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語高考試題中,\"閱讀理解題\"旨在全面檢測考生從語段中獲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測試考生對語段主旨大意、事實細節(jié)、邏輯關系等方面的把握水平及理解的準確程度。因此,高考英語越來越重視對考生閱讀能力的考查。從測試題的設計和內(nèi)容看,對能力測試要求主要歸納為五點:
1)概括全語段主旨大意,以及用以說明主旨和大意的事實和細節(jié);
2)既準確理解具體的事實,也要理解抽象的概念;
3)既準確理解語段語句字面意思,也要理解深層含義,包括作者的態(tài)度、意圖等;
4)既理解某句、某段的意義,也要了解全語段內(nèi)部各信息之間的邏輯關系,并據(jù)此進行推理和判斷;
5)既能根據(jù)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去理解,也能結(jié)合中學生應有的常識去理解。
通過對近幾年高考閱讀理解題的對比研究,我們發(fā)現(xiàn)高考閱讀理解題有以下特點:
1、考查內(nèi)容:通觀近幾年閱讀理解題的考查內(nèi)容,大致有以下幾種類型:①主旨大意題;②詞義猜測題;③推理判斷題;④事實細節(jié)題。
2、考查重點:從上表可見,推理判斷題和事實細節(jié)題是閱讀理解的重頭部分,共約占閱讀理解題的64%。其中,推理判斷題為重中之重,平均每年約占39%。這是因為近幾年閱讀理解題加大了對語篇結(jié)構的把握及對深層次信息理解的考查力度,著重檢測考生對語篇的整體理解能力,側(cè)重考查考生根據(jù)語境提示,綜合利用有效信息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體現(xiàn)了著重考查考生閱讀理解能力的目標與要求。
3、題材特點:近五年的閱讀材料均來源于真實的生活,充滿時代氣息,貼近人們的生活,語言地道,原汁原味,文章的風格更具英語語言的特點。文章體裁多樣,題材各異,選材更趨現(xiàn)代化、生活化、知識化,突出實用性與時代性,涉及了社會、能源、人生觀與日常生活等方面。
4、編排特點:4至5篇選定的閱讀文章的總字數(shù)都控制在2000個至2300個之間。文章編排由易到難,做起來比較流暢,題目跨度不大,進一步體現(xiàn)了科學性、人性化這一特色。
命題趨勢分析:通過對近年來的閱讀理解題的分析,我們可以預計今后幾年的閱讀理解題有以下特點:
1.在命題指導思想上,會繼續(xù)尊重兩綱要求,保持試題的穩(wěn)定性,在穩(wěn)中求新、穩(wěn)中求變。
2.在試題設計上,進一步由知識立意轉(zhuǎn)向能力立意,增加運用型、能力型試題。而涉及較低能力要求的事實細節(jié)題的比例會有所減少。
3.試題的取材,密切聯(lián)系當前我國和世界經(jīng)濟、科技等方面的變化,有關數(shù)據(jù)的來源真實可靠。
4.閱讀內(nèi)容的社會實用性會愈來愈強,更重視語言和文化的關系,閱讀材料會涉及到更多的社會文化背景。
縱觀歷年高考閱讀理解試題,其題型設計主要有以下類型:主旨大意題、事實與細節(jié)題、推理判斷題、猜測詞義題。下面我們解析這四種題型的命題特點、設問方式,總結(jié)各題型的解題技巧,以利于同學們解題時目標明確,有的放矢。
一、細節(jié)理解題
高考細節(jié)理解題主要考查考生對文章(或某一段落)中某一些特定細節(jié)或文章的重要事實的辨認能力,分直接辨認和間接辨認兩種。
1、直接辨認
細節(jié)的直接辨認不要求讀者對客觀事實作解釋或判斷,只要求他們從閱讀材料中直接獲取信息,要求讀者記住重要的細節(jié),在需要的時候能準確而迅速地將他們回憶出來。
2、間接辨認
間接辨認不僅要求讀者能從閱讀材料中直接獲取信息,還要將獲得的信息進行同義轉(zhuǎn)換,用同義或近義的形式復述出來,為閱讀材料中某些詞匯、短語及句型等找到正確的英語釋義,以檢測考生的句義復述能力。具體可細分為以下幾種形式:
(1)排序題:這種試題要求考生根據(jù)事件發(fā)生的先后順序和句子之間的邏輯關系,找出事件發(fā)生的正確順序。解題方法可采用“首尾定位法”。即先找出第一個動作和最后一個動作,迅速縮小選擇范圍,從而快速選出正確答案。
