反思[J].中國教育學刊.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