(2)圖文轉(zhuǎn)換題:先根據(jù)短文中的描寫找出相應的圖形,后根據(jù)圖形找出相應的文字答案。解題方法可采用“文字鎖定法”,先找出描寫圖形的句段,然后按“文”索“圖”,迅速鎖定相關圖形;也可采用“圖形標示法”,先在圖形中標出相應的內(nèi)容,以方便做題。
(3)數(shù)字轉(zhuǎn)換題:此類題一般要求考生能根據(jù)閱讀材料中給出的有關數(shù)據(jù),找出轉(zhuǎn)換關系,通過計算,得出正確結(jié)論。這類計算題一般來說比較簡單,關鍵是要弄清各數(shù)據(jù)間的邏輯關系,選準比較的數(shù)據(jù),弄清單位換算關系,確定計算方法,問題便迎刃而解了。通常采用的方法有“列表法”、“推算法”等。
(4)表格理解題:表格理解題要求考生能正確理解試題中表格所提供的信息,看懂行和列分別代表的意義,在正確理解的基礎上做出正確的選擇。通常情況下需要對表格的項目進行比較,找準正確的計算關系尤為重要??刹捎谩笆鬃x題干法”、“文表分析法”。
(5)同義(反義)轉(zhuǎn)換題:近年來高考中部分細節(jié)理解測試題已由過去簡單的對號入座直接答題向通過語句的同義或反義轉(zhuǎn)換來考查對英語語言的理解能力。
(6)快速尋找信息題:一般為功能閱讀,查字典、廣告、公告、演出信息、航班時間表等。做這類題時沒有必要閱讀全文,可采用“題干定位法”。這類題常見的提問方式有:
1.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included in the passage?
2.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NOT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
3.Which of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is NOT true?
4.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NOT true?
5.According to the passage,which of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is TRUE?
6.What/Why/ How many/ How much……?
對此類題型,同學們可以首先從問題中找到關鍵詞,然后以此為線索,運用略讀及查閱的技巧在文中迅速尋找這一細節(jié),找到后再把這一部分內(nèi)容仔細閱讀一遍,仔細比較所給選項與文中細節(jié)一點一滴的區(qū)別,在準確理解文中細節(jié)的前提下,最后確定最佳答案。其具體方法和步驟如下:
1、材料,大概了解原文,掌握其中心或主旨。
按文章的體裁,作者寫作的組織模式及有關的信息詞,如for example,first,second等預測應該到何處尋找自己所需的事實。
2、將精力放在尋找你所需要的細節(jié)上,快速通篇跳讀,眼睛自左至右,自上而下呈Z形掃視,直到找到細節(jié)出處,找到相關細節(jié)句子時,就要放慢速度,仔細核對比較內(nèi)容,直到找到答案。
細節(jié)理解的主要特點及典型失誤:
1.對應性:此類題的正確答案應與文中的細節(jié)一一對應,而不能是在未經(jīng)查閱找到細節(jié)的出處時,就貿(mào)然依照自己理解答題,也不能在細節(jié)對應還模糊不清的時候,就一錘定音。
2.準確性:準確性是細節(jié)理解題的核心要求。最近幾年高考試題中此類題更多地傾向于將題目中的信息與原文有關細節(jié)信息進行語義上的轉(zhuǎn)換。在轉(zhuǎn)換過程中,考生一般的錯誤是未注意到轉(zhuǎn)換的準確性,常常將細節(jié)信息中的范圍、程度、語義色彩等改變,從而導致錯誤。
3.區(qū)分性:有時命題人故意利用一些貌合神離的手段,比如給出與原文一模一樣的詞語來迷惑考生,讓考生不假思索的選定答案,而實際上選項中的詞語與文中的相同詞語根本就不是對應同一事情。此類題屬細節(jié)理解中的難題,要正確處理它們,要求考生找到細節(jié)對應點后,還得作仔細分析,結(jié)合句子的語境來辨析各選項與文中細節(jié)的異同。
二、推理判斷題
推理判斷題主要考查考生根據(jù)已知信息做出合理的推斷或判斷的邏輯思維能力,要求考生閱讀時善于揣測、體會作者的態(tài)度、觀點、意圖等。作者的態(tài)度、觀點、意圖會滲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間,有時可能比較明顯,有時可能比較含蓄、隱晦,需要仔細琢磨、揣測才能得知。
當然高考英語閱讀所涉及的此類題目的關鍵在于讀懂原文,完全理解文中的細節(jié)信息,只有以此為前提的訓練才是有意義的。
推理判斷題的題型及解題思路:
1.數(shù)據(jù)推斷題。解答此類題,關鍵是要捕捉有關數(shù)字的信息,然后在透徹理解原文的字面意義和題意的基礎上,運用自己的數(shù)學知識,對其進行分析、推算,從而得出正確的結(jié)論。
2.知識推斷題。知識推斷是根據(jù)文章中所闡述的細節(jié),運用自己掌握的基礎知識進行分析、推敲,從而得出結(jié)論的一種推斷方法。知識推斷題一般都是針對細節(jié)。解答此類題,不僅需要我們有一定的社會基礎知識,而且還需要對細節(jié)以及有關的背景知識有一個充分的理解。
3.邏輯結(jié)論推斷題。邏輯結(jié)論是指嚴格根據(jù)文章中所陳述的事實、論點、例證等一系列論據(jù)材料進行推理,從而得出合乎邏輯的結(jié)論,而不是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態(tài)度、觀點或愛好去理解文章的內(nèi)涵。解答這類題的前提是要首先獲得短文的主題思想或列舉的具體事實,然后按題意的要求進行推斷。
4.作者態(tài)度、傾向的推斷題。作者的態(tài)度、傾向是指作者對陳述的觀點是贊同、反對還是猶豫不定,對記敘或描寫的人、物或事件等是贊頌、同情、冷漠還是厭惡、憎恨。作者的這種思想傾向和感情色彩往往隱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間或流露于修飾的詞語之中,應特別注意文中作者的措辭。
5.預測想象推斷題。有些內(nèi)容文章中沒有明確說明,要求考生根據(jù)語篇,對事件可能的結(jié)局或下段可能涉及的內(nèi)容等進行預測推理。做這類題時應把握作者的寫作思路(如文章可能按事件發(fā)展的經(jīng)過描寫,也可能按因果關系、對比關系來敘述),從而做出比較科學的、合情合理的預測。
在推理判斷時要牢記以下幾點:
1.嚴格按照閱讀材料中所提供的信息進行推理,千萬不要摻雜自己的主觀想法或經(jīng)驗;
2.如果某選項中的內(nèi)容是閱讀材料的簡單重復,那它就不是推論,也就不是正確答案;
3.如果某選項所表達的內(nèi)容與經(jīng)驗相吻合,文中卻沒有涉及,那它屬于主觀臆斷的結(jié)論,也不是正確答案;
4.如果某個選項表達的內(nèi)容雖在文中提到,但很片面或很不完整,那也不是正確答案;
5.文中的虛擬語氣和情態(tài)動詞(should,must,may,etc.)往往能流露出作者的弦外之音,這有助于我們確定正確答案;
6.注意作者在文章中的措辭,比如作者在形容詞前用了too,excessively,rather則常帶有否定的口氣;
7.某些過渡詞(例如:however,but,on the contrary,what?s more)后面所表達的內(nèi)容往往能反映作者的觀點和態(tài)度。
三、語義猜測題
閱讀理解中對詞匯的測試,主要是測試考生利用上下文判斷單詞、詞組或句子在特定語言環(huán)境中確切含義的能力,猜詞是應用英語的重要能力,也是高考中常用的題型。它不僅需要準確無誤地理解上下文,而且要有較大的泛讀量,掌握或認識較多的課外詞匯。我們要學會“順藤摸瓜”,通過構詞、語法、定義、對比常識、上下文等線索確定詞義。
1.所考詞匯并非生詞,但需要根據(jù)上下文去推測其在文章中的具體含義,或找出其指代對象。做這類題時,應仔細閱讀該詞出現(xiàn)的上下文,作者往往會對這樣的單詞或短語進行解釋性的重復或簡單的概括歸納。因此問題的答案往往也可從文章中找出或推測出來。
2.超出考綱的詞。往往只須仔細地研究上下文,掌握一些必要的方法便可推測出生詞的含義。這種題型常用的提問方式有:
1)The word “…”in the context means.
2)The word “…”could be best replaced by.
3)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earest meaning to?
4)The word “…”probably refers to.
5)According to the passage,the word “…”is known as.
6)From the context,we can infer that the word“…”means.
7)The phrase“…”is closest to.
8)By saying “…”,the author means.
9)The passage used the word“…”to refer to.
四、主旨大意題
閱讀理解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迅速地抓住文章或段落的主旨大意,也就是中心思想。因為一篇文章通常是圍繞一個中心思想展開,要領悟文章的主旨大意,就要具備歸納和概括方面的能力。而這種歸納和概括能力又常常是考試中要考查的重點。此類試題又分為主題類試題和標題類試題。
1.主題類試題
任何一篇文章都有自己的中心思想。不少文章在全文或各段的開頭便展示出文章的中心思想,首先必須抓住每個段落的中心要點,每個段落的中心歸納綜合,即可得到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每個段落的中心要點往往是通過主題句(Topic Sentence)來體現(xiàn)的??忌ㄟ^采取略讀法,以搜尋各段主題句為目標,快速掃視全文,避免逐詞理解,可提高閱讀速度。即把主要注意力放在找主要信息上,而不去過分注意細節(jié)事實。一般來說,文章的主題或中心都在第一段或最后一段表明。某一段的主題句也常出現(xiàn)在段首或段尾,在尋找主題句或中心段時,要注意一些表歸納關系的信號詞,如in short,in a word,in brief,to sum up,to conclude等。
高考試題涉及主題類試題的常用提問方式如下:
What is the main idea /topic of the passage?
The central point of the selection is that.
The author is mainly concerned with.
What does the passage mainly discuss?
Which of the following best state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The passage is mainly about.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main topic for this passage?
做這類試題時應從文章整體考慮問題,并注意語篇特點。具體地說,解這類題應注意以下幾點:
(1)讀首句抓大意。說明文、議論文等文章的主題句多放在文章開頭,抓住了主題句就抓住了文章的中心,因此要尋找這類文章的主旨大意就需要研究文章的首句。
(2)讀尾句抓大意。有時文章的主題句安排在文章的結(jié)尾,作為對全篇的總結(jié)。
(3)讀首尾抓大意。有些文章或段落的開頭和結(jié)尾部分都有主題句,這種結(jié)構是為了突出主題思想而使用的兩次點題的寫作方法。通常前后表述主題的句子不是簡單的重復,后面的點題是進一步的總結(jié),是引申,是發(fā)展。
(4)從段落中抓大意。有些文章或段落的主題句居中,這種文章或段落往往以一句或幾句話引出要表達的主題,在主題句出現(xiàn)以后,再舉例子陳述細節(jié)或繼續(xù)論證。
(5)歸納分析抓大意。有些文章或段落無明顯的主題句,但字里行間無不體現(xiàn)主題。這就要求考生在閱讀過程中根據(jù)文中所敘述的事實或提供的線索來概括總結(jié)主旨大意。
2.標題類試題
選擇標題屬主旨大意題,是閱讀理解題??嫉念}目之一,每年都有1~3個小題,高考試題中涉及標題類試題的常用提問方式如下:
The best headline(標題)for this newspaper article is.
What would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e text?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a suitable title for the text?
The subject discussed in this text is.
What is the subject discussed in the text?
文章的標題(title)是文章的眼睛,通過這雙“眼睛”我們可以略知文章的大意。給文章加一個適當?shù)臉祟},首先要把握好文章的大意。不能把文章某一段的大意看作整篇文章的大意,更不可把文章的細節(jié)看成文章的大意,從而給文章加上一個觀點片面的標題。文章的標題實際上是對文章大意最簡潔的概括,標題與文章大意息息相關。
其次,給文章一個適當?shù)臉祟}還應抓住文章的主題句。因為文章的大意和文章的主題句總是一脈相承的。主題句通常在文章的開頭,也有在中間或結(jié)尾的。抓住了主題句就抓住了文章的靈魂。
再次,給文章加標題應注意文章的體裁及寫作目的。敘事類文章是為了記敘一件事或一個人物,表達作者的某種感情,所加標題應體現(xiàn)敘事類文章的特點。說明文是為了說明一個事物或過程,標題應體現(xiàn)說明的特點。對于一些幽默類的文章,應挖掘其深層含義,給文章加一個合適的標題,體現(xiàn)文章幽默的特點。